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城乡居民医疗费报销比例是多少?

如题所述

2021年5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大家关心的城乡居民医疗费报销,文件有什么新规呢?

一、稳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1.巩固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门诊费用统筹及支付机制,重点保障群众负担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具体方案参照各地医保局规定。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如果发生超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那么由社会保险部门按:0-4万元以下报销85%,4万元-8万元以下报销90%,8万元以上报销95%。

2.提高大病保险保障功能
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原则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低于该比例的,可不做调整;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加大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的支付倾斜力度,贫困人口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3.要规范待遇享受等待期设置
对居民医保在集中参保期内参保的、在职工医保中断缴费3个月内参加居民医保的,以及新生儿、农村低收入人口等特殊群体,不设等待期。

二、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筹资标准
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07年人均补助40元,到2018年增至490元,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整体提高60元,其中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即在2018年人均筹资标准上增加15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250元。
2021年继续提高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同步提高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中央财政按规定对地方实行分档补助,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的比例进行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分别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补助。地方各级财政要按规定足额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进一步放开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这样看来,城乡居民医疗费报销比例在不断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升为60%。发生超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那么由社会保险部门按:0-4万元以下报销85%,4万元-8万元以下报销90%,8万元以上报销95%。新规惠及广大城乡居民,进一步满足了大家对于医疗保障的需求。让我们一起给我们的医保新规点个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7
城乡居民医疗看你在哪看病了如果要是在你们那儿一级的话80%有的时候是你要上市级医院的话然后就会嗯60%的65应该是一张省级医院的话那就是40%了她医院等级不一样报销比例也不一样
第2个回答  2019-12-17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应该按照就医的医院的档次和层次进行报销比例的确定!如社区医院和区级医院可以达到60%至70左右;三甲医院则只有40%左右!供参考。
第3个回答  2019-12-17
城乡医疗费在定点医保医院报销比例是%60,省会医院%40,七十岁以上的老人%85,低保可到民政部门二次报销能达%100,大病也可在医疗合作重复报销
第4个回答  2019-12-17
这个要看生什么病,用什么药 有的药是不能报销的(进口药),如果是普通病,用的都是可以报销的药,报销比例在百分之80左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