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青霉素过敏?

如题所述

一般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5、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延缓型反应
注射青霉素后数小时或两三天后才出现症状。偶有数日后过敏性休克者,少见。
1、皮疹、皮痒、发热,三者可同时或单独存在,以皮疹最为常见,且形态多样,严重者如大疱表皮松懈萎缩性皮炎和剥脱性皮炎,可危及生命。氨苄引起的皮疹较多见。
2、接触性皮炎,发生于常与青霉素接触者,或局部应用青霉素时,发生率低。病变为湿疹、荨麻疹等,偶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
3、表皮癣菌群症样反应:应用青霉素后,病人腹股沟、手指或脚趾间、手掌、足跖,可出现汗疱样或类似表皮癣菌症的红斑和疱疹,临床罕见,机理不详。
血清病型反应
大多数发生于初次使用青霉素的病人,临床表现与普通血清病相似,严重者可发生血管性水肿,有时可因咽管阻塞引起暂时性耳聋。脑水肿时,可致严重的中枢症状甚至昏迷。
其他过敏反应
青霉素尚可引起出血、过敏性紫癜、肾脏或肝脏损害、心衰等,但均罕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7
青霉素过敏可能引起很危险的后果,甚至致命,特别是注射的情况下输入青霉素。如果怀疑自己过敏,请赶紧找医生诊断,不要耽误病情。
过敏表现:
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
1、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
2、机体处于敏感状态下,再次接触过敏源后可在几分钟到24小时内发病,个别情况可延迟到几天后发生。
3、过敏反应发生后,停用药物,轻微的可较快消退,预后良好。重症者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或导致后遗症。
4、已致敏的患者对于该药的致病性可持续很久,甚至终身不退,再次用药可重现原来的症状或更严重,接触该药的次数越多,反应往往越严重。
5、具有类似结构的药物常常发生交叉或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
6、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但当重病、创伤或大手术后,某些原来药物的变态反应也会减轻或消失。
7、有些药物的过敏反应可用皮肤试验来测知,但也存在着皮试结果和临床实际反应不相符的情况。
8、药物过敏反应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引起的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导致的耳聋,青霉素、碘制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7
青霉素过敏是指以前做青霉素皮试的时候有阳性反应或者注射的时候皮疹,发痒,胸闷等过敏的表现,以前没有的话,就如实回答说以前没有好了,医生还是会给你再做皮试的
第3个回答  2017-03-07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也分为4型。Ⅰ型反应又称速发型反应,与青霉素降解产物特异性IgE有关,表现为过敏症、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哮喘及喉头水肿等。其中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有时患者接触少量皮试液即可迅速发生,病死率为10%~20%。
Ⅱ型反应由特异性IgG、IgM介导,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后可以发生溶血性贫血。Ⅲ型反应与BPO特异性抗体有关,青霉素(特别是长效青霉素)治疗中出现的血清病样综合征,表现为荨麻疹或其他类型皮疹、发热、关节痛与全身淋巴结肿大。Ⅳ型反应表现为接触性皮炎(目前不再外用,已少见)。而氨苄西林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机制则非变态反应,表现为发疹型药疹,发生率约为10%
青霉素皮试

阴性:皮丘局部无红肿,无自觉症状。阳性:皮丘局部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全身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反应。
假阳性:由于稀释液的刺激,也可出现假阳性反应,皮丘不大,红晕直径小于1㎝,应在另一侧前臂作生理盐水对照试验。
迟缓反应:有些患者过敏试验虽阴性,但在注射药物数小时或数日后,甚至出现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停药及处理。 :
皮丘红肿,周围伴伪足,局部有瘙痒感. 有些患者只出现直径为1厘米的硬结.全身反应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心慌,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