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修行时,坐禅时,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吗?

如题所述

如果能按照您说的。做到什么都不想。那已经是无想定。那是外道定,是凡夫定。但是只怕,我们说什么都不想,其实,只是想了一个什么都不想。其实追问下去,又是谁在什么都不想?我啊!有个我,又怎么是什么都不想?!
2、在大乘看,这种无想定甚至于小乘极果阿罗汉的灭尽定,又叫枯禅,死禅。禅门里又叫冷水泡石头。婆子烧庵的公案就是讲这事儿的。确实。和木头没区别。所以婆子说,我三年白白供养了一个痴汉!
3、圆觉经上佛说,真正佛性智慧的开显,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想佛的名号,样貌,确实是一个执念,这个执念的目的是打掉另一个执念。您能否用想佛的名号和样貌来熄灭自己的一切妄念呢。如果可以。这就是圆觉。就是肉包子打狗,最后凛然一绝朗然现前,桶底脱落,自见本来。如果不行,那就是“包子发霉狗在吠,热热闹闹都挺累”。念佛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能用念佛熄灭掉一切来自于执着妄想的念头。恭喜恭喜!已经快到家了!婆罗门女就是端坐思维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而到地狱救母的。方法没有错。只能说我们还没用对,没用好。
4、金刚经的名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无上智。是菩萨玩儿的东西,是佛坯子的专利。就像帝王蟹,就像天久翅。都是世间一等一的好东西。但是能不能给婴儿吃?!显然不能。婴儿吃了只能泻肚。作为没有见性开悟的学人拿着金刚经当镜子照,也一样只能把自己的福报和资粮当稀一样拉出去。到头来毁了自己,无有是处。天然童姥不让梅兰竹菊四剑去学天山派的甚深武功是有道理的,过早的接触自己啃不动的经典,结果就是自断筋脉,气血逆行……
5、想的太多了就是烦恼障,知道的太多了就是所知障,背上扛着两座大山,驴年才能翻身做主人?!
作者:法嘉宗智
来源:知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4
佛弟子修行时,坐禅时,脑子里什么都不想的
四大皆空
放空自己
求个采纳 O(∩_∩)O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5-04
  坐禅,意思是闭目端坐,凝志静修。用心看着头脑中纷飞的念头,念头会慢慢地静下来,静下来的头脑则会出现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就像摇动杯子里浑浊的水,不动杯子,杯子里的浑浊会沉淀到杯底,水则会清净无暇。坐禅的功用是能让坐禅的人,头脑清晰、思维有序、行动专一。
  【坐禅】梵语dhyana,音译“禅那”,简称“禅”,意谓思维修或静虑。坐禅,就是趺坐而修禅,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坐禅,同时也是民间爱好佛学者理疗、治病、修身、养性、养生、悟道的一种修炼方式。
  修禅也就是修定,修定可以发慧。《增一阿含经》卷十二说:“坐禅思惟,莫有懈怠。”天台宗讲四种三昧(Samadhi),其中“常坐三昧”,即是坐禅。有人说坐禅的方法,自梁代菩提达摩来华之后,始盛行于中国,其实早在东汉末年即已盛行。安世高所译经典,大多为禅数之学,即坐禅的方法。不过菩提达摩来华以后,尤重此道。几代相传,形成中国佛教一个特有的宗派——禅宗。此宗信徒不立文字,自称“教外别传”,以坐禅为唯一的修持方法,息虑凝心,究明心性,达到了悟自心,本来清净的境界。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说:“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在诗文中的运用,如续范亭《修养与学习》:“早晚两次太极拳,却病无妨学坐禅。”
