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平凡的世界》对孙少平的评价,最多200字,急~

如题所述

孙少平是一个有些理想主义的人,从他那里可以找到牛虻、保尔的影子。
他有思想,同时又有些不切实际,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肯为自己理想的事情放手一拼,喜欢做一些很让自己敬重的人敬佩,同时又让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以寻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能看书比较多的人都这样吧。
他的哥哥孙少安,也很努力,不过放到实际中应该比他成功,至少少安追求的东西比较实际一点
小说中人如其名,这个人物的内心从未平静。生活在偏远山村,渴望知识,注重精神,希望在外面的天地证明自己。一个20出头的少年,能够走出农村,向命运挑战,试图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来改变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并能够不悲不叹,直面现实,脚踏实地,真诚待人。这样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哪怕被生活击打的遍体鳞伤,我们也应把他当英雄崇尚。但这样的人,在春天受伤,在夏天一定会好。没有文凭,没有漂亮衣裳,没有一切软硬件包装,经受生活的洗礼,在现实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坚强而自尊的活着,这就是生活的强者。作者笔下的孙少平,跟随作者的笔,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下大牙湾矿井,成为一名普通矿工,在了解我国矿业落后,煤矿资源珍贵的国情后,滋生了责任感。没有接受调动,没有自己创业,当个80年代的万元户。这种人只有在“公家”才会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用一个普通的生命诠释着对国家的意义。象沙漠中的绿洲,珍贵、美丽、止渴。
孙少平是位热血青年,纯朴而又倔强,举止中让人感到铁骨铮铮,眉宇间总显示出内心的坚毅。他热情助人、疾恶如仇,宁肯丢掉职业而挺身救出被工头欺侮的女工。他猛狮一样将工头击倒在地,然后又把受害的女工小翠送到车站,为她买好车票,细心叮咛。他作为一名矿工以忘我的劳动和高度的责任心而获得嘉奖,在成绩面前更加忠于职守,在突发事故中舍身抢救别人而身负重伤,尤其是女友田晓霞遇难后的一段故事,将少平的悲痛心情表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09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中时的孙少平,衣衫褴褛,是全校连丙菜也吃不起的少数人之一,属于最贫困的那群人。应该说,他也曾经为此自卑过。比如经常是在等其他同学都离开食堂后再去食堂拿他的两个黑馍馍吃.在高中孙少平经历了初恋的失败,还差点辍学. 但孙少平骨子里就是个强者,他通过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他对自己进行了不断的自我教育。他认识到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应该按照普通人那样成长,不过普通人也能不平庸,即便是最平凡的小事,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      
  
  高考失利后——作为十年文革被耽误的一代,又是贫民子弟——考大学落榜也是在所难免,当然按他的家庭条件,即便是考上也不一定能去读。所以孙少平只能是在完成高中学业后回去劳动,他先是在村里的小学教书,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再教书后,他不甘心在村里度过他余下的人生, 他感到自己应该继续追寻理想. 像孙少平这样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农村人,是很难放弃对更广阔天地的追求的,所以他便毅然说服父兄同意他去黄原揽工。      
  
  在黄原的时候他仍然展现出相当的自尊。他觉得尽管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的不同,但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个出类拔萃的思考在日后他与田晓霞的爱情中也有所体现。他在曹书记家帮工, 工作结束后,因为他表现让主家很满意,曹书记夫妻多给了他25元,他没有要,反而另外拿出5元钱,以“遇到好主家”为由算作是给主家的帮工。
  
  这样的孙少平当然是深受曹书记夫妻的喜爱,甚至私下里就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准女婿”,帮他把户口从双水村转到了他们所在的黄原城郊的地方.如果说孙少平顺利高中毕业是自己对“农村出身”的第一次挣脱,那么户口的转出,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次挣脱,孙少平对此是非常感激和欣喜的。      
  追答

亲,我的答案还满意吗?有疑问可以继续问我,我会持续关注您的问题,望采纳我的答案,谢谢!

第2个回答  2015-05-09
孙少平是一个近似于宗教信仰的精神至上的奋斗者,不甘于生存在落后农村中,而又无力改变农村的苦难现实,他选择了逃避,努力为改善自已的生存方式而抗争,他的奋斗历程是典型的中国落后农村青年悲剧式的发展。为什么说是悲剧式?中国落后农村青年的个人奋斗、个人努力的原动力是跳出农门,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是成为城市人,改善自我生存条件。而他倾尽青春精力所得到的是城市人所摒弃的、不屑一顾的生活方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5-09
朴实、平凡,求进步,一个典型的农村小伙形象。
第4个回答  2015-05-09
当断不断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