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妻女为何皆沦落为宫奴?文天祥被俘后为何要求自杀?

如题所述

文天祥战败被俘后,一开始是打算自杀的,自刎而死的是他的副手。当时他服用了脑子(一种毒药),结果没死,后来又是绝食又是撞墙之类的,还是没死,时间长了,求死的心也就渐渐地淡了下来。而他的妻子欧阳富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了大都在宫中为奴,这是蒙古人对待敌方家属的一贯做法。而忽必烈其实并不想杀文天祥,他一直都希望能招降文天祥,所以讲起妻女押到宫中作奴,也是想用亲情来感化文天祥,好让文天祥侍奉自己。

文天祥被俘后,元军统帅张弘范对文天祥非常礼遇,而送到元大都后,忽必烈对文天祥说“做我的丞相吧。”但文天祥并没有答应,而是有礼有节地说“国家忘了,我只能以死报国,如果您能够宽大为怀,我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名道士。如果日后要我出来做顾问,其实是可以商量的,如果让我做高官,就没有意义了。”其实到这个时候,文天祥其实已经不想死了,但他也不会为元朝效力。其实从人的心理上来说,求死是一时的,如果过了那个时候,求死的心也就淡了,这也能理解为什么现在保险公司对于自杀险会要求两年后才有效,毕竟过了2年下来,一个人求死的心也就没了。

从价值观上来说,其实我们并不能指责文天祥,为了大宋他已经尽力了,而对于仁人志士,也并非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文天祥也从来没有屈服过。文天祥被俘后,蒙古人要他下跪,他坚决不跪。张弘范把他带到崖山,要他写劝降信给张世杰,他写下了《过伶仃洋》,更是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反而鼓舞了张世杰等人的士气。在元大都,丞相博罗等人在枢密院见他,要他下跪,他还是坚决不跪,按在地上也无济于事。

其实元朝并不想杀文天祥,如果要杀早就杀了,张弘范手上有尚方宝剑,其实当场就可以杀了文天祥,也不用等到四年以后了。即便文天祥顶撞了博罗,博罗气的要杀了他,还是被忽必烈阻止了。忽必烈对文天祥抱有敬意,还有一些幻想。忽必烈也反复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就是不肯,忽必烈最后问,你到底要怎样?文天祥说,但求一死。忽必烈挥手让他退下了。而文天祥最后又为什么死了呢?其实细思极恐。

朝中有位与文天祥一样在南宋做过宰相的留梦炎,他比文天祥做宰相要早,只不过他先投靠了元朝,在南宋还没有灭亡的时候。这个时候文天祥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就是莫大的讽刺,他容不得文天祥的存在。当朝中宋朝降臣要求忽必烈放文天祥回去做道士的时候,留梦炎坚决反对,他对忽必烈说,你今天放了文天祥,明天他要是造反你怎么办?就这样,文天祥的一线生机破灭了,毁在了投降派的手上。

而南宋这边,也有一个人,天天盼着文天祥去死,他就是王炎午,原本是一名太学生,当时鼎鼎大名的爱国青年,曾经投奔文天祥做过幕僚,后来因为父母病死而离职。文天祥被俘后不久,他就跳出来写了篇《生祭文丞相文》,就是在文天祥活着的时候写他的祭文。祭文有一千七百多字,他让人传抄了一百多份,沿着文天祥北上大都的必经之路沿路张贴,就像今天的大字报。据他所说,每个字巴掌大小,沿途张贴。

不过这个说法是存疑的,一千七百多字,每个字巴掌大小,这文章得写多大面积?而且文天祥是朝廷要犯,一路上自然是戒备森严,还能允许你沿途张贴的这么明显?王炎午振振有词,他说到,文丞相二十中了状元,四十当了宰相,极尽殊荣,备受皇恩,如今要忠孝两全,也就差一死了。他在文中还提醒文天祥,如果今天不死,到了大都那边就会死的很惨,如果不知道该怎么死,我教你,可以冻死、饿死,也可以淹死、闷死,文丞相,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呢?是变态的逻辑,劝别人去死,但他自己却一直活得好好的。虽然后来王炎午没有效力元朝,但他一直活到老死,其实就是个伪君子!于是,文天祥在宋朝这边的“爱国青年”和元朝那边的投降派的联合劝死下,最终还是死了。慷慨就死,这本来是值得尊敬的行为,但是这样的行为应该要出自于一个人的自愿。

文天祥对于宋朝已经尽力,是死是活应该是他个人决定。而那些以道德标榜的人,从来都是用最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却用最低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把一套道德标准强加给别人,却从不要求自己,这又是何等的虚伪、变态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5
因为文天祥当时被朝廷抓捕,所以他的妻女会沦为宫奴。因为文天祥非常的高风亮节,他不想受到任何的屈辱,所以要求自杀。
第2个回答  2021-01-14
这是因为文天祥不愿意向元朝投降,所以元朝政府就将他的妻女当做了宫奴,后来文天祥由于受不了折磨,也不愿意投降,选择了自杀。
第3个回答  2021-01-13
因为当时文天祥是宋朝的重臣,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所以要自杀,而忽必烈非常生气,所以将他的妻女发配为宫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