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800字的影视评论

随便什么电影都可以的

等不到暧昧的花开——《女高怪谈》之三《狐狸阶梯》最后一级台阶带走了爱与悲哀,长发的女孩始终都没拗过狐仙的纠结等到生命的终结,那朵花依然未开,是该遗憾,还是应该庆幸?遗憾没看见花的绽放,庆幸没有看到那朵花的枯竭。遗憾也好,庆幸也罢,至少都享尽了这等待的幸福与寂寞。没办法抱怨生命凋残得太快,也没办法催促那朵花快一点开。生命和爱情都是这样,自生自灭,自怨自艾,在那一年的秋夏,徒留下汹涌澎湃的忧愁和哀伤。 在这文章的开始,写下这样的一段话,是因为选择了以爱情来看待素喜对于珍星的感情。对于素喜来说,这已经足够是爱。爱得一意孤行,金戈铁马,义无返顾。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所以才有了这一部电影,合着秋夏的寂寥,以及狐仙的嘲笑。 恐怖系列电影《女高怪谈》以介绍女生之间的关系、被同学排挤、因为考试竞争以及受到压抑的教育等等问题困扰的女高中生为主题,从一九九八年的第一集《死亡教室》到二零零五年的第四集《声音》,无一不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而第三集的《狐狸阶梯》更是《女搞怪谈》系列的经典之作。 《狐狸阶梯》,是提及恐怖电影时首先想到的。不能忘记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深刻的感动。无论怎么看,《狐狸阶梯》都是很细腻柔软的一部电影。虽然被定义为恐怖片,也有着些许让人心惊肉跳的镜头和画面,但更多的是情感和剧情。画面走柔美精致的路线,不刻意的去吓人,也不刻意的去煽情。如此,也该是值得长久的喜欢了。 在心的另一面,潜藏的是爱情的浅薄。 素喜是一只洁白的天鹅,而珍星只是一只纯白的孔雀。孔雀不能高飞,也不会畅游。而天鹅最喜欢清澈冰凉的湖水。当天鹅携着孔雀潜入澄静的湖水,并不知道她或许会溺水。就像是当素喜真的对珍星动了爱和占有的念头,最后得到却也只有虚空。 电影里素喜总是一脸浅笑,嘴唇粉亮柔软。而珍星却始终脸色苍白,看上去无从取舍。所以当珍星终于在狐狸阶梯上许愿时,我们并不能责怪她。因为她曾经是那么的迷失,那么的不知所措,找不到路途。 素喜对于珍星的喜欢到了溺的地步,她可以穿上明知道被珍星放进了玻璃碎片的舞鞋依然还笑着跳舞,可以不怪她致使自己的双腿再也不能跳舞,甚至是可以为此死去……可是珍星却说,金素喜,我真受不了你,你让我很难受。 素喜究竟想要些什么,又能够为此放弃些什么呢?那些偷偷掩藏的小秘密,以及悄悄为珍星做出的退让,到底有多少是珍星所想所求的呢?爱和恨都是一个人的事情,以为是那样的,却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不是那样。只有以为,自己所以为的而已。以为伟大而纯洁的爱情,翻开另一面来看,其实是那么的无知和浅薄。 后来的后来,素喜与珍星曾经有过一段对话。很平静的一段对话,却是整个故事的眼睛。它清晰的展现了素喜与珍星之间不可协调的感情,既复杂也简单。 素喜:你就是我的一切,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一样了。我害怕离开你一个人走。珍星:我不恨你,我只是想赢一次。素喜:好的,我们是朋友。珍星:你不恨我?素喜:我怎么会恨你呢?珍星啊,看来你没有像我喜欢你那样喜欢我。不要让我等那么久。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 素喜也曾经踏过狐狸阶梯,对着第二十九级阶梯向狐仙许下心愿:请让我们永远在一起。让素喜和珍星永远在一起。这个愿望就像是暗夜里歌舞升平的誓言。然而也是这个愿望把珍星捆绑住了,所以珍星也死了。 如果可以,请让一切重新开始。 在宿舍前面的那段阶梯,一直被大家叫做“狐狸阶梯”,据说这条阶梯是被狐仙施了魔法的。当有人在这条大家以为只有二十八级的楼梯虔诚的期盼时,第二十九级阶梯就会出现。如果在第二十九级楼梯处许愿,狐仙就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是这个关于狐仙的传说,迅速的消磨了珍星和素喜美好青春的一整个故事。 如果可以,就让一切重新开始。在故事的背后,看着这撒落一地的怆伤与悲凉,总会禁不住这样想。但也只是有这样的心情而已,如果真的可以重新来一次,并不一定就不是这个结局。 那一段娓娓绵延的狐狸阶梯,只是人心里遁定的一个决定而已,只是狐仙的一个消遣。在珍星许愿的时候,那第二十九级台阶明明是不存在的,但在闭着眼睛的珍星心里却真的数到了。只因为她那么渴求着这第二十九级台阶的出现,渴求狐仙实现自己心里埋藏已久的那个愿望。因为那个愿望太热切了,热切到了藏不住的地步,就要破土而出了,那第二十九级台阶就是它生长的介质,就像这个愿望一样,那条台阶也生长自珍星的心间。 