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生平,代表作,创作风格及写作背景是什么?

如题所述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悲君、婉莹、男人、冰心等, 1900年10月出生于福州隆普营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海军军官家 庭。当她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时,便跟随父母离开福州到山东烟台。 是烟台芝罘的海抚育了她, 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并赋予她海一般的性格。 儿时的冰心没有上过学堂,只在私塾里当个附读生, 但7岁的她已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与《 水浒传》。辛亥革命爆发前,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辞去海军军校校长的职务,全家回到福州, 冰心进了福建女子师范学校预科。 1913年冰心随家到了北京并于次年考取教会学校北京贝满女子中 学,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科, 之后由于过多宣传工作她不得不"弃理从文"。 冰心是被五四运动的的热潮震上文学舞台的,自从在《晨报》 发表了题为"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的文章后,她陆续在《 燕大季刊》《生活》《小说月报》 等杂志上发表了120多种反映社会问题的文章、小说。 1923年,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 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及金钥匙奖同时得到去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深造 的机会。在美国就学期间,她以散文通讯的形式写下了《寄小读者》 ,并寄回国,告诉家人她在美国的所闻所见。 这些信件被公开出版后深受国内儿童的喜爱。毕业回国后, 她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冰心辗转于昆明、重庆,在各大学任教。 1952年与1955年冰心两度随赴印访问团到印度, 促进了中印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冰心一直关心中国社会的发展, 直到年逾花甲,生病卧床还不忘写一些小短文反映社会问题。 冰心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作家和诗人, 而且是一位翻译成果颇丰的翻译家。 她一生的各个时期都没有离开翻译, 可以说冰心是在二十世纪初翻译文学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7岁时因给兵船上的士兵们讲《三国演义》 的故事得来许多林译小说,如《孝女耐儿传》《滑稽外史》《 块肉余生述》, 10岁时从祖父的书架上捡起林纾先生译的法国作家小仲马写的《 茶花女遗事》看,后来,又寻来了严复译的英国名作家斯宾塞写的《 群学肄言》与穆勒写的《群已权界论》(见冰心全集,7:85)。 在繁忙地从事中国文学创作的同时, 她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翻译实践。冰心的翻译是双向的。 她不仅把一些中文的作品译成英语,而且也把外国作品译成中文。 早在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 她就选择了翻译作为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研究方向,写了题为" 李易安词的翻译与编辑"的毕业论文。除此之外, 大部分译作都是英译汉, 她的第一部英汉翻译作品是纪伯伦的散文诗《先知》(1931年) 。1955年至1965年间是冰心的翻译高峰期, 她先后翻译了来自8个国家50多部作品,包括诗歌、诗剧、 民间故事、书信、小说、散文诗等7种形式, 这些作品几乎都源于东方国家,其中有纪伯伦的《沙与沫》( 1963年);泰戈尔的《吉檀迦利》(1955年)、《园丁集》 (1961年)、诗剧《暗室之王》《齐德拉》、书信《 孟加拉风光》,小说《喀布尔人》、《弃绝》等(1956年), 印度的穆·拉·安纳德的《石榴女王》;印度萨洛季妮· 奈都的诗选;加纳的以色列·卡甫·侯的诗歌"无题";美国尼姆· 威尔士的诗歌《古老的北京》;朝鲜元镇宽的诗歌《夜车的汽笛》; 马耳他总统安东·布蒂吉格的《燃灯者》;晚年, 她还与老伴吴文藻先生一起参加了《世界史》和《世界史纲》 的翻译工作。

记得采纳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7
冰心,原名谢婉莹,她旅居国外写作时,取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之意,表达自己胸中恒存一颗热爱祖国的冰心。所以冰心为中国的少年儿童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诗集《繁星》《春水》除了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家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逸,艺术精巧。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内燕京大学毕业,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在当时影响较大。解放后又发表了大量的作品。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作者》、小说《小桔灯》。
冰心这四首诗,选自《繁星》《春水》。这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分别写于1921年和1922年,都是很短的小诗。是诗人瞬间灵感的记录,诗中有关于对母亲、童真、人类、自然和上帝的爱,也有关于对死亡、永生、黑暗、哀伤、沉默和悲观的理解,还有些许难以理解的神秘。从20年代到30年代冰心的诗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内容上逐渐从个人情感的象牙塔走进悲凉的现实世界,走向多灾多难的祖国和人民;在形式上已从“零碎的篇儿”变到绵绵的抒情,节奏、韵律、音乐性上刻意追求,不少诗有新月派诗的韵律风格。
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1923年8月17日,冰心离开融乐和美的家庭,乘船赴美。离乡背井的生活使冰心万分苦恼。《纸船——寄母亲》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的。诗的构思是将怀念母亲的至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
冰心作为五四时代的著名诗人,她的诗名是和《繁星》、《春水》连在一起的。《繁星》共164首,《春水》182首,主要发表于1922年的《晨报副刊》上,小诗均无单独标题,只按序号编排。1923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新潮社出版。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冰心的小说和散文已经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和众多的赞誉,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个文坛新秀具有诗人的天份。而她自己立意做诗,还是因为受到了《晨报副刊》的记者孙伏园的鼓励。他把冰心一篇饶有诗趣的杂感,分行放在诗栏里,使冰心受到极大鼓舞,决心打开自己心中文栏与诗栏的界线,专门做起了诗人,用诗的形式采探索人生。 冰心在后来回忆了自己当初写诗时的情景。在她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课上课下贪婪地读着各种书报,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抄在笔记本的眉批上,这样做惯了,有时也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杂感和回忆写上去,日子多了,数量也就相当可观。虽然大致不过三五行,但这三五行背后,总有些与亲身经历有关的事,看到这些字,便想起很亲切很真实的情景,舍不得丢掉。 这时她偶然在一本什么杂志上,看到郑振铎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连载,都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三言两语。她心里一动,觉得自己记在笔记本眉批上的那些三言两语,也可以整理一下,抄录出来。在抄的时候,她选择那些更有诗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因为是零碎的思想,就选了其中的一段,以繁星两个字起头的,放在第一部,命名为《繁星》。 当时的许多评论家也认为,冰心受了泰戈尔的影响。但也许说她在泰戈尔的启示下,发现了自己的诗才更准确些,真正的源头还在于她自己那些“零碎的思想”。 郑振铎的看法更全面一些,他认为,除了泰戈尔以外,冰心还受到了古典诗词上绝句、小令的影响。冰心10岁的时候就读了《论语》、唐诗,“发疯似的爱了诗”,看诗韵,学对对联,还在课外做了两首七绝,执拗地送给先生“改削改削”,深厚的诗词功底是她成功地创作小诗的原因之一。另外当年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流传极广,对冰心的影响也不少。 《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灵光闪动的汇合,里面包含着她对生命真谛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丰硕的哲理。捕捉灵感的闪光,凝成短诗,这就是《繁星》和《春水》。 内容简介 <<繁星春水>>的作者是冰心,内容是一些零乱的小诗,而且有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写的很好.作者接受了泰戈尔清新的风格和自由的短小形式,从而形成了她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那春光吗?"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