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北京,是源于朱棣的哪一个决定?

如题所述

在中国历史上,天子守国门是很平常的事情,从西汉的长安(今西安)防御匈奴,一直到明朝北京防御蒙古族,随着西北少数民族势力的减弱、东北少数民族崛起,天子守国门的中心也有西安转到现在的北京,也正因如此,才拥有了现在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北京。


北京

北京虽在元朝就被设为首都,但北京能拥有如今的规模还是明朝明成祖朱棣的功劳。明初,朱元璋将国都设在南京,他把守卫北方边境的任务交给了他儿子朱棣,也把北京交给了朱棣,因此21岁的朱棣过上了“北漂”的生活。朱棣逐渐的适应了北方生活,但是20年后的他成为了大明朝的皇帝,远离了他生活20多年的北京。


人如果在一个地方习惯了,即便是搬到别的地方也任然留念此出。

朱棣当上皇帝以后,任然对北京的生活念念不忘。礼部尚书李至刚看透了朱棣的想法,积极上书提出迁都北京之事。迁都又不像搬家,不只是一两个人的事情,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当然朱棣也深知自己皇位来历不正,住在南京寝宫总感觉惶惶不可终日,吃的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北方菜,更加剧了朱棣思念北方的生活。


永乐元年,蒙古军大举侵犯辽东,北京由于朱棣与朱权的离去无人值守,致使北方几个城市遭到蒙古军的严重破坏,朱棣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镇守北京,将北京变成重要的军事基地,蒙古军的铁蹄踏不破北京城墙,何谈继续南下骚扰别的城市。


迁都要考虑的问题很多,粮食与住所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先说一下住所问题,皇帝的住所肯定不同于平常人的住所,因为皇帝不但身份“高贵”,而且家庭人口众多(老婆就好几个),再包括太监、宫女以及朝廷大臣等人员的办公场所,房子少了解决不了问题。虽然大明王朝也稳定了多年,但是北京的战事却没有停息过,就比方说最近的靖难之役,已经把北京打“烂”了,想要住人就必须重新建造或者修缮。

这么大规模的营建,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朱棣把这项艰难的任务交给了他最得力的助手姚广孝。姚广孝与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同为佛教中人,姚广孝却按照儒家的思想设计的明北京城,把皇帝居住的紫禁城设计在北京城的中央。

姚广孝在设计北京城之时,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布局,街道平直宽阔,地下建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禁止城内乱搭乱盖。新北京城耗时三年6个月,从全国征调了数十万能工巧匠,上百万的民工,规模之大空前绝后,我们熟知的故宫、天坛等就是那时起打下的基础。


与此同时,为解决北方粮食问题的疏通漕运已经进行多年。鉴于海运危险系数高、陆运运输量小的问题,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顺通漕运河道会通河,打通南北干线,工程完成以后大大提高了内陆河的运输能力。


从徐州至临清九百里,过浅船约万艘,载约四百石,粮约四百万石。——《名山藏》

永乐十八年冬,朱棣正式颁布了迁都命令,十九年正月初一,北京城开始成为大明王朝的都城。即便是朱棣已经迁都北京,任然有很多人反对他迁都的做法,毕竟当时大部分官员已经习惯了南方的生活习俗,突然跑到北方,又冷、风又大确实不如南方气候宜人。

墨菲定律所言:越害怕什么事情往往发生什么事情。

本来反对迁都之人就占大多数,迁都不久还发生了在当时看似很不吉利的事。永乐十九年四月,新修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受雷击而化为灰烬。北方人应该都了解,四月份的天气应该属于温暖的春天,一般不会有这么恶劣的雷电天气出现,雷击事件在当时被看成执政者失误而带来的,因此朱棣下旨让大臣们指点迷津,找出雷击三大殿的原因。


在很多大臣眼里,朱棣迁都就属于不当行为,所以礼部主事萧仪把雷击三大殿事件罪责完全归咎于迁都,他认为“轻去金陵,有伤国体”,

把大明的血脉摞在江南,这是大不敬的事情。换成一个没有主意的皇帝的话,可能就被大臣们的上书动摇了决心,偏偏这位皇帝是朱棣,他一旦认定某件事情以后就不会轻易改变。

朱棣将萧仪以“谤君之罪”处以极刑,当然朱棣这样的做法很显然有“杀鸡儆猴”的用意。大臣们有了前车之鉴,进言上书之时也变得委婉许多,从一些现实问题说明迁都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劳民伤财等。

朱棣对于这些进言之人很恼火,但他又不能像对付萧仪一样对付大部分大臣,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迁都的反对者与支持者在午门外跪着辩论,毕竟真理是越辩越明,不过朱棣选择的是在一个雨天让大臣们辩论,因此明朝历史上就多了这么一个“滑稽”的场景。被大雨淋湿的大臣们分跪在两边,在雨中打着“嘴仗”,要说明朝的大臣们还真的很有耐心,一天时间竟然没有辩论出结果,第二天接着辩论,单说跪一天就够受的,更不用说在雨里跪一天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迁都北京。朱棣迁都北京的决定对后世影响极大,首都迁移至北京,大多人口涌入,导致如今人口上千万。
第2个回答  2020-11-03
朱棣发兵南下夺位成功后,立即决定迁都北京,自此明清都以北京为都城,包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