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鲁迅是谁害死的?求大神帮助

如题所述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的病故,首先要从鲁迅的医生须藤医生谈起。鲁迅早年曾在日本学医,回国后“弃医从文”。在日本期间,鲁迅和医学教授藤野严九郎,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对于日本医生也有特别的偏好。鲁迅在上海患病后,一直是找日本军医须藤看病。 据悉,须藤原是日本军医官,到了上海后,须藤担任日本在乡军人(就是复员军人)会(一个侵略性质的团体)的副会长。在担任替鲁迅看病期间,须藤对鲁迅的病情含糊其词。周建人与鲁迅商量,以后不要再请须藤看病,但他认为须藤是个医生,不会对他存有歹心的。而且,鲁迅在上海期间和日本旅居上海的众多日本知名人氏是好友,交往频密,突然掉医生,难免使人生疑,也会伤及与日本友人的情谊,所以鲁迅就没请别的医生。 鲁迅去世不久,周建人先生就忽然接到交通大学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写来的密信。信中说,鲁迅不是死于肺病,而是被日本军医所谋害。这人让周建人认真调查一下鲁迅死因真相,如查无实据,则务请保守秘密. 据医学界专家说,鲁迅的病情虽严重,但是还是可以医治的,第一步就是把肋膜间的积水抽去,如果迟延,必不治.须藤却说并无积水,但只过了一个月,他又说确有积水。鲁迅死后,治丧委员会要须藤写一份治疗报告.他虽然写了,但与实际治疗并不相符,后来须藤就不知去向了。 鲁迅逝世后,还留有一件遗物-1936年6月15日拍摄的”胸部X光片”。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于1984年2月24日,邀请一些著名肺科、放射科专家、教授,共同研究这件遗物并作出了”鲁迅先生不是直接死于肺结核病,而是死于“自发性气胸”的新结论,终于揭开了长达四十八年的鲁迅死因之”谜”。专家认为鲁迅的病情属于中等程度,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左侧肺大疱破裂使气体进入胸膜引起自发性气胸,压迫肺和心脏面死亡。同时认为,这种病在当时并不是不治之症,如果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其中还有一疑点是,须藤曾建议鲁迅到日本去治疗,但鲁迅最终没有去。其实,鲁迅原是有考虑去的,据友人黄源在《鲁迅先生》一文中说:“那时天气渐渐热起来,他本想七、八、九(按:指1936年)3个月往日本去养病。起初想到镰仓,那里须藤先生有熟人,可以就近照料,但觉得离东京太近,怕新闻记者缠。后来想到长崎,有一天我去,看见书桌上放着两本《长崎旅行案内》之类旅行指南书。但长崎没有熟人,他觉得住HOTEL太贵,住‘下宿’或租‘贷家’又太麻烦。 1936年8月2日,鲁迅给茅盾的信中也说:“医师已许我随意离开上海。但所住之处,则尚未定。先曾决赴日本,昨忽想及,独往大家不放心,如携家族同去,则一履彼国,我即化为翻译,比在上海还要烦忙,如何休养?因此赴日之意,又复动摇,唯另觅一能日语者同往,我始可超然事外,故究意如何,尚在考虑中也。” 之后,随着天气转凉,鲁迅去日本的事就耽搁下来。此时,突然有日本报纸说鲁迅要去日本了,而国内的报纸也这样登载。基于当时中日关系越来越紧张,日本即将成为“全民公敌”,加上面对国内一些文坛作家攻击、毁谤鲁迅。鲁迅决定不去日本了,他要战斗下去,因此他留在上海,这在他死前的四天给台静农的信中,可见一斑。因此他把自己的病置之度外,他拿起“匕首”、“投枪”,也就是他所说的“轻伤不下火线!” 除此而外,好友许寿裳则认为,鲁迅始终踌躇着开不开刀,去不去国处治疗,也有经济上面的原因。因为当时鲁迅的经济来源,只靠版税和稿费,而“所有仰事俯畜,旁助朋友,以及购买印行图书等费,尽出于此。