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喝的是什么酒?度数是多少的?

我就想知道李白喝的酒是什么酒,和度数。 他不是很能喝么?他喝的是白酒么? 有60度么?

李白乃唐朝诗人,从诗歌中看,唐朝诗人所饮之酒不限一种,论颜色,有白酒、绿酒等等。

唐人诗词中多出现“烧酒”一词儿,该“烧酒”是指颜色发红的酒,而不是蒸馏酒),上至行政高层,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还有发酵后只压榨不蒸馏的清酒。这些酒的度数都很低,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几种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当在3%到15%之间,近似现在的熟啤、干啤或者加饭酒。

李白有一首有名的专门“劝酒”的诗《将进酒》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又云“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喝酒的性格,那是不醉不归的。而当时的“清酒”,度数不高,相当于日韩的“清酒”或者现在的“啤酒”。而且,当时是“大斗买粮,小斗沽酒”。喝酒的“斗”,也不同于称粮食的“斗”,一“斗”仅三两升的样子。想来李白的酒量,那至少要在数斗乃至十斗。

参考资料:个人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5
李白名篇《将进酒》中喝的什么酒?—
答案就藏在作品之中
【麻坨大叔】作品
大家都很熟悉李白的《将进酒》。但是这首诗作里李白到底喝的是什么酒?是什么品牌的酒?大家的的答案不一而足…现在各位不妨脑洞大开,做个猜想…
笔者试着手诗篇里的诗句,从酒的属性类别(白酒?米酒?啤酒?葡萄酒?洋酒?)、价值、甚至什么品牌?故事发生的时间 、空间 、地点、人物等各方面综合考量,为大家一一解读…
到底喝的什么酒?首先从酒的品质、价值来讲。此酒李白号称“美酒”要“五花马、千金裘了”来换。用“金樽”来盛。而且必须“一饮三百杯”!可见不是一般的酒。到底是白酒?红酒(洋酒)?还是什么酒?我们用排除法来试试。
那么我们平常喝的老白干、二锅头、各地的烧锅肯定排除!不再此列…
有人可能会说茅台?五粮液?有没有可能?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是在清朝-民国时代才打出的民族品牌。继续排除…
那么花雕、女儿红、西凤酒、杏花村汾酒有其次从时间上来说,故事发生的朝代—大唐王朝。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李白的诗:“背诵并默写全文”并不陌生。简直是童年读书记忆里的噩梦。《将进酒》里宴席发生在唐朝。这个老少皆知,勿容置疑。唐朝的皇城是长安。长安有名酒—西凤酒。四大名酒之一。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既然西凤酒这么鼎鼎大名,那么有没有可能当时喝的是西凤酒?
另外,唐朝当时万邦来贺。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酒价值“千金”,配得上“美酒”的名号。也配得上李白他们的身份。那么也有可能喝的是葡萄酒?
接着从人物和地点上来看。作品里李白是和“岑夫子,丹丘生”一起喝酒。那么这两位是何方神圣?和李白一起把酒言欢?
岑夫子者岑勋也。岑勋多次出现在李白的诗作当中。有据可考的是大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由岑勋所撰。
丹丘生者元丹丘也。李白有十几首诗作里曾经出现过丹丘生的名字。岑夫子和丹丘生都是李白的好朋友。
另一方面从李白当时的另外几首诗来看。李白和“岑夫子,丹丘生”等一帮朋友在元丹丘河南嵩山隐居的别墅喝酒聚会。
《将进酒》里提到“千金裘”。可见裘毛大衣是当时主人或其他朋友当时的着装。笔者进一步大胆推断:作品里喝酒的时间大约在冬季…
既然寒冬腊月在河南嵩山的别墅喝酒。喝西凤酒或葡萄酒可能性有多高?从长安快递到河南行不行?没有问题!唐朝的“快递”也很发达:“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路驿站,驿马千里奔腾。当时长安快递到郑州 洛阳这些大城市可能包邮。可是漫天风雪里要从长安快递到河南嵩山上的别墅。别说快递小哥,也许连一日千里的驿马也不答应…由此可见喝西凤酒或葡萄酒在长安城中的宴席上不足为怪。如果出现在千里之外交通不便的河南嵩山别墅李白和丹丘生的酒桌上那肯定是穿越了…所以继续排除西凤酒和葡萄酒。
到底喝的什么酒?作品里提到一个重量级人物-“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是什么人物?陈王乃三国曹植也。大家对幼年七步作诗的曹植应该不会陌生。后来看到名作《洛神赋》惊为天人的不在少数…
《将进酒》里提到“陈王”-曹植。其实是借曹植宴席宾客的典故揭示《将进酒》中喝的什么酒?那么我们来揭晓答案… 到底喝的什么酒?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句歌词里面隐隐提到了《将进酒》里到底喝的什么酒的最大伏笔! 因为这里隐藏了一位此酒的最大嫌疑代言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植之父,曹操是也!河南汝阳杜康。历史悠久。曹操代言!值得信赖…
《将进酒》里到底喝的什么酒?综合以上时间、地点、人物各方面考虑。《将进酒》中李白和朋友们喝杜康酒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我们循着诗中藏的线索一一揭晓。答案昭然若揭:这酒必须是杜康啊!
3018年10月5日。
麻坨大叔
第2个回答  2009-08-06
他喝得是啤酒,不然酒精中毒几百次了,
中国的啤酒史也是不容忽略的
古代的谷芽和饴糖生产——原始啤酒生产的旁证

另外我国古代蘖及饴糖的生产都有明确的,详细的记载。而且生产方法极为成熟。虽然蘖法酿醴的方法在古代文献中尚未发现,但这并不等于在远古的时代没有这种实践活动。从大麦到啤酒,要经历发芽,粉碎,糖化,发酵这四个主要阶段,前三个阶段我们的祖先都掌握了,糖化醪发酵成酒应当不是问题。 《齐民要术》中关于制蘖(麦芽)的方法相当成熟,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渍麦阶段,每天换水一次;第二阶段,待麦芽根长出后,即进行发芽,对厚度作了明确的要求,为维持水分,每天还浇以一定量的水;第三阶段,是干燥阶段。抑止过分生长,尤其是不让麦芽缠结成块。这例小麦蘖的制造工艺,与啤酒酿造所用麦芽的制造是完全相同的。 最迟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饴糖。《礼记·内则》有“枣粟饴蜜以甘之”的记载。到了北魏时,蘖的用途主要是用来作饴糖。作饴糖涉及到麦芽的糖化,这与麦芽蘖酿造醴是相似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小麦麦芽及饴糖的作法,麦芽的制造过程与现代啤酒工业的麦芽制造过程基本相同。还详细叙述了糖化过程。我国古代既然精通麦芽的糖化,至少可说明:在五、六世纪之前,用蘖来酿造醴(啤酒)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3个回答  2009-08-06
水酒,哪有60度呀,我想古代的水酒也就和现在的啤酒差不多了,度数可能要高一点了,但是酒精纯度绝对比不上现在的白酒的。
第4个回答  2009-08-06
呵呵、他那个时候喝的也是粮食酒 和现在南方的黄酒差不多 度数和啤酒差不多 不超过10度 他又不是真神仙 哪能把60度的酒当水喝啊 再说了 和多也撑的慌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