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菜做诗中的四句诗分别是哪四句?

如题所述

四句诗分别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为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1、第一道菜是两个煮熟的鸡蛋中剥出的两只圆圆的蛋黄,加调料清蒸后,点缀着几根嫩嫩的青菜,放在碗中,题诗一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2、第二道菜是把熟蛋白切成丝,下面垫着一片青菜叶子,排成一队形,放在瓷盆里,诗曰: 一行白鹭上青天。

3、第三道菜是素炒蛋白丝一撮,将蛋白精切成细丝如鹅毛,放入盆中,吟诗一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 

4、第四道菜是一碗佐味的清汤,上面飘浮着几片蛋壳,吟诗云: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句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相传我国古时有位名厨学识渊博,很有才华,经他烹调的菜肴无不冠以唐诗为名,大家都称他为“厨诗”。有位秀才自恃才高,他不服气这位“厨诗”,想捉弄他一下。一次,他有心出了道难题,来难难他,要这位大师傅,只用两个鸡蛋办一桌“诗菜”。

这位“厨诗”说:“两个鸡蛋做席‘诗菜’,不难不难,待我做来好了。”随手在篮子里取出两个鸡蛋,不一会 ,筵席办好了。这四道菜按序摆好,四句诗逐一联缀。合起来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

这独具匠心的四道菜,使这位自命清高目中无人的秀才,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拱手作揖不迭,连声说道:‘厨诗、厨诗!’因‘诗’与‘师’同音,后来人们为了称呼这位聪明绝顶的做饭大师傅,也为了顺口,便把‘厨诗’改叫‘厨师’,一直沿习至今。

杜甫的《绝句》描写早春景象。前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开阔。

诗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声形兼俱,四句诗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5

这四句诗是杜甫的《绝句》,诗句和菜的做法依次是:

1、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两个煮熟的鸡蛋中剥出的两只圆圆的蛋黄,加调料清蒸后,点缀着几根嫩嫩的青菜,放在碗中。

2、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把熟蛋白切成丝,下面垫着一片青菜叶子,排成一队形,放在瓷盆里。

3、窗含西岭千秋雪:是素炒蛋白丝一撮,将蛋白精切成细丝如鹅毛,放入盆中。

4、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一碗佐味的清汤,上面飘浮着几片蛋壳。


故事背景:相传我国古时有位名厨学识渊博,很有才华,经他烹调的菜肴无不冠以唐诗为名,大家都称他为“厨诗”。有位秀才自恃才高,他不服气这位“厨诗”,想捉弄他一下。

一次,他有心出了道难题,来难难他,要这位大师傅,只用两个鸡蛋办一桌“诗菜”。这位“厨诗”说:“两个鸡蛋做席“诗菜”,不难不难,待我做来好了。”随手在篮子里取出两个鸡蛋,不一会 ,筵席办好了。用的就是杜甫《绝句》里的每句诗做了四道菜。

扩展资料: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作者】杜甫 【朝代】唐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26

用菜做诗中的四句四句诗分别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1、第一道菜是两个煮熟的鸡蛋中剥出的两只圆圆的蛋黄,加调料清蒸后,点缀着几根嫩嫩的青菜,放在碗中,题诗一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2、第二道菜是把熟蛋白切成丝,下面垫着一片青菜叶子,排成一队形,放在瓷盆里,诗曰: 一行白鹭上青天。

3、第三道菜是素炒蛋白丝一撮,将蛋白精切成细丝如鹅毛,放入盆中,吟诗一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 

4、第四道菜是一碗佐味的清汤,上面飘浮着几片蛋壳,吟诗云: 门泊东吴万里船。

【原文】

绝句

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赏析】

整首诗描绘的是以作者家为事件发生的中心地,时间在春末夏初的六月,家旁的柳树上成双结对的黄鹂鸟在卿卿我我地鸣叫,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果不其然,作者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有船来接作者与一群高洁之士要同去做官了。事件脉络表达的非常清晰明确。

时间、事件、地点、情节、故事表述完满。并且互相印证、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感知、感怀、感恩还注入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人类最伟大的人生理想。更体现了文化人那种“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做人境界。表面看上去写的是优美的景物,实际上则寄托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志趣情操。

全诗以赋的方法写作,且浑然天成,而又恰到好处不露痕迹。以至于外行人以为杜甫这首诗是在描写自然风景。上下两句,两两相对,且那些明比、暗喻让人浮想联翩。是运用“赋、比、兴”的经典之作。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托物言志,什么是诗的语言。读这样的作品几乎是与读福尔摩斯探案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诗词之妙莫过如此。杜甫再一次向人们述说:诗是不可翻译的。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这四句诗是杜甫的《绝句》,诗句和菜的做法依次是
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两个煮熟的鸡蛋中剥出的两只圆圆的蛋黄,加调料清蒸后,点缀着几根嫩嫩的青菜,放在碗中。
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把熟蛋白切成丝,下面垫着一片青菜叶子,排成一队形,放在瓷盆里。
窗含西岭千秋雪:是素炒蛋白丝一撮,将蛋白精切成细丝如鹅毛,放入盆中。
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一碗佐味的清汤,上面飘浮着几片蛋壳。

故事背景:相传我国古时有位名厨学识渊博,很有才华,经他烹调的菜肴无不冠以唐诗为名,大家都称他为“厨诗”。有位秀才自恃才高,他不服气这位“厨诗”,想捉弄他一下。一次,他有心出了道难题,来难难他,要这位大师傅,只用两个鸡蛋办一桌‘诗菜’。这位‘厨诗’说:‘两个鸡蛋做席“诗菜”,不难不难,待我做来好了。’随手在篮子里取出两个鸡蛋,不一会 ,筵席办好了。用的就是杜甫《绝句》里的每句诗做了四道菜。
第4个回答  2018-07-05
用菜作诗的故事中的四句诗是: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应的四道菜是: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
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
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
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个蛋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