但是版税苦于收不齐,卖稿也很费力”。 在鲁迅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中,他一面与死神搏斗,一面却紧握手中之笔,写下《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我的第一个师父》、《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女吊》,以及七则《“立此存照”》 二零零一年,周海婴在《鲁迅和我七十年》里旧事重提,介绍周建人和许广平生前怀疑给鲁迅看病的日本医生须藤可能谋害了鲁迅,有以下几个疑点: 一、 鲁迅临死前,美国友人史沫特莱请一位美国肺科专家邓恩医生来会诊,邓医生检查之后认为:病人的肋膜里边积水,现在就开始治疗、休养,至少可活十年;如果不这样做,不出半年就死。邓医生的诊断是结核性肋膜炎,而须藤医生则一口否定,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承认,并开始抽积水。孰料邓医生的诊断颇为准确,十月份父亲就去世了,距他的会诊,恰好半年。二、须藤医生曾代表日本方面邀请鲁迅到日本去治疗,遭到鲁迅断然拒 绝,说:“日本我是不去的!”是否由此而引起日本某个方面做出什么决定呢?三、 藤医生在鲁迅去世后,周海婴再也没有遇到过他。解放后,许广平几 次东渡访问日本,曾见到许多旧日的老朋友,奇怪的是,其中却没有须藤医生,不符合日本人重礼仪的习惯。四、 须藤医生是日本“乌龙会”的副会长,这是个“在乡军人”团体,性 质是侵略中国的,所以这个医生不大靠得住。周海婴本人“怀疑的一点是:须藤似乎是故意在对父亲的病采取拖延行为,因为在那个时代,即使并不太重的病症,只要有需要,经济上又许可,即可送入医院治疗。须藤为什么没有提出这样的建议,而只让父亲挨在家里消极等死?”有鲁迅儿子身份的周海婴的怀疑,给人们一个应该“宁信其有”的直觉。鲁迅死因早有定论读上文时我不由一愣,不无亵渎周海婴感情的认为,这个看似惊人发现的“新鲜”话题,更可能是“斧声烛影”。八十年代我在上海一家医院工作,每月一次参加全市疑难爱克斯光胸片的讨论会,有一天读完片闲聊,读片主持人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放射科专家、年近八十的周仲老先生说,最近接受邀请去读鲁迅生前的胸片,从鲁迅的一系列片子看,他当时患肺结核并伴有严重肺气肿,最后促发气胸,造成鲁迅卒死。当时周仲老医生没提日本医生须藤的问题,我们在座的几十位老中青肺科医生也没人作此怀疑或联想。因为气胸是肺脏和脏层胸膜破裂后,空气随呼吸进入负压的胸腔,使胸腔变成高压,肺因无法扩张而萎缩并压迫心脏,导致心肺衰竭,不及时抢救就会很快死亡。由于误诊或延误治疗而死亡的气胸病人至今还有发生,在鲁迅的时代就更多了,只因鲁迅是名人,就招来更多的关注和疑问。怕自己的记忆有误,我上网查找核实。果然有记载,确切时间是一九八四年,上海鲁迅纪念馆组织几位著名的肺科和放射科专家对鲁迅的X光胸片进行会诊,就是周仲老先生说的那回事。然而,上海鲁迅纪念馆负责人在回应《鲁迅和我七十年》的疑问时,回顾了当年专家会诊的一致意见——鲁迅死于气胸后,又说,专家们认为,须藤作为一个守护在病人身边、相当于“专职医生”的人,很难洗脱“故意不抢救”的嫌疑。最后,负责人没澄清鲁迅之死的原因,反而得出“鲁迅之死的谜团愈来愈大”的结论,还“准备在适当时候组织力量,深入探讨研究。还要请一些有正义感的日本学者介入此事,调查须藤的身份。”鲁迅笔下的须藤事情真的那么诡谲迷离吗?关于日本医生须藤和美国医生邓恩,鲁迅在杂文《死》中有过详细的介绍,抄录在此:“原先是仍如每次的生病一样,一任着日本的S医师〔指须藤〕的诊治的。他虽不是肺病专家,然而年纪大,经验多,从习医的时期说,是我的前辈,又极熟识,肯说话。自然,医师对于病人,纵使怎样熟识,说话是还是有限度的,但是他至少已经给了我两三回警告,不过我仍然不以为意,也没有转告别人。