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是吴广在起义时通过这些话语来刺激人民的气愤,是一句非常带有反抗精神的话语。也就是因为这至关重要的一句话,激起了受秦政之苦的农民们心中储蓄已久的波澜。

      陈胜吴广的起义成功不仅有他们精心策划的准备,还有当时天下的形势。众所周知,秦朝的暴政让百姓有苦说不出,这时有了机会可以反抗,天下的人就像风云那样迅速汇集起来,像回响那样应声而起。

      但陈胜知道自己太没有号召力,便用了百姓心目中备受爱戴的两个人物,扶苏和项燕。然后为了让百姓真的信服与他,陈胜便在鱼肚子里放了写着“陈胜王”的纸条;让吴广大半夜躲在草丛中用狐狸的鸣叫说“大楚兴,陈胜王”。这样就像上天安排的一切一样,瞬间,陈胜就成了“天子”。

      之后,利用县尉,让他侮辱自己,引起众怒,大家都维护着陈胜这位“天子”,然后这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直接升华了整个计划,彻底刺激了众人,便揭竿而起,露出右臂,号大楚,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的队伍。

      这种号称着正义的队伍,一般在故事中或者电视上,结局都是大获全胜,替天行道,但是在短短六个月后就失败了,并且陈胜的手下也有一部分真正有贤才的人,为什么会消失的如此之快呢?

      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己方(陈胜)问题和敌方能力。

      陈胜在起义之前,不过是被别人雇佣去耕田的,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刘邦出生时“吉祥”的象征。后来只是因为已经误了到达渔阳规定的期限,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法津规定是都该杀头的。所以就干脆起义。说白了,己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头领没有足够的将领能力。当一个人身处逆境,拥有明确目标时,他往往会奋发有为,为了目标而排除万难,但往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时,他就会意志消沉,贪图安乐。这是人性的弱点,而陈胜在没有真正功成名就,摆脱困境时,就可能产生自己很不错的幻觉,然后逐渐变得骄傲,这时,往往会比较听信别人的谗言。

      第二个己方问题就是逐渐不得民心,是陈胜吴广欺骗了起义的人们。还记得吗,他们利用扶苏和项燕的名义起义,深得民心。不,不是他们俩得民心,而是扶苏和项燕得民心,所以人们才相信他们,但到后期,起义还没成功,自己就果断地称王,怎么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呢?

    第三个问题就是陈胜太急于求成,从“兴”到亡,一共仅6个月,可是已经称王了,还给自己修建了宫殿,设置了百官,却不愿借助楚国旧王室在楚人心中的惯性权威。太早暴露野心、私心,只能带来英雄豪杰们的离心,到最后,陈胜身边只剩下一些小人和投机分子。

      敌方能力就是章邯的能力,他一直很厉害,后来在巨鹿之战才败给项羽,这样的将领是陈胜比不过的。

      所以,这就是陈胜农民起义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