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以什么茶著名?

如题所述

茶叶
  横县所产的茶叶味佳质优,开水冲之即香扑鼻,入口微甘,提神醒脑,饮用一杯,尽消疲劳。以南山的白毛茶最享盛名。此茶产自县城南面宝华山及附近的六旺、桐油等村,相传为明朝建文帝植,传种至今,故名圣种白毛茶。茶叶背面白茸如银,萌芽即采,细微类似银针嘴,色味远胜他茶,并兼有荷花香气及蜜味,饮之香而有余。曾获巴拿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二等奖。此外,横县绿茶也较有名。目前,全县茶园约有731公顷,年产茶约250吨。

横县自古以来就是出名茶的地方,较为知名的茶叶品牌有南山白毛茶、圣山茶、六凤茶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横县南山白毛茶,那是在国际博览会上最早获奖的中国名茶之一,因其茶叶背面披茂密的白色茸毛而得名。据《粤西植物记要》称,横县南山白毛茶有“南山茶色胜龙井”。1810年,即清朝嘉庆十五年,横县南山白毛茶被列为我国24种名茶之一。清道光二年(1822年)在巴拿马国际农产品展览会上荣获银质奖章;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巴拿马城举办万国博览会,横县南山白毛茶再次荣获二等银质奖。另据《横州志》记载,横县南山白毛茶1933年荣获广西省政府“品胜武夷”的匾赠。

横县不但出名茶,其种植茶叶的历史也较为悠久,并且规模较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较为鼎盛的时期,面积曾达到5万多亩,是当时广西较为有名的产茶大县之一。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横县的茶叶生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走向下坡路。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随着茉莉花产业在横县的不断巩固和扩大,在横县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倡导下,横县的茶叶生产种植又逐步地得以恢复和发展。
一、全县茶叶生产种植的现状
横县茶叶种植情况调查
调查统计表明,横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为24390亩(横县统计局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0多家,主要分布在那阳、陶圩、校椅、莲塘、南乡、百合、马山、新福、云表、镇龙、平马等11个乡(镇),其中以那阳、百合、南乡、莲塘、校椅等乡(镇)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的品种有福云六号、福云七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水凌1 号、南山白毛茶、云南大叶种茶,还有少部分的台茶、金萱等铁观音、乌龙茶品种,以福云六号种植面积较大,约占现采摘面积的80%;荒废的茶园中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的云南大叶种茶为最多,面积估计有1万多亩,约占现有茶园面积的40%左右。主要特点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7

1、新种面积不断扩大。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较大规模地恢复发展茶叶生产以来,横县的茶叶新种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到目前止全县新种面积(即现采摘面积),已达到15000多亩(估计数),并且发展形势良好。2、品种资源搭配逐渐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横县种植的茶叶面积几乎全是云南大叶种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末期横县恢复发展茶叶种植时种植的多是以福云六号为主。但随着横县委、县政府对茶叶生产的重视程度加大,以花茶局为主导的农业部门也逐渐在全县范围引入了水凌1号、福鼎大毫、金萱、台茶等适合横县种植、高产优质的茶叶新品种,同时恢复和扩大了对横县传统的历史名茶南山白毛茶的种植,使全县的茶叶种植品种搭配逐渐得到优化。

3、茶园建设逐步走向高标准化。按照横县县委、县政府关于高标准建设茶叶生产基地的要求,近年来横县对新发展的茶叶种植基地均是按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进行建设。先后高标准建成了校椅龙省茶场、校椅石井茶场、那阳大八斗柱麓茶场、莲塘圣山茶场、南山茶场等5个获得国家有机认证的茶场,为引导全县茶叶生产种植全面走向高标准化带个好头。

第2个回答  2017-11-07

(三)投入相对不足
一是对茶业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茶叶生产是典型的多投入高产出、少投入低产出的产业,全县茶叶产业投入相对不足以及后期管理脱节,导致田间管理跟不上、基础设施不配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茶叶单产低、效益差。二是对茶园管理的投入不足,特别是茶园有机肥料、田间管理用工和茶园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茶园形象差、茶园退化。三是茶叶加工环节投入不足。对名优茶生产机械、茶房建设、环境卫生建设等投入不足,导致茶叶产品加工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受影响、产品缺乏特色。目前全县农村的大部分种植区还是以小型茶厂将鲜叶加工成低档茶,这种粗制滥造的“大路货”,市场价格低。四是基础设施滞后。据调查,全县茶场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的问题,大部分茶园甚至连灌溉都成问题,严重制约了茶叶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横县茶叶种植情况调查(四)运行机制落后,制约着茶业规模的扩张
一是经营体制僵化,运行机制明显落后。二是一些茶厂缺乏开拓市场与做大做强的意识和动力。不少茶厂由于资金缺乏,安于现状,还没有真正走向大市场,企业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三是名优茶开发力度不大。象南山茶、圣山茶、六凤茶等品牌,数量十分有限。四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
三、加快茶叶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横县茶叶产业发展之所以进度缓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部门和乡镇信心不足,对全县发展茶叶产业具备的优势认识不充分。因此,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常抓不懈。
(二)创新体制,培育龙头
一是引进龙头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经营理念新、市场营销好的龙头企业。二是舞活龙头。要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使“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内部形成合力,努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由松散型关系向紧密型关系发展。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建议:一是打造品牌。突破当前以行政区域抓茶业发展的思维方式,牢固树立“大品牌、大产区”意识。针对全县茶叶品牌少、规模小、效益差的实际,建议对全县茶叶品牌进行整合,推出南山茶、圣山茶、校椅龙省有机茶等几个知名度高、发展前途好的品牌作为横县茶叶的主打品牌,并做大做强。二是做强品牌。充分发挥茶叶协会的自律、服务、协调等功能,集中力量打造品牌,按“协会+企业+农户”等方式指导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加强营销。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培育专业营销队伍,不断拓展产品销售市场。

第3个回答  2017-11-07

4、发展空间不断得到扩展。横县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得益于茉莉花产业在横县的巩固和发展,以此为依托,横县建成了以销售毛茶为主的茶叶市场和成品茶市场,建成了二十多个毛茶初制厂,保证了茶叶生产能够种得出、能加工、卖得了,正是因为如此,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全县的茶叶生产能够较为稳步地朝良性的空间发展。
二、存在问题(一)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入,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的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全县虽然有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事情来抓,但在具体执行中,对发展茶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入、统一,抓茶叶产业发展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相关部门以及宜茶乡镇对发展茶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大。三是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一些乡镇和一些干部对发展茶叶种植的条件认识不够。四是茶农认识不到位。
(二)科技含量不高,制约着茶叶品质(牌)的提升
主要表现有:一是茶叶良种的推广种植步伐不快。二是茶园田间管理技术落后。特别是茶园的无公害、有机栽培技术等普及应用率较低,导致茶叶生产成本相对上升、茶叶产量不高,严重阻碍了茶叶商品率、茶园效益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三是茶园丢荒、老化、退化严重。低产茶园面积较大,管理粗放,重采摘,轻管护,茶叶生产中短期行为突出。四是茶叶综合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表现在茶叶多为初级产品,结构单一,茶叶深加工产品如创品牌、速溶茶、茶饮料、袋泡茶和茶叶天然产物的提取等几乎是空白,严重影响着茶叶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五是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全县从事茶叶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各茶场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茶叶生产管理及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生产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多是在生产季节就地临时聘请的农民工,对茶叶生产加工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仅凭经验和习惯对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进行简单操作,茶叶产品质量很难快速提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