大约实在是日子太久,病象太险了的缘故罢,几个朋友暗自协商定局,请了美国的D医师〔指邓恩〕来诊察了。他是在上海的唯一的欧洲的肺病专家,经过打诊(应为“叩诊”之误,笔者注),用听诊之后,虽然誉我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中国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灭亡;并且说,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这判决使善感的朋友们下泪。我也没有请他开方,因为我想,他的医学从欧洲学来,一定没有学过给死了五年的病人开方的法子。”鲁迅对须藤和邓恩的描述,回答了周建人和许广平的“疑问”。须藤没有像周建人和许广平讲述的那么消极,他给过鲁迅“两三回警告,” 并没故意拖延行为,倒是鲁迅本人“仍然不以为意”,并在另外的场合表示不去医院在家治疗,可以不影响看书写作,显见是他本人选择了“在家等死”;而邓恩说鲁迅这样的病人“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虽然不无赞赏鼓励鲁迅的意思,但和周海婴引他的话:鲁迅“现在就开始治疗、休养,至少可活十年”也有矛盾,所以鲁迅幽默地婉拒邓恩给自己开方子,因他“一定没有学过给死了五年的病人开方的法子。”从鲁迅这段文章的语气可以看出,鲁迅对须藤和邓恩态度恰恰和周建人和许广平的回忆相反,对“极熟识”的须藤是尊敬中带着歉意(没遵从他的医疗指导);对邓恩却是幽默中含有讽刺。周海婴不会没读过鲁迅这篇文章吧,那么在周建人和许广平的回忆和鲁迅的文字有出入时,毫无疑问,应该以鲁迅的记录为准,因为鲁迅自己学过医,虽然最后没当成医生,像肺结核这种常见病,翻翻书也不难了解,同样理由,鲁迅和须藤相处近五年,须藤做了什么手脚又能岂能瞒过鲁迅,那不是怀疑鲁迅的智商么?此外,有人统计,仅从一九三三年起,鲁迅日记中提到须藤的地方有近二百处,还记录了鲁迅和须藤除了医患关系,还互相宴请,互赠礼品,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最关键的是,鲁迅死于气胸,它虽在鲁迅原有的病变基础上发生,但并非必然,而是偶然的,所以鲁迅的死,既不证明是须藤“治疗不当的结果”,也不说明邓恩预测“如果不这样做,不出半年就死”的高明。从医学上分析鲁迅的真正死因,就可以完全排除须藤谋害鲁迅的可能性。须藤的医疗过失那么,须藤有问题吗?有的。关于鲁迅发生气胸的情景,周海婴披露,据日本友人鹿地亘回忆,鲁迅逝世前一天曾步行到他寓所访谈,离去已是傍晚时分。那时天气转冷,以至当晚鲁迅就气喘不止,并不断加剧。内山完造在《忆鲁迅先生》中这样描述:“这时,须藤医生来了,说是不但哮喘总没有好,而且好像已经变成心脏性哮喘。”须藤自己吃不住了,赶紧开车去福民医院接松井博士诊察,偏巧博士因为礼拜天的缘故,不在家。来回折腾,贻误了治疗时机,不过半天时间鲁迅就告别了人世。须藤的最大问题就是医术欠佳,正如鲁迅指出的,他不是肺科专科医生,但即便是内科医生,常年为鲁迅看病,根据肺结核和肺气肿的并发症,结合鲁迅当时的症状,也应该考虑到有发生“气胸”的可能,但他却诊断为“心脏性哮喘”,诊断错了,治疗当然不对路了。“心脏性哮喘”还能用药缓解,而“气胸”需要做胸腔穿刺甚至打洞等手术,在家里根本无法实施,须藤却没有及时送鲁迅去医院急救,致使鲁迅不治而亡。须藤再笨,事后也因知道自己误诊所致的严重后果,鉴于鲁迅在中国的影响,他没有勇气承担责任,只能选择逃跑(有人指出,须藤在鲁迅去世后,也并非如周海婴书中所说完全销声匿迹了,他写过一篇《医学者所见的鲁迅先生》纪念文章,登载在《作家》1936年11月号)。五十年代许广平去日本访问,须藤当然没脸面去见她,万一谈起鲁迅的治疗问题如何回答?除非去向她认错,否则他只能回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3