如果没有狐狸阶梯,如果狐仙没有实现珍星的那个愿望。素喜就不会死,珍星也不会死。即使是这样想,也并不会改变任何。得到什么的时候,就注定着一定也会失去另一些东西。谁也改变不了这规律,虽然常常刻意的忽略去。而狐仙对于谁都没有偏爱。她只是在一个看不见的高处,静静的看着她们,嘲笑着她们,露出她那洁白尖利的牙齿。 隐藏于悲伤结局之后的圆满。 芭蕾舞,女生宿舍,女生们干净清新的脸,暧昧横生的友情,稍嫌禁忌的羁绊。就像是一个只碰触到嘴唇的吻,浅浅的暖过嘴角,却带着浓浓的深情。又像是一朵等待绽放的花苞,纤薄的花瓣,温柔的包裹着静待吐香的蕊。 素喜和珍星这两个女生,过分的干净美好。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又是如此这般的丛生着无限暧昧。这样的两个女主角,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部戏的细腻缱绻。然而在这样一个青春肆意绽放、梦想竞相开花的年华,又注定了情感并不是能够占据所有时间和想法的元素。因为有同样的梦想,就要有比较,也就总会有一方比不上另一方。就像是珍星无论怎样努力都比不上倍受老师关宠的素喜。渐渐的隔阂因为嫉妒而在不甘心里蔓延、滋生和成长。亲密之中也就渐渐的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缝。 “珍星,我的小珍星,我只要你,只要你……”素喜常常是满面花开,亲密的搂着珍星的肩膀这样的说着。她对珍星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学芭蕾吗?因为我妈妈年轻的时候一直想学,所以我就得学。真希望到一个没有妈妈和芭蕾的世界里去,等到了20岁,我们就一起生活吧。”另一面却又只悄悄地对自己说:“珍星啊,事实上……我跳芭蕾舞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十年后我们将会去伦敦歌剧院演出,我将是吉赛尔,而你将是哈姆雷特。那棒极了,对不对?”然而珍星自语似的回答却是:“为什么我是哈姆雷特?我要做吉赛尔。” 总有些时候会禁不住去想,为什么珍星会嫉妒和背叛素喜,素喜对她是那么的好?以素喜的心意去领悟这感情的同时,却忽略了珍星的感受。回头时看着珍星那双小鹿一样无辜的圆眼睛,那么的彷徨无助,便也不再忍心去责备。 如果说素喜总是渴求太多,总是觉得不够,还不够。那么珍星也会因为素喜对自己的需要而感到压力和不安。如此,不知道怎么办的珍星选择刻意的远离,而不满足的素喜只能跟上去。这样渐渐不和谐的一份感情,持续得越久远就累积下越多的孤寂和悲伤。 既然注定了没有个美好的结局,这过程又如此的折磨人,那么,早一点划上这个悲伤的句点,又何尝不是一种完满?比起月月年年后,细数这伤痕累累的流年,不如就这样破碎,破碎,彻底的破碎。两个人都早早的消逝,也比各自一个人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的忍受和背负更轻松幸福。至少这样还可以奢望着一起走另一段路。 岁月已经零落,花却还没有开。 存在于素喜和珍星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象极了恋爱的感觉。却也只是象而已。导演并没有用爱情来描绘她们。因为暧昧这种距离,是感情世界里最安全最奇妙也最折磨人的距离。所以无论观者怎么去想象和体会,都还是只有暧昧。 在荧幕映不到的地方,或许素喜曾经想对珍星说:“你知不知道?我其实一直在等着你,希望你可以与我一起并肩同行。”而珍星也曾经那样抱怨过素喜:“你抛弃生命走掉了,那留下来的人要怎么办?”只是一切都已是虚妄,没有谁还可以再追究。只有那个被遗落的流年,仍在那个季节泠泠吟唱着那时的喜怒与哀伤,伴随着狐仙暧昧而轻佻的低笑。而故事自始至终凉薄剔透,一如银色的灯光下,飘逸纯洁的蜻蜓,翅膀上薄薄的水雾,无声无息的在一朵花间安然飞舞。 再回头看那段青涩的年华,无论多么残破,多么纠结,也只能徒留伤感罢了。因为只有流年,是无从更改的。所以,如果也好,假如也好,到了最后,暧昧还是暧昧,而那朵花,就算以花苞的姿态枯黄凋零了,也还是依然没有开。此文章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22abe201000b5x.html个人很喜欢这部电影,看了这篇文章,感触很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2
《十分爱》
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障眼法。
看见的,未必是真的。
真的你未必能幸运的看见。
(这是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对白,女主角到最后还是未能幸运的看到男人真实的一面)