  坐禅之人,住于外行,不能得安定,应以如下之十行因缘令起安定方便,即:
  (一)观处明净,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三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无懈怠,即得远离疑盖等过,三昧现前,是为遍起观诸根。
  (三)晓了于相,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必当晓了意识想念之相,令其不急不宽,调适得中,则妄想不生,易入禅定,是为晓了于相。
  (四)制令心调,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起精进,制伏其心,调停适中,勿使过度,增长乱意,则得定相现前,三昧成就,是为制令心调。
  (五)折伏懈怠,谓坐禅之人,若以不得胜定,令心无味,故成懈怠,而欲睡眠,是时必当谛观诸禅功德,策励精进,则定相现前,三昧可得,是谓折伏懈怠。
  (六)心无味着,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以慧根迟钝,及少方便,不得寂静之乐,故于胜定无所乐着。
  (七)心欢喜,谓坐禅之人,于诸胜定,心若无味,当观生老病死,及诸恶趣,令生恐怖,然后念佛法僧等诸功德,策进身心,令欣得禅定,是为心欢喜。
  (八)心定成舍,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调伏诸根,如理思惟,安住寂静,而舍一切非正之行,是为心定成舍。
  (九)近学定人,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应当远离不修威仪及不习寂静之人,而常亲近安住寂静、威仪整肃、心源泯净者,依其教诫,或就正定道业,是为近学定人。
  (十)乐着安定,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于彼得定善解缘起入寂静处者,即当爱乐恭敬,求其开导,以起定心,是为乐着安定。
  必要准备

  环境
  要选空气好,相对安静,不易被人干扰之处,该开的窗门开;电视、收音机关;关好门,免得他人闯进打扰。这是自然环境。同时,心情要在比较平静时,身体状况要在心比较正常时,如果是心乱如麻时,或身心病痛很严重的,请勿禅从,这是身心的环境。环境不好,易走火入魔,比如,你正全身心入静时,谁狠狠地推你一把,你就可能出些问题。心情太乱时禅坐,也不易入静,甚至诱发不好的心情、行为。

  食
  从佛教角度,称吃饭为药食。食物,是作为药来用,药用的种类不对、无益身心,药用的量多少不对,也有害身心,因此,要注意,如准备坐禅时,不要吃刺激性强的东西,如葱、蒜、酒等。吃饭亦不可过饱、或过饥。这些,皆不利气血的稳定运行、保持人的清醒,会使四大不调。

  睡眠
  睡眠是无明的一种,但是凡夫,身心有这规律。因此,要保证睡眠时间,但过犹不及,睡眠过多,使人昏沉,也浪费时间,少睡眠、太疲惫,也无法禅坐。曾经阿那律“一睡一千年”,遭佛批评,被批评后,又七天七夜不睡,以致瞎了眼,犹如琴弦,太紧太松都不行。不过阿那律的行为感动了佛,虽然失去了双眼,却开了天眼。

  身体
  身体虽然是臭皮囊,但可以借假修真,由身及心。禅坐开始之前,要焚香,跪拜三次,调身心,进入角色,并注意以下事项:
  A:坐垫稍厚,不要太软,太软无法坐稳,坐稳很重要。
  B:坐式可全结跏跌坐,右脚置于左膝上,再左脚安于右膝上,此是吉祥坐或降魔坐;可半结跏跌坐,以左脚置右脚上,令左脚指与右膝齐,右脚指与左膝齐,亦可胡坐,即盘着双腿,两双脚都贴在地上。第一种,训练有素的,年轻人可用;第二种,比较合适一般人用;第三种,胖人,年纪大的人好用。当然不全这样,有的人年纪虽大,却身体很软,用第一方式亦无不可。如果以上方法,皆不合适,就象平常一样,坐在椅子上,亦可。总之,以舒适,自己觉得合适为原则。
  C:要宽解腰带,却除手表,眼镜等紧扣在身上的有碍物,衣裤不可太紧身。
  D:以左手掌放右掌上,或右手掌放左掌上,手掌朝天,放大腿上,大约在肚脐下两寸的地方,手掌微弯,两大拇指相触。