鲁迅先生是得肺癌去世的,写作是抽烟找到灵感,所以说先生这一生的写作都是用这自己生命的时间而写文章的,唤起国人的觉醒。永远我们心中被毛主席称为“民族魂”。
第2个回答  2014-05-03
鲁迅得的是肺病, 当,时的医疗冶不了。咳血,还坚持写作,不停吸烟, 更加重了他的病情, 是病故的。
第3个回答  2014-05-03
许广平是鲁迅的二奶
第4个回答  2014-05-03
关于谁该为鲁迅的死负责的问题,一直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争论。胡风曾说,他的恩师是被敌人逼死的,后来又有人说,鲁迅是日本医生须藤医死的。我的看法是,鲁迅是被政治害死的。本来他可以去苏联就医,但他怕人家说他拿苏联的卢布——亲共在当时可是要杀头的。我们都知道,当时看不到出路的鲁迅对苏联这样的新政权颇有好感,曾写过文章夸这个新社会和新制度,特别是翻译过不少苏俄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另一面,当时的苏联政权确实在拉拢鲁迅。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就曾秘密宴请过鲁迅夫妇,事后据许广平回忆,晚宴的规格之高为她平生所仅见。鲁迅不愿去苏联就医,他嘴上说是因为要留下来与敌人斗争,他肩负着革命任务,一去苏联就完不成这些任务了。他说,离开上海去莫斯科,只会使敌人高兴,他不想让敌人高兴。实际情形是,鲁迅如果答应去莫斯科,就相当于完全投靠了共产党政权,这对于以独人格立和生性多疑而著称的鲁迅来说是不易做到的。鲁迅病得快死的时候还曾打算过去日本疗养,这一想法比去苏联还强烈,但他最终还是没去成,其主要原因是怕人骂他汉奸。实际情形是,鲁迅因为一直与日本人过从甚密,早就被人骂作汉奸了。在中日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时刻跑去日本,鲁迅何尝不知道不是时候? 这样看来,鲁迅当是其实已经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死亡是他最好的选择。后来的中国现代历史发展更是证明了一这点。 李长之初生牛犊不怕虎,25岁就写出了一本近十万字的《鲁迅批判》。该书在鲁迅研究史上赫赫有名,获得三个“一”:鲁迅研究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专著;唯一经过鲁迅阅读的批评自己的专著;迄今为止鲁迅学术研究界引用率第一的专著。该书于1935年5月份开始在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和《国闻周报》上连载,同年11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文章开始连载不久,此事就传到了鲁迅那里。有人便问鲁迅,您对李长之及其评论有什么看法。鲁迅说:“我觉得他还应一面潜心研究一下;胆子大和胡说乱骂,是相似而实非的。”“看那《批判》的序文,都是空话,这篇文章也许不能启发我罢。”鲁迅教育李长之,应该多读点书。听这话,让我感觉他对李长之很不客气。不料一个月之后,年轻的李长之上门向鲁迅求教。他冒昧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其大意是,我在研究先生的文字里一定有一些错误,希望得到您的指正和原谅。这一回,鲁迅没再教训这个小青年了,他客客气气地给李长之回了一封信。大意是,年轻人,你过于谦虚了,凡文章总不免有错误或偏见,即使让我自己来评论自己,大约也难免不犯错误的,何况像你这样经历与我全不相同的人!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这位青年的鼓励和宽容。 看来,鲁迅也有圆滑世故的一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