这个世界有没有“真爱”?是不是“相信”,就会有真爱?“相信”,是一种傻气?是一种宽容?还是一种睿智?
我从来就希望我能相信有“真爱”的存在,无论我如何希望自己“相信”,所谓的“真爱”似乎只有在真空里才能保质,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会被人间的氧气所氧化,附着其上,不再单纯。

是否信任,便可以成为否认过错的借口;是否信任,便可以成为下一次欺骗的开始;你是甘愿愚蠢被欺骗,还是偏执到底要追问。信任,或许只是一个用于探讨的虚妄的可能性,却永远没有可以证实的角度,因为其他人只是旁观者,而当事者,却会一直“当局者迷”。

什么是“真相”?对于侦探而言,他们相信而且必须相信,真相永远只有一个,没有模棱两可,他们要给被害者一个真相,一个说法。但是对于爱情中的人呢?真相真的那么重要吗?总有人费尽心机去追寻答案,或是为了求得心安,或是为了不受欺骗,可是,往往知道真相让人更加痛苦,更难静心……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障眼法,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真的你又未必会看到……”
可是,每一个人往往只看到他想看到的,听到他想听到的,记得他想记得的。因为每个人的角度都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同一件真实的事,在所有人眼里有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所以,单纯的绝对意义的真实,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真相,其实有时不过只是巧合,当我们以为自己得到了真相,上帝却在嘲笑着我们的愚蠢。  

多少人就正在追寻百分之百投入的爱情,我曾经也号称自己多么爱那个他。可是,真的能有十分的投入么?难道真的没有任何欺骗,没有任何的背叛么?在你想得到他或者她的爱的时候,没有用过任何不能告诉对方的手段么?电影给观众展现一个仿佛美满的爱情的同时,却让人怀疑这十分爱的背后,究竟有多少真实? 

看到的不一定的真的,真的,你未必那么幸运能看到。事实如此,我们相信我们的眼睛,可是,又怎么能知道,看到的是不是真相。看到的都不能相信,那么听到的呢,是不是就更不可信了呢?也许,真相,只存在于人的心里吧。

电影里主要的两段情,其实都还算做是圆满的结果,只是,过程,不那么美好。别人眼中的美满,是自己怎样换来的呢?如果没有谎言,美好,就不存在了吧?

说到底,眼里是揉得沙子的。
幸福,是别人眼里的。
你能够委屈求全,你能够装聋做哑,那么,你就接近幸福了。
不敢再奢求十分的爱。只是爱就好。
第2个回答  2013-12-22
在《集结号》中,我们看到的战士不再英勇无敌,也看不到那些符号化的革命英雄主义场面,因为在导演冯小刚看来,怕死是人类的本性,没有人愿意打仗。

镜头从对准将军改为描写普通士兵,英雄也“怕死”不会主动请战、牺牲时更不会高喊口号撞枪子儿……正在辽宁宽甸紧张拍摄《集结号》的冯小刚日前接受记者探班采访时表示:电影表现战争的方式有很多种,作为第一部大制作的战争商业大片,《集结号》也会凸显英雄主义,但肯定不是传统的主旋律战争片。冯小刚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至少讲清楚一件事情,“怕死是人类的本性,但在这种本能下主角谷子地又做出勇敢的举动,这个反差,对比出来才是真正的英雄。”

