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万年牢中出现了三次万年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一次“万年牢”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 的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 不衰的产品,因此称它为“万年牢”

    第二次“万年牢”是指:好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 生意会越来越兴旺。

    第三次“万年牢”是:从产品、生意的万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准则上 来。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

扩展资料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评剧青衣、花旦,天津市人。1927年1月26日——1998年4月12日

她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年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6
第一次万年牢: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好
第二次万年牢: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
第三次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考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资料扩充:
1.万年牢课文:
5* 万年牢
  我父亲是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他做的糖葫芦在天津非常有名。
  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红果、海棠、山药、红小豆等,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煮糖用铜锅,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擦上油备用。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父亲把糖煮开,等能拉出丝来,火候就算到家了。父亲把锅端下来,放在备好的架子上,我在一边往父亲手里递串好的葫芦,父亲接过来在糖锅里滚蘸,蘸好了一手递给我,一手接过我递过去的没蘸的。我的节奏掌握得正好,一点儿不耽误,父亲很高兴。
  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那是在糖葫芦尖上薄薄的一片糖。过年的糖葫芦,要甩出长长的糖风。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后来天津南市旧日租界的一家大字号,托人邀请父亲去他们柜上做糖葫芦,每月有工钱,虽然不多,总比走街串巷强多了。
  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儿、掺点假,他不听。老板给他派的下手,他也不满意,嫌那个下手不熟练,动作太慢。他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干了不到一年,父亲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篮叫卖。自己吃苦不怕,他说,凭着良心做买卖才是正路,不能做亏心买卖。“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新凤霞

2.万年牢作者新凤霞简介:
新凤霞
新凤霞(1927年1月26日-1998年4月12日),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生于苏州,人贩入津。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

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1998年4月12日,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岁。

中文名
新凤霞
别名
杨淑敏、杨小凤[1]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星座
水瓶座
出生地
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
1927年1月26日
逝世日期
1998年4月12日
职业
评剧演员
代表作品
《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
主要成就
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中国评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
女儿
吴霜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3
第一处“万年牢”指父亲做的糖葫芦工艺好质量好,是久经不衰的产品,因此称为“万年牢”;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产品受到顾客依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越来越兴旺;第三处指的是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
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亲切的内在联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人品。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8

第一处“万年牢”指父亲做的糖葫芦工艺好质量好,是久经不衰的产品,因此称为“万年牢”。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产品受到顾客依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越来越兴旺;第三处指的是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


第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亲切的内在联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人品。

一、作者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评剧青衣、花旦,天津市人。1927年1月26日——1998年4月12日

她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二、人物经历

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新凤霞是中共党员。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成京凤鸣评剧团团长,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团和中国评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新凤霞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着称。新派形成了当前评剧流传最广的艺术流派。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3-07
第一次“万年牢”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 的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 不衰的产品,因此称它为“万年牢”

第二次“万年牢”是指:好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 生意会越来越兴旺。

第三次“万年牢”是:从产品、生意的万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准则上 来。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

扩展资料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评剧青衣、花旦,天津市人。1927年1月26日——1998年4月12日

她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