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如题所述

隶书是篆书简化延边而称的一种起笔、收笔清楚的字体.因为隶书来源于篆书的草率写法,因而两种书体自战国晚期到西汉中后期,有过很长的共存时期。

抄写者转化为抄写者,是汉字物理发展的一次革命性变化,使汉字彻底摆脱了象形意义。经书向古文字转化后,汉字进入了现在的书写阶段,推动了汉字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翻开了汉字发展的新篇章。这一变化,在汉字史和书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研究隶书变迁的内涵、原因和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扩展资料:

隶书特点:

1、解封改直:隶书不再考虑象形原则,将古文“长而繁”的行线分解或改变为直笔画,以便书写。

2、边的区分:在隶书中,独立字与作为边的字有明显的区别。

3、隶书为简洁性,一些不寻常的或多笔划的侧面,变成类似的形状,笔划少,但侧面比较常见。

4、隶书通常将篆书的两笔笔划合并为一笔,或将两笔或两笔以上的部分笔划或部分笔划中包含的部分合并为较简单的笔划结构。

5、隶书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形成了点、横、竖、压、钩、折等笔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9
隶书是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分水岭。
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学术界称之为“隶变”。隶变是汉字结构体制的根本变化,由象形为主转为会意为主,在汉字发展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4
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文字,形成大一统风格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3个回答  2020-09-24
汉字,是中文的记录符号,也在日文、朝鲜文等文字中使用。与英文、俄文、印地文、阿拉伯文等表音的字母文字不同,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与拼音文字单词的单音或多音表义不同,汉字一般单字单音表义。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稍后出现了金文[1],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2]统一六国文字,秦末出现隶书[3][4],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 甲骨文、金文、篆书笔画连续婉转,到了隶书的笔画变得横平竖直,成了纯粹的方块字,便于书写,成了古今汉字的分野。
汉字已有六千年的历史,是全球使用时间最长并且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字,也是古人象形表意造字唯一传承至今并硕果仅存的文字。汉字的衍生文字如越南喃字、西夏文、女真文、契丹文等已消亡,日文、朝/韩文只是部分保留汉字。现代汉字分为繁体字和简化字。
中文名
汉字/汉字
外文名
Chinese Characters
拼音
hàn zì
文字类型
意音文字,表形+语素文字
衍生文字
假名、喃字、谚文、西夏文、女真文、契丹文等
第4个回答  2020-09-24
摘 要:“隶变”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汉字隶变的原因受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素、以及书写材料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隶变;汉字变化;隶书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015-01

一、前言

汉字的发展一直反映着文明的进程,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和人们交际的工具,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逐渐演变变化的。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转折点。隶变以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较之古文字来说,提高了文字的辨识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二、影响汉字隶变的主要原因

“隶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有着其特有的演变规律,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变化,是整个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小篆到隶书的变化过程称为“隶变”。汉字由篆书演变为隶书,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

(一)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处于大动荡、大分化的过程之中。隶书产生于这个时期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中,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社会性质向封建化转变。此时的社会背景下,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各阶层发生改变。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各种社会因素相互渗透,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思想上也相对自由,各国的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给文字的书写和运用带来更大的自由空间,书写和识记文字被提升到了一定高度。即使在统一后的秦代,小篆尽管己经成为官方颁布的字体,但由于社会的需求,文字需要更加简化的、书写更加便捷的字体。

(二)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

由篆书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变革。从古文字到今天还在使用的汉字,形体特征上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每一步的变化都是在前一种文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从有文字实物的殷商开始,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八个阶段。发展的趋势朝着稳定与变动、由繁趋简的方向发展。

(三)书写材料的影响

隶书的产生,有社会原因,也有文化背景因素,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人们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的改变,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对文字形态、书写方式的影响。竹简的大量使用是隶书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汉字“隶变”的特点

汉字由篆书演变为隶书,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主要表现为字形结构的变化,去繁就简和书写方式的变化,简捷方便。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构成了“隶变”的核心内容。

简化不仅是为了书写速度的提高,同时因其蕴涵着内在的书写运动态势更加符合人的生理运动轨迹,才使隶书在秦汉之交随着政治的更替最终彻底代替篆书而获得普遍应用。

归纳一下隶变过程的话总结出五个特点:

一是解散篆体,改曲为直;

二是偏旁分化,用作偏旁和独立成字的写法不同;

三是偏旁混同,为了书写的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

四是结构简省,将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五是将圆转方,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提高书写速度。

四、隶变对汉字形体的影响与意义

隶书逐渐取代篆书,是符合文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产物。隶书从开始被正规的起用,便以其书写便捷的优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广泛地应用着。汉字的形体的不断趋向简约,是由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

文字的简约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文字内部系统完善的过程。汉字的简化总是朝着有利于书写的方向发展,这是由文字作为交流工具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书写的目的是为了人们更方便的识读。不仅对汉字具有简化的效果,与此同时也优化了汉字,使汉字表现形式更加丰富。隶书把书法带入了一个崭新得审美世界,改变了汉字的字形空间结构,且创新了汉字书写的笔法。

参考文献:

[1]赵立伟.从隶变看俗字的产生[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2]欧阳妃.试论隶变对汉字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