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一台护眼灯,真的有用吗

如题所述

护眼灯就是保护眼睛的灯,有些护眼灯宣传可以预防近视,如果真有这方面的临床功效,也应该是属于医疗器械的范畴。对于医疗器械的认识,应该基于科学的、系统的临床试验,并且报请主管部门批准才可以。
中文名
护眼灯
作用
保护眼睛
优点
省电、健康护眼、无蓝光危害
色温
夜晚<4000K
技术
蓝光、紫外线隔离

原理分类
近视眼护眼灯
近视眼护眼台灯,采用蓝光、紫外线隔离技术,使用94以上显色指数
白炽灯
最早出现的白炽灯以及卤素灯使用交流电通过灯丝发热,从而再发光,由于灯丝有热容量,所以电源电流变化时,灯丝温度变化幅度小,发出光的亮度变化不会象日光灯那样明显,但也有其缺点,灯泡使用寿命一般1000个小时不到。另外,白炽灯和卤素灯的特点是其光谱连续,这是其相对于其它电光源的优点。
还有一种采用热容量大的灯丝。判断灯丝的热容量大小,可以直观地看:开灯以后,灯是慢慢亮起来的,即热容量大的;一开即亮的,是热容量小的。这种运用热容量大的灯丝的护眼灯,经常有两档,先开低档加热灯丝,再开高档,正常使用,用两档先加热灯丝,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普通白炽灯虽然光谱特性好,但由于能效低,60W以上的白炽灯已经被国家列为淘汰商品[2] 。卤素灯的灯丝温度更高些,能效也要比白炽灯略微高些,因其色温比较低很黄,在汽车前灯,以及宾馆、礼堂大厅、展台中应用得比较多。
高频灯
中国电网的交流电为50Hz,即每秒变化50次。所以直接使用交流电的荧光灯(日光灯),光亮是有闪烁的,闪烁频率为100次/秒,是电网频率2倍。人眼能感知的主要变化为30Hz以内,灯光每秒100次的明暗交替变化虽不会被我们感知到,这些闪烁对于人眼有影响。如光亮时,眼中瞳孔会收缩;光暗时,瞳孔会放大。所以直接用交流电的日光灯对于眼睛有伤害。
高频灯(如普通节能灯)中使用电子变频器,将50Hz交流电变成高频交流电(通常为30k-50kHz),再用高频交流电点灯。在高频灯中,光亮每秒变化几万次,由于人眼来不及随之变化,就感觉不到变化,因而就是“不变”了,达到护眼的目的。高频灯的驱动电路会有30-50kHz的电磁信号,有人声称这对人体有害,但还没有具体报道或数据证明,须进一步研究、核实。
市面上的很多“护眼灯”,其实就是使用电子整流器的荧光灯,说白一点就是节能灯。其主要的特点是无频闪,这是相对日光灯而言的。护眼灯利用高频电子整流器将电流频率调整到30k-50kHz,光闪烁速度非常快;而且由于荧光粉的余辉效应,光线变化幅度明显减小,因此人眼基本感觉不到光线的闪烁,感觉是稳定的。但严格说来,节能灯不是绝对无频闪,而是小幅度高频闪。正是这个特点,它所发出的光线相比日光灯而言更稳定更舒服。
LED台灯
使用电源适配器,照明主要应用于大型景观照明、或一些对光线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不太适用于高用眼环境,因为蓝光强度高,眼睛容易受伤害。小灯珠易损耗,存在衰减率的问题,容易造成整个台灯报废,普遍光照面积小,色谱比较窄,属于单色光源,对视神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对比较刺眼。但是LED台灯也有其优点,相对电子原件成本低,整灯价格低廉。LED灯色温有暖白(有点偏黄,2700-3000k左右)、正白(4500-6500k)、和冷白(6500-12000k)三类。冷白的LED相对比较刺眼。
直流护眼灯
使用直流镇流器,通过把交流电先转变成电压、电流平稳的直流电,用直流电点灯,达到基本无频闪,而且使用时发出的光与自然光一样是连续均匀的光,很柔和,能避免视力疲劳,并解决了电感镇流器荧光灯的频闪问题;由于采用的是直流技术,无任何交流波动,也避免了由电子镇流器所引起的电磁干扰信号。但直流护眼灯工艺难度大,成本较高,许多企业不愿采用此项技术。
如何挑选
普通消费者对台灯的内在技术(主要包括核心部件:镇流器/适配器,发光部件:灯头/灯管/LED)不那么了解,在选购时往往眼花缭乱,有时只好凭价格、款式和颜色进行取舍,有一定的盲目性。实际上,购买时只要注意如下几点就行了:
一要看光线,(1)色温合理(夜晚<4000K);(2)亮度稳定、无闪烁;(3)光线柔和;(4)光线比较均匀,不是很小的光源;(5)灯具灯罩设计合理,没有眩光(眼睛看得到的亮点)。
二要看证件,各类证书,如:质检报告、产品合格证、质保卡、使用说明书、其它专利证书等,另外一定要有国家安全强制认证标识 CCC,即常说的”3C”认证标志。这些证件实际上是专门机构给消费者把关的方法。
三要看使用及售后服务,使用和保养方法要简便,而且一定要有的维修地址和电话。