  E:手臂要放松,肩应稍下垂,双臂不要紧贴身体,应离身体两寸,使空气可以流通,以使不落入睡意,不使臂与身体互相挤压。
  F:背,挺直,又放松,不可弓着。
  G:眼睛:一曰微闭,以轻松为度。一曰,不可全开,不可全闭,微微的张开,使少量的光线进入即可,眼睑不下垂,意识中看向丹田(丹田:脐下1-3寸左右)方向,或两眉之间(高血压者不可看两眉之间)。依自身实践感觉,清净圆融、轻松放松即好。
  H:颚要保持松弛,不要咬紧上下排牙,要留有微隙,双唇轻贴,以能自由出入气息为宜。
  I:舌轻顶上颚,接通气脉。
  J:头,微微向前,不可下垂,不可高昂。
  调好这些,全身适度摇动,活动一下,然后,自我修正检查核实自己必要的准备功夫是否到家(是否符合所列的要求),达到要求的标准后,开始静几分钟,然后,放下所有的旧事,未来事。

  息
  佛教分呼吸有四种:
  甲:风相,出入有声。
  乙:喘相,虽无声音,但出入结滞不通。
  丙:气相,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细,很粗浮。
  丁:息相,出入无声,不结滞,不粗浮,出入绵绵,若存若亡,形神安稳。
  风相,气散,喘相,气结;气相,则劳却不科学,只有息相;才是我们要求的,息,才能定。

  调心
  以上准备功夫,都为了这一招,调心、定心。要调心,调伏这心猿意马,达到定心,除为调心准备必要环境外,还要专门的训练方法。

  坐禅呼吸法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高境界的坐禅,初学者不易做到,暂不谈。这里只谈有形式的坐禅,不过,要注意的是,坐禅不等于枯坐。马祖就说过,磨砖不何作镜,枯坐岂可成佛。因此,坐禅讲究具体的方法。法门无量、禅法万千,这里,介绍坐禅方法之一——呼吸法。呼吸法的修持,在必要的准备功夫完成之后方可进行。
  鼻吸鼻呼
  把注意力放在鼻孔的前部,感受鼻吸鼻呼时,空气进出鼻孔的韵律和感觉。
  数吸
  鼻吸鼻呼,一呼一吸数一,再呼再吸数二,以此类推,但不要把数数的太高,十以内可,这数是心中在数,而非口数。
  腹吸
  吸气时,腹部会自然鼓起,呼气时,腹部会伏下去,注意腹部的一起一伏,亦可结合数数,方法类同上。
  腹式呼吸
  意肚脐本是连着母亲的营养窗口,此时用上了。淡化了鼻口的呼吸,回到了新生儿的状态,婴儿不用口鼻呼吸,如何生长呢?“独异于人,贵于食母”,直接在肚脐处,丹田接受天地营养的滋养,作如是观,譬如长生不老的妙方啊。 常规是,吸气,肺部扩张,自然腹部随之扩张。一般解释为,腹部吸气,腹部鼓胀的动作,呼气瘪下去的动作,为自然腹式呼吸。
  腹式逆呼吸
  即腹部吸气时,肚皮瘪下去,腹部呼出时,肚皮鼓起来!这,很要些内力,和心念的专注,才能做到。效果也最好。
  关键的关键是从前面讲的“风相、喘相、气相”练至“息相”,就是高妙的坐禅呼吸法。
  鼻吸口呼
  鼻吸时,注意感受鼻孔吸气时的感觉,口呼时,注意口呼时的感觉,这方法练到一定时间后,鼻吸口呼时,除了感受鼻吸口呼时鼻口的感觉外,还可注意鼻吸口呼时腹部的起伏感觉,达到一定功夫后,尚可配上数吸数呼、数起数伏、一旦能达到这三者配合默契,那么,就心不颠倒、意不散乱,进入禅境了。
  以上四种,如同念佛必须要见到真实佛像才能摄心的,不失为帮助静心的方便法子。另有两呼吸法,少有人知道,这里一并介绍:
  口呼阿弥陀佛法
  鼻孔绵绵吸气,注意鼻吸时鼻孔的感受,气要吸得满满的,满腹,然后,口呼气,同时,口呼阿——弥——陀——佛,不以声呼,但以气呼,呼到佛字时,气长出,直到气呼完止,同时,注意腹部的自然内收,呼出阿——弥——陀——佛气韵时,观想阿——弥——陀——佛之字一个个随气被呼出口去。
  口呼六字真言法
  口念“唵 嘛 呢 叭 弥 吽”法,方法类同上。
  以上二法,如你感觉置身明朗祥和的环境中时,可选第(5)法,如您感觉置身阴暗怪异的环境中时,可选用第(6)法,均有镇邪安心的妙用。
  以上呼吸法,如运用得当,长期坚持,可使你的身体素质精神境界得到双提高。
  坐禅方法
  扩展髋关节
  具体操作如下: 练习者端身正坐于垫上,两腿相盘于身前,两足相抵,尽量收至会阴前;然后用两手心略微用力按压膝关节部位,一压一松有节奏地进行施压,由轻到重,直到两膝关节部位贴到垫子为好。继而,身体前倾,用两手握住足尖,以肘部压膝关节,同时全身向前下压直至前额部接近足尖为好。 【引用自“得月楼”好友日志,祝福
