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时怎样才能更容易地唱出高音和低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1-23
红色月光:有人说俺天生是个唱歌的料,连外教听了我唱歌也说我的声音beautiful&romantic.以前我的高音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后来有大虾建议我把嗓子放开唱,于是我照他说的做了.果然很多高音我都能唱上去了,大概这是自信的原因吧.但唱久了唱高音就容易唱破音,嗓子嘶哑.这让人挺尴尬的,怎样避免呢?谢谢指教.
lambauman:高音不要硬扯上去,会伤嗓子的!!唱高音,要放松,有气息支持(但不要太多气息),位置高,用头声!!我不知道楼主对放开嗓子的理解是什么。如果是放松的意思,那是好的。但切记千万不要用胸声硬扯上高音。到了换声区,一定要过渡到头声,不然长期这样唱多好的嗓子都受不了的。建议楼主有好的声音条件就要好好运用,也要好好爱护嗓子。
唱歌其实不必要很大的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也未必唱得好歌。关键是用最少的气唱出最好的效果。上高音,其实用气比低音少。
用假声唱高音不是办法。唱流行的,假声可以做点缀,但还是要懂得用头声上高音的,这样高音才有音色有力度。
破到不破是过程,想唱高音的歌就要想办法克服。用混声和MIC的技巧来掩饰,是暂时的办法,但最好还是多练习,练到不破,那时就算没有做效果,声音也会很好听啦。
langzifei:另外,就是未必需要特别多的气息 和 超级的肺活量。关键在于气息的使用效率。
这就谈到了集中。仅仅靠挤压的集中,会使声带非常紧张,周围的肌肉和很多力量会阻碍声音的延展和释放。但如果开过了,失去了集中的平衡,也会唱的非常的累,需要更多的气息,声带部位应该准确积极参与的部分会因气息的冗长僵硬而显得滞后和无力。集中 和 打开的平衡是个关键,也就是姐姐说的“声带关闭”一说。
建议大家去找找看看。
通常破音是由于真假声(这里理解为胸声 和 头声)脱节所致。在一些关卡(每个人的这个音区不同)上,这种融合失衡的效果就会尽显,声音不是突然脱缰变假,就是破音或者哑音。因此,在一般的中声区的时候,就找到那种集中 和 能够融合头腔的感觉(有弹性并集中与自然的真声),会有很大帮助。
可能大跳 和 顿音练习对一些人解决破音与漏气的问题,是比较有效的,但不是一概而论。
男人的全头声,也大都是从真正 和 胸声与头声 的混合那里逐渐体会出来的。想从全真声 和 全头声 突破,都会遇到很多障碍。想想,我们平时表达、倾诉、甚至向远处骂人的时候,声音自然集中而且大都有头声和胸声的混合效果,而这些时候,往往不会破音:)还有很多平时我们生活习惯与倾诉习惯下的规律,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来观察和把握。另外,每个人的情绪类型不同,有些人可能情绪下与心性下的表达(说话)就会很高亢和嘹亮,而有些人可能虚浮而轻盈,有些人则可能声带真声过重,这些习惯,往往会带进唱歌里边。情绪习惯还会左右、影响学生的学习的效果,甚至决定他们如何理解声乐理论。如果能够找到符合自己情绪习惯和表达方式涵盖内的技术方式,会非常幸运,而如果找到或者学来的技术方式是大大背离自己本性的东西,可能会适得其反,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这就需要真正优秀老师的引导与教会。
当然,很多天赋高悟性高的艺人没有专门学习声乐,也照样歌唱的非常优秀,他们的情绪方式,情绪方式下的歌唱实践,以及他们的乐感 感情 和长期以来的经历,使得他们有了自己的那种歌唱倾诉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形成,也就意味着他们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歌唱发方法。
在戏曲行当里边,有个吊嗓的练习,很多老生 和 黑头这样练的,就是 咦~~~~呀~~~~(通常是中音起音,然后快速推向HIGH F左右,一口气完成)(很像笑傲江湖 刘欢的那一嗓子),很多优秀的京剧演员都是在如此的不少方式下练就了声区转换的能力与控制力。这种方式没有理论支持,不过,个人曾经也玩过一段时间,感觉真的有些效果。增强了我声音向上快速滑行的把握:)只是举例,并非推荐这个方式:)
但随后出现一个问题,当时看似唱的不错,音域也还凑合,但包括中低声区缺乏细腻和稳定,做作和恣情过重,而再希望深沉 与 表达更多的境界,则显得力不从心了。都是因为那是“叫”的惯性所致。
天赋或者条件好的,完全可以用这个“叫”的方式来带动自己的音域 和 自己唱高音的信心 和 兴奋度。不过很多歌曲,并不是特别高,也就是在HIGH C之内,而其中韵味和意境优美或者梦幻,仅仅靠“叫”那时的状态远远不能表达歌曲 和 当时心中复杂的情感了:)
如果不谈技术理论,那 语气的把握,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了。有时是叹息;有时是呻吟;有时是耳语;而有时是彻天彻地的呐喊。甚至在一两句中这些东西都包含了呢。
个人觉得,尖叫 和 说话之间的那种状态比较实用。因为歌唱起来,虽然趋势和方向与说话大同小异,但力度 与需要的气息是比自然说话大的多的,但又不能被过于尖利的尖叫打乱乐曲的表达。因此需要一个平稳,也就是声音的韧性。我猜想楼上说的也是这个问题——提高声音以及咬字的那种韧性 和 力度。NICO提到这个带字的喊,我有这个体会,个人感觉比不带字的喊来得实际一些。(非美声范畴)
人和人的情绪类型与嗓音条件不同,通常极度情绪化的人,真的是从这种尖叫或者特别感性的方式上突破的,因为他们的感情特别充沛甚至有些神经质,不用说了,NICO和浪子都是这个类型的人,嘿嘿,不过,感觉浪子稍微理性一点点,毕竟比你大:)娃哈哈哈。但有些人是偏向理性的人,需要其他的方式来带动发声能力。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契机来实现突破。不同的人,对于这个“尖叫”的理解也大不相同。
如果找到了歌唱起音的那个集中点,破音就不太容易出现了。也就是我们下意识地一张嘴,声音既有弹性也能随着情感上下滑动。当时感觉类似我们说话和倾诉的状态,只不过比说话声音大些,气息也用的稍微多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