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关于《诗经》的成书,汉代的学者有采诗的说法,在周代,每年春季天子都派人到民间去搜集民歌,然后加以筛选,配上音律,让乐士为天子演唱。现代研究者认为,《诗经》的成书主要是周王朝在各诸侯国的协助下,搜集民间诗歌,然后经过乐师的筛选、整理、编辑而完成的。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公卿列士所献的诗。在汉代还有关于孔子删诗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时候的诗本有3000余篇,孔子删其重复者,选取其合乎礼义者,最后剩下305篇。

《诗经》本来叫做《诗》或《诗三百》,只是到了汉代,儒家学者将其奉为六经之一,因此才称为《诗经》。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诗经》也遭厄运,但由于不少学者都能背诵,在汉代才又整理记叙成书。汉代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后来其余三家所传之《诗经》渐渐亡佚,只剩毛苌一家,所以《诗经》又称《毛诗》。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包括15国风,有诗160篇;雅包括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风”,就是“土风”、“土乐”的意思,也就是地方乐调之名。从内容上看,国风中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明显的民歌特色。

“雅”,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是西周王畿地区的乐调,即所谓“官调”,与“风”这样的土乐,即地方乐调相对而言。而大雅、小雅的区分,也主要是从乐调上讲的。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周颂”大部分是西周初年周王室的祭祀乐章。“鲁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颂歌。“商颂”是春秋时期宋国人(殷商后裔)颂赞祖先功业的颂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8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由孔子筛选而定的《诗经》。
第2个回答  2019-07-15
《诗经》分有风,雅(小雅、大雅),颂三部分。
第3个回答  2019-07-09
YES!
中国能够有确切历史记录,为世界所公认的历史是周朝,(之前的夏朝、商朝近乎远古神话,在西方及日本历史学界看来尚属于混沌状态,不确切。)
而《诗经》就是从西周开始的,
中国诗歌最早起源于远古先民们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举重劝力之歌。如,民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载于《吴越春秋》,相传是上古炎黄时期的诗歌,内容记载了当时人们的劳动情景。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
这500多年的时间中,我国古代诗歌取得了卓越成就。产生于这一历史时期的《诗经》,共收存诗歌305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以下为百科中介绍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
第4个回答  2019-06-1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