  两步双盘法
  坐禅双盘只有两步。
  1,左腿约135度前置,将右脚搬来架在左大腿根。
  2,待右膝轻缓着地时,将左脚搬上来架在右腿上。
  在做第一步的时候,可以之前做做体操的下蹲、弓步类的压腿练习,增加肢体柔韧度。做一段时间。能很轻松地坐下,将一条腿搬起架上为止。
  此时,配合吉祥手印手指功的练习,就很快,不知不觉腿的功夫,迅速到位了。感觉不到怎么疼的,因为心念在手指上。同时牵扯协调了腿上的经络连通全身的。
  【吉祥手印手指功的练习,助减轻盘腿的经络痛】
  即,在压腿盘腿时,练习吉祥手印的手指功。
  参见下法,
  “晓小吉祥手印的手指功修炼,最佳是在压腿【坐禅的双盘坐或盘腿来做】的空当儿来练习!顺序为:食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中指的顺序,紧握拳轮流放出单指左右手相抵按压,(大拇指,为单手的。放开大拇指,按回紧握拳的中指和无名指第二骨节为一次按压)轮流做81次按压。”
  第一步做到位后,常规来讲,第二步的另一条腿搬上来,会很疼。
  配合吉祥手印可以很轻松:
  如上手指功做完后,将第二条腿搬上来,再做双手吉祥手印合十的准备练习,然后以双吉祥手印【紧握中指和无名指于手掌心,其余各指相抵合十】,置于后背心。腿几乎不痛了,但后背和胳膊、手掌、指等,会牵扯到。自然挺拔。
  (架好双腿后,紧握拳,放出食指和小指,其余仍紧握。两手相抵按压81次。此时,能很轻松做双吉祥手印合十。即两手的中指、无名指紧握,其余放开的三指左右对应相抵,置于后腰处,指尖向下。可保留1-2分钟。身体略前倾,合十内翻转至指尖朝上,滑至后背心。就成了。保持5-15分钟。咀嚼、吞咽等如意禅动功辅之。)
  这是晓小灵修式坐禅(晓小坐禅4)的姿势。也是最高难的一个动作之一。
  循序渐进双盘法
  【来自“青花瓷”“暗香浮动”好友,祝福!】
  我从15岁开始练气功,那时就听说有双盘这种姿势。自己试了几下,发现根本没希望,再加上书上和老师都说不强求双盘,所以也就没当回事。随后练气功十几年,都是散盘坐。
  其实,当时一来是年轻,沉不住气,没有定力。二来,还是对双盘的好处没有认识。三来,缺少具体的指导如何修炼。
  就书上的东西来说,各派修行都重视双盘。气功家认为双盘使身体更稳固,便于长时间静坐;瑜伽功认为双盘使心定,并能引导气的上行下行;武术家认为对内功修炼很重要。医家认为舒展经络,可百病不生。而佛教密宗则认为可以使气入中脉,迅速入定。
  2008年,我37岁。夏天,一个大学一起练功的同学,对我强调了双盘的重要性。并留下一句话“欲降服其心,必先降服其腿”,引起了我的重视。后来又咨询了另一位已经双盘三年的道兄,也说自双盘以后,心更定,身体更好。但自己仍然缺乏练成的信心。后来偶然跟一位中医按摩大夫谈起,得到了一些具体的经验,这才下决心练起来。
  这位中医大夫的经验大致如下:
  1. 双盘人人可练,即使60岁开始练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练成。如果30多岁开始练,用不了一年。
  2. 双盘练得不仅是筋骨,而是把经络全部打开。
  3. 如果练成,并每天坚持双盘坐20分钟,可保70岁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4. 双盘练成后,打坐就不会再腰疼。肾气充足,甚至想弓着腰坐都不可能,气足的会把脊背顶的很直。
  5. 开始练几天之后,就会持续的腿疼,然后会腰疼。不练的时候也一直疼。这位中医大夫22岁开始练的双盘,自称腰疼达半年之久。
  6. 具体的练法是每天先散盘打坐一会,然后试着双盘,直到盘上,然后忍痛,直到时间越来越长。
  7. 练双盘,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即使饭后立即开练,20分钟后胃就全部排空了。
  8. 双盘不仅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