四要看便于更换灯管,灯管必须可以更换,延长整灯的使用寿命。LED由于无法更换灯珠,建议慎重挑选。
使用注意
台灯光线的方向性很强,须注意光线的安全性,如频闪、亮度、和亮度均匀性。不幸的是,国家质检总局的监测结果[3] 表明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护眼灯相关指标的合格率很低,要引起注意。
一、照射的目标区域光线亮度要合适。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用眼情况(如一般活动、床头休闲阅读、书写阅读)对光线亮度和均匀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国标里对此有详细的数值规定[4] 。但台灯所用 光源的类型、功率、以及形状千差万别,使用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光源的位置和照射角度,以使得目标区域的光线亮度符合国标要求。一般来说,因为目测光线亮度比较主观、偏差大,所以,调节光线时,应借助于护眼光度笔等亮度监测工具[5] 。光线的安全性对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情况(如看书/写字)。
二、避免刺眼的灯头眩光和被照射面的反光。对于普通的室内照明(如屋顶灯)而言,一般没有这些问题。但是对于台灯而言,灯头处的眩光和被照射面的反光是很常见的。刺眼的眩光和反光对眼睛有明显伤害,使用者可通过调节灯头的照射位置和照射角度,来避免灯头的眩光和被照射面的反光,一般用目测就可以做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7
据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有九成以上标记为护眼灯的台灯,其实质量远不如没有标记护眼灯的台灯。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副司长也直言现在市面上的护眼灯不一定护眼。
第2个回答  2019-03-27
护眼灯最主要的就是指无频闪,也就是说这种灯的光线亮度稳定,不会一闪一闪,这是相对日光灯而言的。由于日光灯的电流频率是50Hz(赫兹),所以日光灯的光线会闪烁(即频闪),其频闪的速度是每秒钟50个来回(也就是100次)。护眼灯利用高频电子整流器将电流频率提高到30-50KHz,这时,人眼的反应已跟不上这种频闪速度。而且,护眼灯灯管上荧光粉的余辉效应,也大大地减小了这种快速频闪的幅度,因此人眼基本感受不到光线在变化,所以就觉得光线是稳定的。
第3个回答  2019-03-27
一份价钱一分货,想要真的达到护眼的效果。那就得找靠谱点的,现在很多所谓的护眼灯都是一个噱头并非真的可以护眼。大多数光源氏采用LED灯芯,LED具有高蓝光的特点,严重伤害眼睛黄斑,还有卤素灯存在频闪问题。而,“OLED护眼灯”则是结合了各种光源的优点,OLED光源接近自然光,无蓝光紫外伤害,同时采用低压直流的供电方式在源头上解决了频闪问题。故,想护眼,可以体验下“OLED护眼灯”。
第4个回答  2019-03-27
护眼灯最主要的就是指无频闪,也就是说这种灯的光线亮度稳定,不会一闪一闪,这是相对日光灯而言的。由于日光灯的电流频率是50Hz(赫兹),所以日光灯的光线会闪烁(即频闪),其频闪的速度是每秒钟50个来回(也就是100次)。护眼灯利用高频电子整流器将电流频率提高到30-50KHz,这时,人眼的反应已跟不上这种频闪速度。而且,护眼灯灯管上荧光粉的余辉效应,也大大地减小了这种快速频闪的幅度,因此人眼基本感受不到光线在变化,所以就觉得光线是稳定的。护眼灯最主要的就是指无频闪,也就是说这种灯的光线亮度稳定,不会一闪一闪,这是相对日光灯而言的。由于日光灯的电流频率是50Hz(赫兹),所以日光灯的光线会闪烁(即频闪),其频闪的速度是每秒钟50个来回(也就是100次)。护眼灯利用高频电子整流器将电流频率提高到30-50KHz,这时,人眼的反应已跟不上这种频闪速度。而且,护眼灯灯管上荧光粉的余辉效应,也大大地减小了这种快速频闪的幅度,因此人眼基本感受不到光线在变化,所以就觉得光线是稳定的。护眼灯最主要的就是指无频闪,也就是说这种灯的光线亮度稳定,不会一闪一闪,这是相对日光灯而言的。由于日光灯的电流频率是50Hz(赫兹),所以日光灯的光线会闪烁(即频闪),其频闪的速度是每秒钟50个来回(也就是100次)。护眼灯利用高频电子整流器将电流频率提高到30-50KHz,这时,人眼的反应已跟不上这种频闪速度。而且,护眼灯灯管上荧光粉的余辉效应,也大大地减小了这种快速频闪的幅度,因此人眼基本感受不到光线在变化,所以就觉得光线是稳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