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生找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如题所述

专科毕业和本科毕业,有什么不一样?对此,可能很多本科生并没有特别的感受。但是,作为专科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能够充分体会到,学历差距带来的深刻感受。有很多专科生说,上大学时觉得,本科和专科差距,就是一年时间。但是,找工作时,才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这一年之差,带来的学历歧视。



在职场上,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受欢迎程度是不一样的。在HR看来,本科学历,就是要比专科学历更有内涵,含金量更高。同样一个工作机会,如果有一个本科生和一个专科生前来应聘,多数情况下,HR都会将选择向本科生倾斜。尽管,也许这个职位,专科生来做都会能力过剩。但是,对于HR而言,能够为公司招聘一个高学历的人才,就绝不为公司招聘一个低学历的人才。因此,尽管专科生就足以胜任工作,甚至专科生可能还有其他的优势,但是,就因为你学历低一格,很多时候,一些好机会就与你擦肩而过。


有的专科生说,社会上对专科文凭有偏见。对专科文凭不屑一顾,其实这对于那些努力的专科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仅仅考上了专科,但是我在读专科期间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能力不亚于本科生,这一纸文凭,并不是我比本科生差的证明。从道理上讲,这是没有错的,但是,HR面试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完全验证考生的能力,哪怕他能够听你详细的介绍完自己读大学期间发奋努力的经历,也没有机会去和你验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从大学生的学历出发,把学历层次作为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标准。


在HR看来,一个人只能读专科,意味着高考成绩通常很差。因为如你高考成绩好,一般能够上本科。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连本科都没有上,这就意味着,至少在学习这方面,是有差距的。
在HR面前,我们每个人很多时候只有几分钟或半个小时不到的成熟机会,HR没有办法全面认识我们自己。而且,有时候一个工作机会,HR同时会收到几百份简历,也没有办法一个一个去询问和了解,他们只能先入为主,从文凭出发,快刀斩乱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9
1、校园招聘

现在很多专科学校也会有校园招聘会及企业宣讲会,每年都有相关企业到学校招人,而且招聘岗位基本都会涉及每个专业。所以无论什么专业的专科生,只要专业能力够强一般都可以轻松地找到工作,好好发展都不会太差。但是这一点高中生毕业找工作时是没法享受到的,想要找个好工作真的很难,最后多数都进了工厂,所以成绩再差也要多读书。

2、朋友圈子

每到一个学习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朋友圈子,不读大学的话,周围的朋友多数都是和自己一样不读大学,不利于自己以后的发展。其实专科也属于大学,同样可以遇到一些比较优秀的朋友,可以积累一定的人脉圈子。还有大学里遇到的同学素质一般比较高,毕竟是个读书人,眼界肯定不一样。所以小编提醒,那些高中毕业后有打工念头的同学,成绩再差也要多读书,做不然苦了自己。

