谈谈沈从文“湘西风情小说”的“人性美”是怎样体现的?

如题所述

浅谈人性美在沈从文作品及人生中的体现

在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时,会发现沈从文是一个曾长期被忽视但又无法绕过的名字。如今人们评价起来,也总是慨叹他文学路上身影的孤独,建国之后半生的沉默。我却认为,它的独行不仅在文学作品中为我们保全了一个他从故乡山水中呼吸到的、直觉的、沉淀的、纯朴的人性之梦,而且使人性美的光辉从作品中闪耀到了现实人生中,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一个可楷模的鉴赏美的身影。 可以这么说,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沈从文是一株异草。建国后的境遇,非但没有磨灭他的尊严和才华,反而在汹涌的时代潮的冲击下,潜渊成水底磐石,在考古界文物研究方面默默地吐丝成茧,写成《中国服饰考》等填充研究空白的巨著,实现了人生的另一种际遇。 “异”,表示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自己所不了解的人、事、地点等。五十年时的文坛状况,是青年人披带着铠甲,象持剑的雅典娜一样,用笔做刀枪,指向封建专制、军阀、官僚财主和洋人。新文学作品的主流,是对劳苦大众悲惨生活的描写,对丑恶和不公平的呐喊;沈从文的小说,却如同月夜洞箫的呜咽,倾向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基本状况,并力图在小说中为每个读者启示对人类丰富的生存境遇进行无穷思索和追问下去的途径。为每一条浓雾弥漫的途径上空都点燃一盏人性美的明灯。恰恰是因为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使沈从文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异”军。在一片刀枪声中,在“左联”五烈士为革命的文学捐躯的血污地,发出大自然通过一个纯朴忠厚的老实人传递的凤鸣。 《从文自传》是作者为自己最初20年的人生历程(从他出生到他离开湘西为止)立传。全文通过复杂曲折的叙述呈现“离奇有趣”的材料,显示沈从文是怎样艰难地选择着人生的。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哲学沉思与体验上的选择,却通过一个湘西的烂漫山花中的野精灵的形象来表现。 有太多人,去研究作者的这种自我认知与现在已知的沈从文的传记材料之间存在的明显剥离;却不肯正视,正是这种自我认知与外部行为真实的游离,使我们有迹可寻,沈从文对自我内在精神真实的把握与需求,使我们知道,为何沈从文能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在那种“永远是枯燥的,把人弄呆板起来,对生命是不流动的”历史洪流中,找到文物鉴赏研究,这种在似乎是凝结的山花中游戏的学习,自始至终活泼而有趣的生存着。就这样,沈从文在一个作家被强权扼杀的时代,完成了一个知识的人的挺立;在曾视其为异端的同时代的作家们纷纷产生真正的灵魂意义上的非人性的异化时,依旧发出歧山上的清越凤鸣。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总是其人生历验与思想意蕴共同操纵的结果。人类最原始的恐惧,应该是对死亡的恐惧。千朝万代的载沉载浮,不同阶层的人都无法逃避这一共同的对死亡的惧怕。沈从文生命最初20年的生存境遇,是一个几乎天天目睹着生命走向死亡的恶性大循环:杀人者杀人、杀人者又被人杀,生命源源不断地投入这一循环、身不由己而又视作命数使然。在这样一个环境成长的沈从文,时时受着不易想象的生活磨难与严重的精神折磨,反而渐渐丧失了对死亡的恐惧,全然听凭生与死对他这个个体作出选择。这种安之若素表面看起来似乎有点是麻木,实际却是他严峻思考后作出的对自己人生态度的选择,它不啻是一场战斗后的选择。 除了《从文自传》,他的作品不仅数量颇丰,涉及的题材、体裁也多有变化。这个湘西山花中的野精灵,用最真诚的心引导读者、引导一个民族——从“妇女、民族、阶级”问题等等时代重大主题的沉重中走出来,在并非至善至美的故事里,从“流血、牺牲”这些历史进步的伴生物中,鉴赏人性的纯善的美。 《柏子》、《萧萧》……每一个故事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沈从文的缅想且温暖的情绪,每一部作品中闪耀着的人性美的光辉,都是他慈悲的襟袍收集来的和煦阳光化成的香木,有这些香木成堆用来点燃冷漠世界中内心的篝火,这个凤凰之地走出来的纯朴孩子做到了既拒斥异质文化对人性的扭曲,保有人之为人的本来,又能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命运。 “光溜溜的桅,只要一贴身,便飞快地上去了……年轻的水手一面整理绳索,一面还将在上面唱歌……”沈从文在描写劳作的艰辛,同时他也在描写着劳作给水手带来的莫大欢欣。劳动无论如何,也是叫沈先生怦然心动的一种美,而沈先生的心灵善于感受的恰恰是这种美。在这种美的映衬下,一种原本叫人唾弃的人性的黑暗,水手柏子到岸后寻娼妇“粗鲁的同一只小公牛一样”拼力发泄生命热力的“丑”,都成为这一种美的延续。沈从文用一种恰如其分的逻辑,显示出人物行为状态的无可厚非,显示出命运把握之中的人宣泄欲望及渴求的自然。整个命运途中的漂泊劳作毕竟可以抵押来一瞬又一瞬的愉悦,卑贱生命的努力挣扎因此有了可称许的价值。 “大肚子做证,什么也没有可说……伯父不读‘子曰’,不忍把萧萧当牺牲,萧萧当然应当嫁人做‘二路亲’了……大家把母子二人照顾的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沈从闻展示给我们的萧萧的乡间,是很有情味也很现实的乡间,它们永远给人出路,让人可以苟苟且且地一代接一代的活着。它们象是世外,有着自己的质朴简单的存活原则,沈从文用萧萧的乡党好笑的而嘲弄着乡间以外的怪诞可怕的世界:革命的风潮浩大凛咧,原本是最宝贵的生命却如同草芥一样被用种种理由牺牲掉,看不出价值在什么地方。沈从文让我们保有一个梦想,庆幸萧萧有这样一个乡间可以自生自灭,庆幸这个乡间的人不懂得有什么革命可以解救他们,庆幸他们以为没有什么礼教比萧萧的生命更宝贵——几十年后的我们,可以从这个梦想里,看出沈从文心底永远的寂寞的风景、萧萧的乡间,竟然如此焕发着人性的美丽光辉。 看一个又一个故事,让香木的气息荡涤掉俗世的尘嚣,除了可以领会人生的境遇充满着的偶然性与传奇性,还可以渐渐明白人生道路的走向,却永远有着性格决定命运的必然性。 在一历史造成的阅读尴尬的时代,小说艺术的命运真正被造就成了小说家的使命,小说不再被当成小说阅读,小说艺术的意识形态化使小说家无法彻底的为纯小说的艺术负责,沈从文收起了洞箫,不再奏出幽静优美的音乐。 1968年后,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的缩印手稿被带出苏联,书中让我们知道了我们视做经典苦读的大师高尔基除了海燕与雄鹰的一面外、还有另外一面。虽然在30年后,中国的人们才有机会了解:几乎是在中国那一段不忍心回顾又不能不回顾的十年的同一个历史时期,高尔基为了保住他自己被恩赐下来的仆人成群的宫殿般的生活,明明在索洛维茨岛上老泪纵横的知道了岛上的犯人们过着地狱般的生活;从岛上回去后,却在全世界发表文章,到处鼓吹岛上的生活象天堂一样美好。现代中国作家群众多昔日的革命作家表演的种种把戏并不比高尔基更差劲。 沈从文却奇迹一般,在现实的人生中一步一步跨出近乎地狱的沉重与辛酸,清清白白地从山重水复走到了柳暗花明。如果说不断闪现在他这品中的人性美,证明它在认同“五·四”新思潮时,思想上理性精神苏醒后,自觉轰毁自然人性的行为进行的并不彻底;此时,经过思考清醒的认识“自我”所处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的整体精神走向后,生存的外在社会形式上采取一种对现存秩序与观念作出被动得承认与接受的姿态,用文物研究坚持心灵的那块净土,是在人生中对人性美的一种复归,一种看似对现实妥协、实则对人性光明、人性纯情释放的坚持。 这份坚持不是某些作家的短暂的疯狂咆哮悲哀控诉,而是诗意的将生命之重转换成让人一唱三叹的轻,虽然只是一股细细的泉水,却通过半个世纪的源源不断地在生命的河床渗透、流淌,完成了作品中一个自然之子经历的逐渐朝理性与知识的皈依,向往获得自己处理自己命运的主动权的艰难挣扎到现实生活中放弃社会意义的理性、将人生生存状态调适过渡到自然与知识的存在,完成了人性美在作品与人生中的一脉相传的凤凰涅盘

参考资料:http://www.xbxinxi.com/wenxue/dushi/200604/68885.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1
没楼上那么能侃。
我就是湘西人,我说说我的看法吧~
沈先生的人性美主要体现在湘西人的淳朴,热情,大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拿《边城》来举例
其中人们的和谐,友爱,自然地融入美丽的山水之中。
翠翠娇羞,却渴望自己真正的爱情
爷爷不多收过渡人的钱,体谅渡人急切想回家的心愿,不顾自己辛苦,来回渡船
大佬二老为得到翠翠的真心以唱山歌为比赛,并尊重翠翠的决定
······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脱离了城市世俗而在这山区特有的真善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