  9. 双盘的姿势其实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
  10.在打通腿部血脉前,由于双腿动脉不过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脏六腑会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脏腑机能,并促进大脑供血。
  以上这些经验是非常珍贵的,其中既说明了双盘的好处,又有一些实践中的经历,很有指导意义。有了这些指导,我有了一些底,决心开始练。
  我从08年9月中旬,大约是中秋节开始的。我没有采取大夫教的办法。大夫的方法其实是硬掰上去,然后忍着。对于我这样根本掰不上去的人来说,很难入手。所以我用的是循序渐进法。
  我的具体方法是:
  第一步:
  方法:先单盘,这时候上面的腿会翘的很高。然后用双手压这条腿的膝盖,慢慢向下压,直到压到贴住下面的腿。这就是第一步要达到的标准。
  对于初练的人,这已经是个很难的过程了。基本上,需要至少一个月,才能压平。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要象揉面一样,一下一下的压,而不是一下压到平。压到平了,也不需要一直压在那里,而是要抬起来让它恢复,再压下去。累了疼了,就换腿。初压时,可以每压一会就休息5到10分钟,让腿有时间恢复。
  我自己的经历大约是,前一两周,基本上压不平。但是,腿上已经开始疼了,而且疼得地方不断变化。我记忆中最先疼的部位是足三里那里的一条筋,疼了两天就换地方了。但这时候就明显感觉饭量大了,可能是因为足三里是胃经的地方,胃经被初步的打通了。大约到一个月的时候,上面的腿基本压平了,可以贴到下面的脚上了。但是并不是可以一直那么平,只是压下来没那么疼了,如果不立即抬起来还是很疼的。
  第一个月是身体变化最大的时候。基本上腿上的胃经,胆经,脾经,都被拉开了。胃经拉开的表现就是能吃了。脾经疼的地方主要是小腿前面大骨头的内侧,疼完了就表示初步打通。胆经疼得地方主要是大腿外侧,这部分打通以后,好处就更多了,消化功能增强,身体对营养的吸收更好,加上脾的功能增强,身体已经进入了气血上升的趋势,开始逐渐修复体内的各种小毛病。而且由于胆经打通,胆经经过头部,促进大脑供血,而且肝火得到舒泻,睡眠的质量会越来越好。身体整个就进入了上升的状态。
  这个期间还有大腿的内侧也会疼,主要是脾经和肾经的位置。
  我的时间安排是这样,每天晚上练习大约30分钟,早上5分钟。晚上是主要压的时间,要尽量多压,压完睡觉,让身体恢复,拉开的筋骨需要供血长出新的细胞。早上简单压一下,主要的目的不是进步,而是拉开避免肉又长死了。
  我用了接近一个月压到平,但仍然很疼,大概到第二个月满,已经可以在平的位置上不太疼了,但还不能保持平的姿势超过几分钟。而且,每天刚开始的时候,都疼痛难忍,好像根本没法压下去一样。不过,只要使劲压下去一下,疼痛就逐渐消失了。每天都是刚开始的第一下最疼。大约到5个月的时候,才能做到一上座就压平,而且不怎么疼。
  第二步:
  方法:将下面的脚向前移动,使得上面腿的膝盖可以压到坐垫上,并与下面脚的脚跟贴平。下面脚向前移动的不要太多,以上腿的膝盖压到坐垫时正好贴住下脚的脚跟为准。
  这个步骤就是为把下面的脚抬上来做准备了。大约可以在第三个月就开始练习,并不需要第一步完全达到之后再开始。这个步骤会拉开膝盖弯外侧的那跟大筋。我这根筋大约是疼了三周吧。
  第一步压平不太疼了,就可以同时开始第二步的练习。但第一步是基础,基础练好了,第二步就简单了。
  这里要补充一点,就是坐垫。练第一步的时候,可以用软坐垫,到了第二步,就需要相对硬的坐垫才好。
  第三步:
  方法:用一块瑜伽砖,或者几本书,把下面向前移的脚垫高,高度要基本超过膝盖的宽度。使上腿压到坐垫的时候,下面的脚实际上比膝盖高一点(或接近)。如果能在脚垫高的时候把上腿的膝盖压到坐垫上,那么把脚向内一抬,就已经可以双盘盘上了。不过由于这时候盘上也坚持不了多久,所以没必要急于盘上,仍是循序渐进为好。
  以上就是我的循序渐进双盘法,应该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总的来说,最核心的环节还是第一步。第一步的练习要贯穿始终,直到你能轻松盘上。
