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孔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子的思想 D.墨子的思想
daan C

  C韩非子。

  本身先秦儒学是一直不受统治者重视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不具备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的要求。什么要求呢,简单地说,
  在封建动荡时,到处都在打仗,百姓们流离失所,没有钱就到处抢啊什么的,社会动荡嘛,社会环境恶劣,农民伯伯们都中不了菜,没钱了怎样去交税给那些统治者,统治者们一味地想要什么巩固政权阿,开拓疆土,就是需要钱,需要人去为他打仗,做大工程。那时候儒家就提倡去实行仁政,就是少收点钱,少点让人去劳役做苦工。这样的话哪个想要称霸中原的统治者会去做这种傻事呢。
  说到汉武帝时期,比汉高祖的时候经济发展多了,汉高祖的时候汉朝刚刚成立,什么都断壁残垣,经济萧条,刚刚打完仗嘛,实行法家思想的话,就难以的民心了,因为农民伯伯还穷得不得了,还加税的话他们会不肯干的,所以就有一阵子采纳了道家的思想,就是什么都不做,少收税,先让人们去自己搞生产,等他们先有钱了,国家也能收钱了。
  到了汉武帝时,经济一发展,那个统治者就来了,有了钱就想去又开拓疆土巩固政权,就需要一点点法来收钱,征兵。董仲舒就看准这一点,说“君权神授”(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天),还有一些可以巩固大一统的思想,君主看见高兴了,觉得儒学的思想可以巩固政权,就来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明显,就是当时的儒学吸收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8
选B

荀子是儒家的集大成者。

孔子虽然是儒家的开山鼻祖,但是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仁”上面,不是很符合封建制度的国家统治。

而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法家的想象过于刚猛,柔性不足,秦国的短命就是很好的例证。

墨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非攻”“不伐”上面,
墨家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往往被一些效果所信仰,其中缘由也有借墨家思想对大国的征伐在道德上予以谴责,这种思想显然不适合西汉时期的统治。

而荀子的思想,不但涉及孔孟的仁义,也主张以法治国,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辩证思想,首先是荀子提出的,荀子的思想是集儒,法为一家,很适合君主的治国策略。

所以董仲舒的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在儒家的名义上,实行法家的治国思想,这其实是对荀子思想的一种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法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李斯,曾经就是荀子的学生,足见儒法之缘。
第2个回答  2009-09-18
确实是选C。因为韩非子的思想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许多人认为,中国文化是儒家文化,中国文明是儒家文明。事实上,在中国很长一个阶段的统治中,往往是外示儒家而内施法家,即外儒内法。法家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的统治阶级的思想中。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家重法、重势、重术。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而儒家以仁义为政治最高规范,道、墨、阴阳家等也是如此;这是儒家与法家的区别。但本质是一样的,即为统治者争权势,以富强为最高目的。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被称为一代大儒董仲舒改造后的儒术: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若春夏秋冬之不可不备也。这中间不无法家的影子。但秦因法而亡,所以法家便成为当时的忌讳。因而外示儒家,内施法家。

实际上,汉代的学者在高祖建汉后,便一直在思索治国的策略。董仲舒其《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中的依法听讼,依法刑人,便是先秦法家一断于法思想的发展,只是此时却已成为了儒家之术。

董仲舒对于法的改造,还在于由先秦时期单纯的用法或刑罚进行统治,变为礼法并用,德主刑辅。首先必须实行德教,其次才是刑罚。即所谓前德而后刑,先教而后诛。这种思想与当时的统治形势相适应:虽重刑而不用其极。因此在起用后极大的增强了汉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也外儒内法的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历史上,都出现了酷吏,汉有张汤、阳球,唐有来俊臣、周兴。这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法家思想在统治思想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法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儒家思想中,或者说儒家思想为适应其治国的需要,将法家思想包融其中。所从说,中国文化、文明的特征是儒是外表现象,其内在仍是法家。
第3个回答  2009-09-18
董仲舒是儒家代表,但汉武帝时战乱方定,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又窦太后反对儒派思想。所以董仲舒吸取了韩非子法家的思想,帮汉武帝建立法治社会。因此选C
第4个回答  2009-09-21
因为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在结合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
A选项和B选项两位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排除。
D选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尚力”,但他的思想到战国以后就不受人们重视了。
C选项中的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因为他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所以选C选项。
第5个回答  2009-09-18
帝王都是学法家,霸道,天下才可以一统,然后让老百姓学儒家,安安分分生活才可以管理,所以是韩非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