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这首诗中为什么专门写到柳?柳有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韩翃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在唐人诗中柳树表达旳感情一般有:
思念家乡亲人和朋友,如李白诗句“此夜客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唐时的风俗,送别朋友客人时,以柳枝相赠,希望友人像杨柳一样,枝荣叶茂,随遇而安。如李白词句“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王维的送客诗,“客舎青青柳色新,西出阳关无故人”。据说因为“柳”与“留”音近,表示念念不舎
柳色表示季节和环境,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示玉门关气侯环境恶劣。
柳树是唐代乃至更早广泛栽种的树木。如庾信的枯树赋有“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绿杨肩荫里白沙堤,柳色春藏苏小家。等等。由于柳柳欣赏价值高,为人们所喜爱。
以柳树为题的歌曲,广泛流传如《折杨柳》《怨杨柳》。
在唐代写春天景色的诗,毎每都有杨柳点辍,好像无柳不雅。像绝胜烟柳满皇都,碧王长成一树高,杨柳清清江水平等。
诗中的寒食御柳 ,有回味一个历史故事的含义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军,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叫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家家门前插柳纪念。是受人传颂的君臣故事。御柳有引深此事的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6
“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