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形式内容

军训的形式内容是什么?急需答案。!

军训是一种增强国防教育的手段,在高校开展“军训”已有二十几年历史了,也是各高校的教学体系的其中课程。

198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关于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以下简称学生军训)的有关规定,我国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下同)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经过军、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生军训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学生军训办法。

军训是大一学生的必修课。一般规定是3个学分,大部分高校会安排大一生在开学前进行军训,少部分学校会安排大一生在第二年的署期前后进行,时间一般是十五天。 大一军训会配发(学生购买)全部军训训练服和用品,包括:军装(含帽)衬衣、领带、军鞋、武装带、背包带等,一般学校都会选用迷彩服,部分高校为了防止新生向高年级生借用训练服及用品,每年都会以海、陆、空军训练服装轮换。

军训的科目包括:队列练习、喊口号、匍匐前进、拉歌、半夜拉练等。除了正常的军事训练,有些高校还会有战地救护、轻武器射击、军事地形学、电脑兵棋推演(模拟二战的主要战例)等科目。

队列练习是军训重头戏,它包括: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齐步走、正步、跑步、踏步、立定、蹲下、起立、整理着装、整齐报数、敬礼、礼毕、跨立、半夜拉练等等。简单讲:军训就是“站军姿、走正步,简单动作机械地重复几百次”。 首日应该是“军训动员誓师大会”教官会说“在这15天里,你们已不学生,你们只是军人;这里只存在服从,没有权力说不”等鼓动人心的训示。

在军训中最苦的科目是匍匐前进,最吸引人的科目就是打靶。最常唱的军歌是《打靶归来》《我是一个兵》《爱我中华》。最自豪的科目是“阅兵式”从训练课到军事理论课,从集队拉歌到队列对抗,每天的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每个动作都体现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军训的意义
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既是最实际的国防教育,又是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基本形式,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基本形式。〈〈兵役法〉〉第8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大学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国家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培养造就出大批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兵役法规定“可以缓征”其服现役;但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这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在校学生的一项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又是履行兵役义务,依法服预备役的一种形式。因而,积极参加军训,圆满完成训练任务,是每个参训学生自觉履行兵役义务的最实际的行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8
军训的内容:
对军人和部队、分队进行队列制式动作的训练。是共同科目训练内容之一。目的是端正军人姿态,保持严整的军容,养成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和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培养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为掌握技术战术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训练,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规定的内容进行的。它包括单个军人的立正、稍息、转法、步法、卧倒、起立、跃进、匍匐前进、滚进和操枪筒炮等,班、排、连、营、团的队形和动作,分队乘坐汽车和步兵战车,敬礼,军旗的掌持与迎、送、阅兵等。
队列训练的实施程序和方法:通常是先讲解,后操练;先分解,后连贯;先徒手,后持枪(筒、炮);先单个动作,后分队动作。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逐个动作地教练。为了检验和提高部队、分队的队列训练质量,还可采取竞赛、会操、阅兵的方法进行。注重教养一致,学用一致,强调在日常生活、训练和执勤中养成优良的作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