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一共有几种题材?

比如生态摄影,人文摄影,纪实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它们主题各是什么?

1、静物摄影

主题:静物摄影与人物摄影、景物摄影相对,以无生命、人为可自由移动或组合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摄影。多以工业或手工制成品、自然存在的无生命物体等为拍摄题材。

在真实反映被摄体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经过创意构思,并结合构图、光线、影调、色彩等摄影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将拍摄对象表现成具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这就叫静物摄影。

静物摄影在选材方面有广阔的天地,在择好素材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处理这些对象,因为被摄物体是无生命的,可以任凭摆布,多角度移动以达到创作意图。

静物摄影具有两大优点:首先,它是进一步体会艺术视觉的深化过程。当一些很平常的物体被拍成引人入胜的照片时,实际上也就是深入学习观察这些物体的过程。其次,拍摄静物能获得更多的实际摄影知识。

对摄影者来说,静物摄影的难处在于它的画面构成具有独到之处。当布置好被摄物体之后,必须选择拍摄角度,在用光方面发挥创造性,进而把从静物摄影中学习到的实际摄影知识、基础原理应用到日常摄影中去。

2、人像摄影

主题: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照者的相貌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像摄影作品只交待被摄者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情节。

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这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具体描绘人物的相貌。

不管是单人的或是多人的,不管是在现场中抓拍的还是在照相室里摆拍的,不管是否带有情节,只要是以表现被摄者具体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主的照片,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

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的摄影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只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人像摄影拍的是人,它也属于人物摄影。

人像摄影以刻画和描绘被摄者的外貌与神态为自己的表现任务,应人物相貌鲜明。它分作照相室人像、室内特定环境人像和户外人像三大类。人像摄影的要求是“形神兼备”。

3、记录摄影

主题:记录摄影指以纪录为第一目的,对客观事物进行真实影像反映的图片摄影。

摄影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记录的目的。它诞生之后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这是其他技术或艺术所无法比拟或取代的。因此,从广义上说,摄影就是记录。记录摄影的结果是影像记录作品。

相应而分,影像记录作品包括影像新闻作品和影像纪实作品。记录摄影目的(可能并不惟一,却是首要目的)在于记录;前提是尊重客观真实;对象是客观事物的表像;记录方式是以摄影再现影像。按照纪录影像的方式和追求的价值不同来划分,记录摄影分为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

4、艺术摄影

主题:随着发展,人们在摄影中不断地增加艺术的元素,开始产生艺术摄影。它与记录摄影的区别在于艺术性的多少与高低,而无绝对的界限。

例如:我们去照张像作身份证或留个纪念,一般照相馆拍摄的照片,最多有点资料或记录价值。可是,郑景康先生给齐白石先生拍的人像,50年过去了,至今仍是世界二十幅最优秀的人像作品之一。

其中的差别完全 在于艺术性的高低。艺术摄影拍出来的效果更唯美,因为这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找准拍摄的时间、地点和角度。

5、画意摄影

主题:画意摄影以其唯美的画面语言及美好的设计内涵一直是人像摄影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十九世纪后半页,英国摄影家雷兰达拍摄出了曾被预言为“摄影新时代来临了”的作品——《人生的两条路》,在摄影还被轻视的当时,这幅作品以其劝勉性的主题和油画式的构图,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极高评价。

可以这样说,雷兰达对推进摄影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从此,画意摄影也逐渐成为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6、商业摄影

主题:商业摄影,顾名思义是指作为商业用途而开展的摄影活动。从狭义上讲就是商业摄影,广义上就是为发布商品或者撰写故等进行的摄影类型,这种类型在时下的摄影活动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这类摄影是为商业利益而存在的,要按照企业要求进行拍摄,比较拘束。

7、水墨摄影

和传统的水墨画一样,现市面上出现的水墨摄影作品,按题材,可以分为风景、花鸟和意境,对应国画中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按手法和意境,可以分为抽象和具象,对应国画中的写意和工笔。

