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中的“一条大河”指哪条河

如题所述

《歌唱祖国》中的“一条大河”指长江。《歌唱祖国》的作词是:乔羽。乔羽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曾为了创作电影剧本《红孩子》到中央苏区去考察,中途第一次坐船横渡长江。只见江面无比辽阔,江水波浪翻涌,朵朵白帆争相竞发,两岸稻田青翠夺目,着实把这个喝黄河水长大的北方人惊艳到了。

长江给乔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长江的波浪在此刻涌进了他的脑海之中,“脑子进水”的乔羽顿时灵感迸发,又经过十几天的反复思量,终于完成了的作词,并初步将曲名定为《一条大河》

扩展资料:

《歌唱祖国》作词过程: 乔羽在作词时想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可又想不出来,而沙蒙几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来催稿,乔羽也没办法。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

沙蒙拿着稿子看了半个小时后,询问第一句为何不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乔羽认为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最终沙蒙认可了乔羽的想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的祖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到如今都被人广为传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成了乔羽的代表作之一,唱起歌就会想起乔羽,提起乔羽就会想起这首歌。接到《上甘岭》插曲这个任务是在1956年,乔羽说,接这个歌词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因为当时影片已经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我想走另外一个写作路子,可又想不出来,心里也很着急。”十几天过去了,还没写个样子出来。这一天,乔羽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为创作《红孩子》的电影剧本,去当时的中央苏区江西得经轮渡过长江。那是多么大的场面啊,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对岸。“这过长江可不得了啊,给了我极其鲜明的印象。”乔羽的老家济宁,接近黄河,属北方,乔羽在此前还从未见过南方的水稻,不知道稻子长在水里是什么样儿的。第一次见到漫天遍野、一片碧绿的水稻,乔羽非常震惊。从未感受到的三种感觉突然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长江两岸的绿、长江两崖的声音、南方的味道。“如果我把这种感受写出来,别人听了也会觉得新鲜的。那就写出来看看,这也是到了非交卷不可的时候了!”就这样,足足憋了10多天后,乔羽把歌词写出来了。但导演沙蒙问乔羽:“为什么不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这不就更有气势吗?”乔羽也很慎重其事地考虑,好久没吭声,不断琢磨:用“万里长江”“长江万里”也可以,气势也大。但长江虽长,在全国的范围内还算少数。没有见过长江的人也有很多。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了亲切感。而且从对祖国的体会来说,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最后沙导演同意了乔羽的看法……这首歌经过刘炽谱曲,又请郭兰英演唱,并在当时录音条件最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把它作为一般歌曲(非电影插曲)播了出去,没想到立刻就流行起来。后来到电影《上甘岭》播映时,很多人都会哼唱了。时隔多年,人们对“一条大河”有了种种的理解:长江,乌江、金沙江?黄河、汾河、大渡河?虽然当年是因为长江给了乔羽灵感,但乔羽说,歌里的河却没有特指。一次,乔羽带着小女儿去散步,经过一条小河沟,女儿突然感叹起来:啊!一条大河!“一条非常非常小的小水沟对小孩子来说,都是大河。”“孔子说过逝者如斯夫,那是感叹时间的长河,其实歌里的大河既是真的又是虚构的,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大河。”而对于乔羽来说,那条心中的大河就是家乡和祖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14
一条大河指黄河
第3个回答  2020-01-30
从第二句歌词“风吹稻花香两岸“可以看出是南方的河,反正不是黄河
第4个回答  2020-10-02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乔羽先生说是中国人心中的那条河,但是按歌词的具象描写,更像是京杭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