  下面再讲讲我的一些理解和体会: 1. 双盘中疼痛的地方,表面看是肌肉或筋骨疼,其实都是经络疼。
  2. 经络疼过之后,相应的脏腑就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3. 经络的疼痛是轮流的,而且是循环的。疼过一遍之后,以前疼完的地方又开始疼。
  4. 练习过程中,辅以按摩是非常有效的,平时每天压完疼得时候可以自己按摩几分钟。如果有多处经络同时疼,找专业中医按摩一次,能否迅速的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加快进程。
  5. 如果某天疼得厉害了,第二天应该休息一天。因为拉伤的组织需要休息来修复。
  再把我的进程列表,供大家参考:
  1. 第一周,软坐垫,胃经足三里部分疼两天,然后大腿外侧胆经疼;膝盖最疼。
  2. 第二周,大腿内侧疼,持续超过3个月;
  3. 第三周,脾经小腿前侧疼。白天放松的时候感觉腿上血脉跳动。
  4. 第四周,上腿压平,贴到下面的脚上。胃口见好,饭量增大。
  5. 第六周,压平以后,用布带绑在下面脚上,第一天坚持一分钟,每天加一分钟。浑身大汗,电子血压计显示,绑住的时候高压160,低压130。松开绑后,半分钟内恢复到正常80/120。第五天直接加到10分钟。明显感到大腿内侧动脉在加力泵动。
  6. 第七周,放弃绑住的方法。开始同时加练第二步。放弃绑住主要是太疼。开始用硬垫。
  7. 第八周,去做按摩,大夫说,以前堵塞的脾经已经基本畅通了。
  8. 第九周,每天坐下5分钟后开始放屁,然后打嗝。估计是因为胃肠蠕动加快,促进了消化系统的顺畅。我本来有胃寒的毛病。
  9. 第10周左右,开始练习第三步。膝盖基本不疼了。
  10.第12周,跨部开始拉开,有时感觉尾椎骨血管跳动。
  11.第14周,开始跨部疼,持续不到一周。
  12.第15周,开始腰疼。表现很象肾虚,坐的稍久一些,起来腰就疼。至今仍疼,还没过去。
  13.第16周,试了一下双盘,能盘上了,不过很疼,一分钟都坚持不了。
  14.第17周,感觉大腿内侧有一股热气向下走到脚上,共出现3次,可能是肾经打通。
  15.第18周,背疼,膀胱经,约从肩胛骨下方开始,到胯骨上方疼。持续约三周,每周疼个三天左右。
  16.第19周(春节),把荒废多年的气功拣起来练,发现内气已经比较充足,不象半年前,基本提不起内气。
  17.第20周,胯骨拉开的比较厉害,坐下就胯骨疼。
  18.第21周,饭量又开始增加。单盘已经基本不疼,开始加大第三步的练习。
  能海上师说:坐时威仪:一、金刚跏趺,如佛之威仪而坐,令两膝与尾闾三点支持全身之重量,从两膝引一直线与两腿构成一正三角形,全身之重心,即在此三角形之中心。不能金刚跏趺者,半跏趺亦可,不能半跏趺者,架马亦可,但必不可舒脚坐。然欲禅定成就,终须学习金刚跏趺,如是坐者,如大龙蟠,任坐若干时间,无踝骨酸痛之病,以肢体盘曲故,全身之气自然聚敛,于定极为有益。二、身子不可太向前,亦不可太向后,从发际上四指顶门处,垂一直线,令此线通过喉、心、丹田,与地面成垂直线即可,脊柱不可令曲,亦不可用力,挺直坐下之时,先将腰身伸直,然后放下,使脊柱节节相拄,自然身形端正,久坐不疲。
  坐禅收功 参考方法:
  收功:意念之,内外能量收归丹田,双手轻合掌,于腹前轻轻摩挲。
  左下右上叠掌抱于脐前,围绕肚脐顺时针摩转3圈;
  再换手,右下左上叠掌逆时针摩转3圈。
  之后,双手掌搓热,轻摩面部后睁眼下座。
  坐禅心法
  大乘心法之一参考
  回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六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
  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
  “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 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