3、收入差别

在职场中,有时候学历往往决定着你的工作薪资,别说专科生和高中生了,就连专科生和本科生从事同一份工作,收入都是有差别的。专科生也属于大学生,与高中生相比,找工作还是占一定的优势的,而且专科生的工作薪资还有上升的机会。
第2个回答  2020-08-04
中考失败没有心气再上高中,技校胡乱选了个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也就是学学复印机转真机)。离开家住校三年,期间一塌糊涂,打群架夜不归宿一次警告一次记大过差点技校都上不下去。期间没有落下的只有篮球和英文。当时有了春季高考可以进高职的大专学习,勉强考入了天津当地一个技术学院(现在已经关门了),
因为分数低只能进到物业官路专业学习给排水。家人觉得这个专业实在是看不过去,托人花了四千块钱转到报关专业心想毕业后这好歹能挣个三四千小康(两千年初这个收入算是白领)。
所以我不出意料的成了那个班里分数最低的一个入学,身边同学分为两类,"三校"生里学习还可以的,再就是高中的学渣。开学后我也不出意料的继续逃课睡觉打球泡妹子,
一个月后在操场打野球被教练看中进了校队当替补,也因为不上课不交作业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问话。我回答既然您来叫我谈话就必定是给我机会不会开除我,班主任老太太随即会心一笑被我蒙混过去。接下来的两年我不知哪部分开窍,虽然学照逃妞照泡但是成绩急剧攀升,
毕业时我是班里最高分而且是学校唯一英文四级又拿到了报关资格证的人。最后一年甚至成了副班长和体育委员,篮球队里的哥们视我为学霸。
毕业后我在天津港的一家私营报关行上班,工作时自己上网找到一个人坐长途车去面试的。老板说我是第一个自己找上门来面试工作的人,原来周围的同事不是亲戚就是亲戚的朋友什么的。每天住在单位宿舍和师傅们一起出入,
晚餐就吃中午食堂剩下的米饭加上鸡蛋炒一炒,偶尔师傅带我去门口的食街吃牛肉馅饼(师傅的最爱)算是改善伙食。夜里经常被师傅们拉起来打扑克牌吃西瓜,还记得睡在我对面床的哥们因为失恋好几夜闹着自杀不睡觉。
工作一个月我寻思自己的生活不应该如此,开始自己准备专接本的考试,记得当时自己也算蛮拼的,下班后就不停地做数学题(当时除了数学差,其他科目已经自信不需要太多复习),在上班的一个下午,
蹲在银行门口等着帮客户交关税的时候接到了南开大学的电话告知我被录取了。我平静的辞了工作告别师傅和老板,现在还清晰地记得,
离开宿舍的下午太阳毒辣,我背着旅行包和棉被走路到轻轨坐车回家,那一路似乎是回忆中最长的一路,默默对自己说我不会再回来了,暗自庆幸自己还有书读,生活还有可能性。
就业:第一份工作是来自深圳的一家通信公司校招,千人笔试筛选,我坦荡荡地对通信问题一个都不会,但蒙着填满的考卷成了为数不多的没有中途退场的同学。本来回宿舍看篮球直播睡觉,却不想接到电话说有面试机会。面试记错了时间晚到40分钟,面试官竟然还在等我,我侃侃而谈大专毕业后工作学到的业务知识,看着面试官的表情就知道这工作我可以了(后来的几年才明白这是因为我进入的是别人不愿意去的岗位)。
于是乎独自提着箱子来到深圳,在这家公司积累了3年时间,一个偶然机会跳槽到一家外资咨询公司,27岁时算是年收入过了20万。再后来被公司的客户,一家外资银行的老板看得起挖走又当了3年采购总监,收入又算是突破了50万,
也收获了一身职场政治的战斗本领。一年多前,抓到一家大牌投行的职位空缺,当时我已经自信在市场上没有更多的人比我更胜任,经过投行典型的车轮试面试,我再一次跳槽收入翻两倍。
我的下一个目标是走出投行,做自己的事业,永不退休,再试图向篮球经纪人和体育投资人方向学习,因为我相信这会是国内未来10年不断成熟的产业,也是我自小的爱好。
第3个回答  2020-08-04
首先,我要先说明,大专生的择业空间是很多的,虽然学历不占优势,但并不是任何企业都会要求本科以上,尤其是很多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而这就是大专生可以有更多选择机会的阵地;

大专生,选择的专业方向会显得更重要,对你以后的就业影响才是最明显的!为什么很多大专生毕业后,会发现找工作很难呢:
一是因为他们选择的专业很冷门;
二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所以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毕业后充满迷茫;
三是因为没有提前思考自己的就业方向,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所以你能选对专业或者选择到一个你感兴趣的专业,就是一件无比庆幸的事情;那什么类型的工作既稳定又有前途呢,简单举几个:
如果你是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那你可以考虑往软件开发,测试,运维等方向的职业;
如果你是工科专业毕业的,那你可以往模具,机电,工程测量等方向考虑;
如果你是文职专业毕业,那可以考虑行政,人力资源,市场策划等;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基于专业出发,考虑自己的择业方向!而最理想的状态是,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投入到自己充满热情的领域,因为当你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的时候,你才会更加愿意去投入,从而做出更好的成绩;那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呢?

我们毕业后,如果学历不占优势,不要给自己定位太高,想直接进大型公司,而是先选对一个行业,然后不断提升积累自己的经验能力,当你的能力达到的时候,再去应聘大公司的机会,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当你毕业几年后,你的经验能力比你的学历会更重要!
第4个回答  2020-08-04
20届毕业生,安徽合肥的某某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知乎被鄙视的专科cs 哈哈),当时毕业实习的时候海投简历,奇安信,安恒,绿盟,大部分被无视,当然主要是自身的实力不够,哈哈。。后来运气好,进了上海的一家信息安全公司.

现在实习期过了,试用期六千,扣掉税就五千多,转正了原本hr说好了八千,那天签合同的时候上面写的七千(给我砍一千),等试用期结束了在和leader说工资的事,不给涨工资就跳槽了。现在每天看看有没有安排的任务,没有就自己学,最近在玩kvm和openstack,以后想往云计算和信息安全方面发展,目标感太强的人不会幸福,在上海一个人生活,学习也很苦逼。

大学的时候学校的课我很少去上,感觉没啥用,毕业补考挂了十几门(捂脸),基本自己学,当时知乎上很推荐的一本书,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结合b站的视频就硬啃,不懂就抄书,还自学了汇编语言,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笔记都做了好几本(现在想想还挺努力的),还自学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工作的时候,又自学数据结构和算法,虚拟化,linux,网络,每天学一点点,一直到现在。

以前看的书,就看了前几章

以前的笔记,真的很蠢,不懂的就抄下来

现在的每天看的,自己在服务器上面搭建环境,排错

当然了,还有电子书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看到第九章看不下去了,现在就记得一些概念了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目前看到第五章,习题都认真做了,已掌握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