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末代皇帝》有感300字

观《末代皇帝》有感300字

写作思路: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即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我想说,看完这部电影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恍如隔世,我仿佛就像溥仪那样经历了60余载的人生,从清末登基,到伪满登基,再到建国后的思想改造,60年仿佛白驹过隙,回顾起来历历在目,然而,都像是一场梦。

终其前半生,溥仪都在皇权笼罩下不得逃脱。小时候被困在紫禁城,长大后被困在新京长春,皇帝这个名号就像是一条麻绳,把他捆绑得紧紧的。

我又想起溥仪小时候,周围的太监都是这么教育他的:你是皇帝,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是一个皇权达到顶峰的时代,整个紫禁城都被一片昏黄的封建气息所禁锢。在这种近乎变态的教育下,小皇帝自然就会生出一副极度自尊自大的性格。

然而,他做了大半辈子的皇帝,却几乎没有掌握到什么实权,终究只是个傀儡,先替清朝背黑锅,再替日本人背黑锅。他做着那个主宰者的梦想,却终究无法企及。

电影中的那个蝈蝈是个喻示,在一开始的时候,它满身青绿。在电影的最后,溥仪拿出了他曾经藏在龙椅下面的小笼子,小红领巾打开笼子,蝈蝈爬了出来,早已变成了一身枯黄(先不谈什么科学不科学)。蝈蝈被关在笼子里一生,得不到自由,当它重见天日的时候,那位曾经做了大半生皇帝梦的人,早已化身成蝈蝈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13
自己想
第2个回答  2017-01-18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或许用李煜的这首词来形容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再恰当不过。
众所周知,在中国,皇帝乃为九五之尊,享受应该享有的最高礼遇,而在溥仪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在享用绝对权威背后所隐藏的
不为人知的孤独以及寂寥。
从三岁登基到五十三岁得到释放,从一眼天真的孩子到沧桑而冷漠的眼光。在影片半个多世纪的故事讲述中,溥仪给人的印象犹如囚徒般,他一直经历着失去,包括亲情、爱情、自由以及尊严···········
从一开始皇帝的身份就不曾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他的皇帝的成渝是慈禧给安排的,三岁就与自己的亲生母亲断绝了联系,自小他就是高墙中最孤独和寂寞的孩子,直到后来成为日本人操控的傀儡皇帝,他也从来没有自己为自己做主过,一切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所选择的的,甚至包括他的妻子,他看重的文绣只能是皇妃而早已被安排好的婉容却是他的真正皇后。他被长期的封锁于紫禁城之内,几乎断绝与外界的任何联系,虽然他也会思想、反抗和愤怒,他也会像平常人一样有自己的梦想(比如去牛津大学读书、娶一个时髦的妻子,断辫改约)而他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他的身边充满阴谋和欺骗。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他的一生被历史牵绊,历史的狂潮将他卷来卷去,而他却无能为力。
生于乱世,无可避免的命途多舛。或许当王朝衰老的时候,皇帝的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大厦将倾,何木将支?所以站在被审判的圆桌面前,他只好毫无任何怨言的去接受来自外界的所有罪名。"可怜秋月一茔孤“,我们知道的也许永远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相。
在紫禁城,溥仪从未获得阳光的直射,他总是处在阴影中。在思想上始终与外界隔绝。在电影中溥仪不再是我们理解的那个罪人,而是一个无知、本性中还有一丝善良的庸人。最后溥仪成为导游中的说辞,从此隐没于历史之中。
伟大的电影之所以伟大或许就在于经历时间的检验之后依然会调动观众的观感。《末代皇帝》是贝托鲁奇导演的一部作品,可堪称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而中国政府当时同意本片的拍摄,并对内容不做任何限制,本片一共使用一万九千名临时演员,成本浩大,只有通过美国片的世界性发行渠道才有可能回收,而美国观众对语言的偏食举世皆知,大量的英文对白无疑对于中国的导演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影片中演员、场地是中国的,故事情节是中国的,1987年获得9项奥斯卡提名的殊荣,这部电影堪称中国电影百年经典,但却是出在一个外国导演之手。
一个外国的导演可以在中国影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谢晋导演的《末代皇帝》却因为各种限制只能湮没于历史的潮流之中,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悲哀。除了副导演宁瀛、音乐家苏聪的名字在影片中出现还算是一种安慰以外,对于中国电影,或许我们应该要具备讲述历史的能力,而非单纯的被有关部门的杀封之后就选择从此一蹶不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