水墨风格的摄影照片虽然免不了使用Photoshop等软件的后期加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扭曲原照片。好的水墨摄影作品要尽量少的修改原照片,它考验的更多的是摄影师的构图和捕捉光影的能力。

8、全息摄影

主题:全息摄影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

普通摄影是记录物体面上的强光分布,它不能记录物体反射光的位相信息,因而失去了立体感。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

人眼直接去看这种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摄影图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

全息摄影可应用于工业上进行无损探伤,超声全息,全息显微镜,全息摄影存储器,全息电影和电视等许多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摄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一、摄影题材

  1. [人像]
  1.1 标准人像
  1.2 环境人像:结合风景、环境进行拍摄
  人物情感应与环境协调,可以使用广角镜头不应过度虚化背景,对环境有所交待。
  1.3 生活人像
  1.4 集体像:多人组成的场景、毕业照等等
  切忌使用广角镜头,防止两边的人变形。有条件可使用专门的宽幅座机或摇头机。
  1.5 人体: 如果你认为穿上衣服会更好看,就没有必要脱掉。
  1.6 儿童人像:儿童尽量避免采用闪光灯

  2. [风光摄影]
  2.1 自然风光:天空、流水、海、湖、阳光
  仔细研究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绝对会受益匪浅。
  2.2 建筑摄影:城市建筑内外景、园林
  一般需要用移轴镜头来抵消透视的变形,有些使用针孔镜头,通过超长时间曝光过滤掉移动的东西(如行人)。
  2.3 夜景:城市夜景、星空、闪电
  由于曝光时间长,三角架、快门线等工具必备,经常使用的手法有:二次曝光、扫光等。

  3. [人文纪实]
  3.1 民生: 众生百态,老百姓的故事
  主要是讲故事,照片一般是系列图配文字,必须形成一个整体,不要追求单张照片的震撼力。
  3.2 民俗: 某地生活民俗特色
  要能体现民俗的特点。
  3.3 街头抓拍:扫街
  要使用隐蔽、快速的器材。推荐使用一只镜头素质良好并有手动功能的便携式相机,这样不会引起被摄者的注意。推荐的相机有Contax T3,Leica Minilux,Richon GR1等。

  4. [新闻摄影]
  4.1 政治:领导人讲话、会议等等正规记录或旁观
  要符合主旋律哦。
  4.2 突发事件:冲突、灾难等等
  这里摄影不是考验你的摄影技术,而是考验你的摄影速度。在突发事件中仍能抓到一张好片,全凭日常的经验积累。
  4.3 新闻纪实:针对某新闻专题的系列图片报道
  4.4 体育摄影
  需要高速摄影设备以及超长的镜头。

  5. [商业摄影]
  5.1 商品广告:食物、数码、静物、建筑等等
  可以采用一些特别手段。比如在烧鸡上面涂些凡士林,呵呵。
  5.2 时装
  5.3 商业人像
  5.4 婚礼
  如果是日常帮朋友拍婚礼,其实最好的相机是一只傻瓜机,可以抓到很多表情。但现在的婚礼大多是重视场面,并不注意拍摄内容,所以尽量借些拉风的重型装备,显得专业十足,结婚的也有面子。
  5.5 舞台:时装、戏剧
  舞台摄影要注意白平衡的调整,不要用自动的。

  6. [生态摄影]
  6.1 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和昆虫
  需要特殊的装备,如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环闪等。另外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6.2 宠物摄影
  6.3 植物:花草树木
  微距拍的效果,可以通过长焦段来模拟
  翻拍

  7. [特殊摄影]
  7.1 天文摄影:月亮、星座、星云
  7.2 显微摄影
  7.3 水下摄影
  7.4 航空摄影:航空、热气球、卫星等高空摄影
  7.5 翻拍:画、广告、剧照等静物翻拍。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haoshe/blog/item/050d41f46606c8ec7709d73a.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02
摄影的原理

无论摄影者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他都应该能自如地运用拍摄技术。当然,不了解物理学,也能拍扛出好照片。但娃,至少要具有充分的成倪、曝光、冲洗和印片方面的技术知识。下面概要介绍一下技彤工作技术方面的内容。

