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公司理念”被辞退,是否合法?

进入公司3周多的时间,签订了40个月的劳动合同,试用期6个月,因“不符合公司理念”被辞退,是否可以得到赔偿,如果有,那赔偿金是怎么算?若因“没有完成公司业务量”被辞退,是否有赔偿金?
请高人指点,谢谢!
希望可以得到更简单一些的答案,呵呵。

  一、当您被公司辞退时,您的试用期是否到期?

  《劳动法》第25条第(一)项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部发布的《对<于如何确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 16号)进一步明确,对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超过试用期,则企业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可见,用人单位依法行使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包含有两项条件:一为实质条件,即劳动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二为期限条件,即应当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为限,超过试用期限,则不得适用上述规定。

  因此,超过试用期后不得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二、因“不符合公司理念”被辞退,是否可以得到赔偿?

  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劳动合同自试用期开始第一天就是有效成立的,当事人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内(包括试用期)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立法规定当事人在试用期内符合一定条件或履行一定程序的情况下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对于其没有遵守相应的条件、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因其行为违法更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能因为《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就简单地认为,在试用期内,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当事人在试用期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要承担违约责任没有明确规定,更没有涉及到承担怎样的违约责任问题。目前,我国理论界主流观点认为,对用人单位而言,只要证实职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即可单方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而言,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没有任何限制条件,也无须提前通知企业;试用期内合同当事人单方随时解除合同不构成违约,不承担违约责任。笔者认为,应该区分不同情形具体对待。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目前,理论界主流观点认为,只要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笔者认为,这样理解《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有失偏颇,片面强调了企业的用人“自主权”。企业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据第25条的规定,有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条件是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即用人单位要举证证明并且通知或告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对于何谓“符合录用条件”,我国《劳动法》未作出任何规定,况且,“录用条件”也不应由用人单位自己说了就算,不能是个天知、地知、雇主知的“玄机”,而应当是经过公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所共知的,以法定的最低就业年龄等基本录用条件以及招用时规定的文化、技术、身体、品质等条件为准。所以,用人单位如果没有履行举证责任、通知或告知劳动者其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义务,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者的理由不是上述的“不符合录用条件”而是用人单位任意找了一个理由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行为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原劳动部1995年5月10日颁布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我国《劳动法》有关规范还规定,用人单位在某些情况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应该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对于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原劳动部1995年8月4日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以下简称《意见》)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这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实际表现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而以任意一个理由解除了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其行为不再符合《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所以也就不适用于原劳动部1995年8月4日颁布的《意见》第39条的规定。在此情形下,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的权利。但是,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经过协商一致,约定在试用期内即使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给予劳动者一笔经济补偿金,也是应该允许的。由此,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行为不与我国法律、法规抵触,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

  如前所述,对于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如果确定证明了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目前,我国理论界主流观点认为,不承担赔偿责任。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既未规定要进行赔偿,也没有禁止进行赔偿。笔者认为,在试用期内,即使用人单位可以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给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意见》第18条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即试用期属于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而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试用期内劳动合同是依法订立的,一方当事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也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除非用人单位能证明,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完全是由劳动者自己过错行为造成的。

  三、如果有,那赔偿金是怎么算?

  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规定:“经济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24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9
合法............

没有赔偿.............

因“没有完成公司业务量”被辞退,不应该有赔偿金
第2个回答  2009-09-18
“进入公司3周多的时间,签订了40个月的劳动合同,试用期6个月。”

请问:你们公司聘用你管人力资源吗?还是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