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班级纪律管理?小学生音乐课听流行歌曲,有什么利弊?

如题所述

一、教师自身的因素,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注重课堂纪律,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将会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试问学生若带着一种紧张、压抑的心情去上课,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又怎么会兴奋起来呢?又怎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呢?所以,想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如在本学期第三课的音乐活动课中,有一段听琴唱歌的旋律选自日本儿歌《幸福拍手歌》。 为了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很快的熟悉旋律,我找来录音机和歌曲磁带,首先让学生跟随录音机小声的哼唱一遍旋律,因为富于节奏感,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为旋律编配动作,提倡同学之间不要模仿。结果,我发现学生们都放不开,可能是不好意思跳,也可能是怕跳不好别人笑话。这时,我灵机一动,将音乐停下来,并很俏皮的对学生们说:“怎么了?你们跳得很棒啊!现在老师有个新的想法,老师想跟你们一起跳,可以跟着老师学,但对于能够自己编排的小编导给予奖励。”听我这么一说,学生们一个一个都来精神了,原来很不好意思跳的,现在也大胆的跳了起来。整堂课学生们都非常活跃。二、在音乐课堂上注重激发、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小学生的兴趣,打动他们的情感,让他们愉快地受到音乐教育。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对音乐有兴趣,教师应注意激发和培养这种兴趣。因此,备课前我都会根据教学内容自制一些相应的教具,运用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记得一次音乐课我教学生学习歌曲《种玉米》。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而又满溢着童趣的说唱结合的童谣。在范唱时,我一边欢快地边念歌词,一边打节奏,一边拿出教具(玉米)中的各样粮食展示,这时孩子们兴奋起来。抓住这一刻,我要求学生们用同样的节奏把自己喜爱的粮食念出来。他们的兴趣来了,学习的劲头也大了。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在逐步增强。为了使他们的音乐兴趣保持长久,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我让学生们来到操场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用不同的节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并敢于对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和持久。三、音乐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了解认识所有学生。让他们知道老师是重视他的,让他们愿意与老师配合。 如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叫原文栋的学生,因先天性的铅中毒并遗传有多动症,总是喜欢大声的笑闹,上课时喜欢满教室走动,常常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刚到他们班上音乐课的时候,我点他起来唱歌,全班竟然哄堂大笑,同学们说他不会唱歌。我发现,面对同学们的嘲笑,他好像没什么感觉。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有责任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也有受到音乐教育的权利,得到教师公平的爱。在教了一首新的歌曲后,我单独让他唱给我听,我惊奇的发现,除了有的字不认识外,他的乐感特别好,一首歌下来,旋律基本正确。我让全班同学安静下来,大声的说:“同学们,老师发现我们班一位不起眼的小歌唱家,大家想不想听啊?下面,有请原文栋同学把我们新学的歌唱一遍。”教室里很安静,显然大家都不相信。我接着大声的说:“让我们全班用热烈的掌声请原文栋同学为我们表演。”原文栋突然停止了笑声,茫然的望着我,满脸不相信的样子。我微笑着对他说:“没问题,你唱得很好的。”他停了一会儿,完整的演唱了一遍。这是教室里响起了我从来没有听过的热烈的掌声。原文栋很守秩序的上了这一节课。在以后的家长开放周教学展示中,小原文栋的父亲到校后向班主任反映,他的孩子在家里突然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甚至一放到他喜欢的音乐,能非常安静的坐下来聆听,非常感谢学校的培养。 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任意的发挥。如在欣赏《调皮的小闹钟》和《百鸟朝凤》时,听前我先让学生想象一下,看了课题,看着插图,乐曲表现的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非常有意思,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充分的表现。接着进入听音乐阶段,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故事放入到其中,看看是否符合,或怎样更恰当;再听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表演方式把音乐内容表现出来,学生有的通过绘画表现,有的通过手势表现,还有的通过律动来直接表现,都创作得出奇的好!这让他们很深刻地感受到了乐曲中的力度和速度的不同变化。最后我又要求学生分小组把自己听音乐课时想到的内容用画画出来,并进行了评优比赛,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充分利用乐器,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 四、利用流行歌曲的力量,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长期以来, 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受专业艺术教育影响颇深, 一直存在“ 重技轻乐”的倾向。在教学内容上, 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 重视专业学科教学的规律, 而忽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及审美认识的规律。这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厌倦, 如何上好音乐课, 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任务。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 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体会。首先, 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进行音乐学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借助各种手段, 为学生创设艺术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如在给学生欣赏波兰民歌小杜鹃时, 为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诙谐, 教师刻意模仿歌曲中小杜鹃的叫声咕咕问学生: 这是什么声音? 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都很兴奋地回答: 是鸟的叫声, 这时, 便可更进一步地引导学生: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衬词, 却使整首曲子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把这叫声放慢一倍, 又是什么样的效果? 那一定是只生病的、毫无生机的杜鹃的哀鸣。经过正反的对比, 学生不仅对这首歌曲有了深刻的理解, 还掌握了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由于学生容易理解, 都非常喜欢这首歌曲。教育科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 总是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学生, 如果喜欢哪位老师, 就会努力地、积极地去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从而逐渐地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相反, 当学生不喜欢某位老师时,他便会讨厌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课程, 进而被动或拒绝学习这门学科。。在《火车开啦》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唱了,但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启发他们:“你们坐过火车吗?谁说说坐火车时的心情?”学生们一下子来劲了,坐过火车的同学纷纷举回答,他们有的去过北京、上海、南京……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旅行”。于是我扮司机,学生扮乘客,在教室里转起圈来,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学生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