影像曝光

来自被摄体的光线通过玻璃镜头会聚为聚焦(通常是缩小的)影像。镜头位于暗箱或照相机的前端,正对着另一端的胶片。在选定的曝光瞬间到来之前,快门禁且装置可以使胶片避光。曝光量通常由快门开启时间和通过镜头的光束直径这二者的组合来控制。其中后者与人眼中的虹膜相像,它靠光圈装置调节孔径的大小。这两个控制因素对于视觉效果还具有更深一层的影响。快门时间会改变运动物体的记录方式:校被或是凝结;镜头孔径会改变被摄体的深度(景深),这在一次聚焦申可以显现出来。

使用照相机拍摄被摄体和进行构图时,均需要用取景器或聚焦屏;而为了测量被摄体的亮度,还需要一只测光表。一旦胶片的感光度输入进测光表,就可以用测光表测出曝光读数,或者自动设置一对孔径和快门速度的适当组合。此外,为了获得选定的效果或者补偿使测光表“失灵”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可以不使用这些曝光设定值,而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巧来达到目的。

胶片冲洗

正确曝光的胶片与未曝光的胶片仅在原子状态上有所不同,即前者发生了微小的化学变化,形成了不可见影像或“潜影”。在随后的显影过程中,显影药品必须在黑暗中作用于胶片,才能使潜影增强成为更实在的、在普通光线下持久存在的影像。这些化学药品均以液体的形式使用,每种冲洗药液对于与其相适应的胶片都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对于大多数黑白胶片,第一种化学药液(显影液)会使经光线照射的区域显影成为黑色银颗粒。随后使用的第二种药液(定影液,可以将未曝光部分的卤化银溶解掉(定影),而留下透明的胶片。因此,漂洗掉化学副产物并且干燥之后得到的冲洗结果是一张黑白底片。

将彩色胶片冲洗成为彩色底片的加,过程与前述类似,只不过要使用化学成分更为复杂的药液。彩色胶片冲洗过程中,显影液在包括有黑色银的黄、品红和青色三层乳剂层中形成染料。而后,漂去银并定影,就会留下仅由三层染料构成的、与被摄体颜色互为补色的彩色画面。彩色幻灯片则需要更多的冲洗步骤。首先使用的是黑白底片显影液,然后(经正常定影的)胶片经彩色显影,在银与染料中产生正像。在所有的银被漂去并经定影之后,留下的就是具有染料正像的彩色幻灯片。

印片

接下去的制作步骤是印相,或者是更为普遍的作法 放大。已有画面的胶片装在称为放大机的立式投映机中,放大镜头可以在感光照相纸上形成影像,其大小几乎可根据需要任意选定。曝光期间,通过胶片上透明区域照射到相纸上的光量要比密度较大区域的光量多。记录在相纸上的潜影也要经过随后的化学药液冲洗。

大体上讲,这些冲洗步骤与冲洗胶片时所需的步骤相类似。例如,黑白相纸经过黑白底片的曝光,然后显影、定影和水洗,就会显示出"底片的底片",这是一幅正像,即人们所熟悉的黑白照片。彩色相纸曝光之后,经过彩色显影、漂白和定影等一系列冲洗步骤即可形成彩色底片的彩色底片--正片。此外,还可以由彩色幻灯片用一些其它的感光材料和冲洗工艺得到彩色照片。

印片的重要特征(除了能改变影像大小和印出多张复制品外)就是可以自始至终对画面进行校正或控制。边缘附近不理想的部分可以被裁去,选定区域的色调可以变浅或加深。对于彩色印片,可以利用工作范围很大的放大机滤光片精细调整照片的色彩平衡,或者产生某种效果。此外,还可以根据经验,使几张胶片的某些部分结合成为一张照片,形成部分正像、部分负像的画面等等。
第3个回答  2020-05-04

第4个回答  2021-10-16
描绘静物。静物:静止不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