“战士”迎着炸点上

在我们熟知的一些战争片中,敌人总是溃不成军,好人往往以一敌百,而力图还原战争真实的《集结号》将把人从神身边拉回来。

《集结号》的拍摄,既有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注重细节的巷战镜头。记者探班时恰逢攻坚战突破城门的一场戏。韩国技术人员正在按照冯小刚的要求埋炸点,这些技术人员曾为《太极旗飘扬》制作战争效果。他们为这场戏使用了最新的气爆技术,可以保证20厘米外的人不会受伤。因此,《集结号》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过去一些战争片中“战士”躲着炸点和子弹跑,“好人怎么炸都炸不死的”的神奇场面,相反,这里的“战士”们将迎着炸点上。

英雄不再高大全

《集结号》的剧本非常简练有力,比如过去战争英雄站起来一边豪言壮语一边机枪扫射,四周倒了一大片自己还没事儿,但这次不少英雄“刚站起来还来不及说一声‘啊’,就已经中弹阵亡了”。冯小刚表示,影片希望从士兵角度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他们将脱下高大全的外衣,一个个真实地牺牲在战场上。

符号化场面更人性

正是因为每一次牺牲都非常宝贵,以往的战争片中经常出现的“主动请战”剧情这次也不会再有,这些符号化的革命英雄主义场面在《集结号》剧本中被做了更多人性化的细节处理,比如最英勇的排长焦大鹏,为了保留连队血脉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撤退。冯小刚表示:“这部电影我要解决这么一个问题,没有一个人是愿意打仗的,他一定是怕打仗的,怕死是人的本性,我必须把这种真实感还原出来。剧中主角谷子地除了坚定不移执行命令,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士兵的生命。”
第3个回答  2013-12-22
《色戒,女人心》

知道是看剪接版的色戒,仿如吃一块精致蛋糕,被挖去一角,意犹未尽。同事朋友在香港看的色戒则又被当成三级片上映,对女生而言,多少总有些不好意思。一部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常常引发争议,从而成功地制造舆论效果,吸引更多的眼球,至少商业上,它是成功的。

色戒,在我理解,更似讲在情色领域中也时刻戒备的一个小男人。没有国仇家恨,他也只是可怜的,颇令女人心动的。一旦身在大时代中,站错了队伍,一切可能发生的感情就变得如此不应该。

而女人,面对真正内心的情感,往往比男人更直接,而又更能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王佳芝,就是这么一个委屈的女人,坚韧的走过她的匆匆岁月,奉献了自己的身体,奉献了自己的爱情,最后落得丢失了自己的性命。她,爱过,恨过,得到过,也失去了。

最初的王佳芝,也是为了他那么一个肯定而渴望的眼神才加入他们的刺杀队伍,即便她的内心是那么痛恨那些血腥,没有女人不向往着纯情清白。而表演让她忘记了,自己是在生活还是在做戏。假易真时真亦假。最真实的戏剧不过就是人生。最初让她砰然心动的他把她推向了舞台,最终却也是她,亲手让他的人生落幕。为了能够接近易先生而懵懂的失去贞操的她,对他,是怎样的心情?即便没有任何怨恨,至少也透露出无奈和不甘。

以至于,再遇到易先生,这份要命的差事倒像成为了一个依托,想尽办法结束,却也不知道怎么结束。是不知还是不忍?谁知了?至少与易先生,虽非完全是灵性结合,但绝非单纯的一场戏!不得不说,在她真诚唱小曲的时刻,那眼角的泪水和微颤的双手透露了易先生的心迹。即便是最后的别离,易先生也只是说她走了,回家去了!不愿意相信,还是不堪回首?

一对男女的相遇,如果没有政治,没有经济,总是最唯美的。但凡因为高尚的理想和崇高的品质而放弃,又演变成了惊世骇俗的悲剧。只有生活在身边的小人物的爱情,被现实压碎了,碾烂了,即便再真实也就变得索然无趣。人们就像是没头苍蝇一样,为了蝇头小利寻寻觅觅,最终,失去了爱情,也失去了自己。是承诺太重,还是我们看得太清晰?最缥缈的爱情,撕去面纱,赤裸的也只剩了叹息。谁得到了,谁失去了?我们总在仰望着别人手心中捧着的幸福,最终,连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记不得了!自以为得到,自以为失去,戒备太多,反倒失去了自在的快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