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的社会价值与其现实意义

如题所述

《乡土中国》的社会价值与其现实意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出版于1947年,收录的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提炼而成的十四篇文章。《乡土中国》深刻地剖析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提出了差序格局,礼俗秩序等等概念,是中国国情、乡情、民情的学术性报告。6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计划性的领导管理向市场化的法制管理的转型期,已然与封建时代的乡土社会相去甚远,但是今天出现的很多问题,权利腐败、人情关系、固步自封的心态,都带有乡土社会的残留。同时,在急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丢失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乡土中国》,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
《乡土中国》诞生的年代正值古老的中国逐渐卷入世界体系,无论是在高层的政权更迭还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源于西方的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世世代代的传统习俗被轻易打破,固守了千年之久的观念逐渐瓦解。各种新的思潮互相融合、碰撞,争论空前激烈,从五四到抗战前后,关于中国往何处去的社会文化论战主题层出不穷,诸如东西文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古史辩的论战,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等等[1]。在这场学术论战中,一方强调普遍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一方强调特殊性,从捍卫中国传统文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92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 注册 登陆 
丝毫没有可取之处,甚至他们自己都会为之自卑。这不单单是人和人之间的傲慢与偏见,而是两种不同社会交替过渡时产生的必然现象。
二、 改造的方式
文字下乡这部分看似是在探讨乡村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如何改造乡土社会,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学术争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实业家和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造实验。组织扫盲,新建剧场与广播电台,创办报刊等等。这是以“革心”为主轴,试图通过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实现消灭贫困的目的,而费孝通在对江村、渌村考察后提出,发展乡村工业才是摆脱落后面貌的捷径。“平民教育派”和“乡村工业派”在改革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温和渐进,反对暴力革命的改良手法。[2]
文字下乡即是对“平民教育派”在乡村开展扫盲运动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都很熟悉,有事情可以当面说明,不必借助于文字。文字是陌生人社会才需要的工具,是一种间接的,辅助记忆的工具。这样说的确有道理,联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甚至可以不用见面,不用语言。一个短信,邮件,或者文件通知的形式就可以搞定。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不靠文字记录,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加工编码进入长时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笔记本、记事簿的原因。但在乡土社会,一切都是稳定的,长期不变的,经验积累就可以处理大多数事情,文字的记忆功能也就失去了效用。作者在文末写到,“我绝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语言和文字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费孝通希望选择另外一个突破口——农村企业,这一点在他另外一部著作《江村经济》中有提出,只不过这个设想太超越时代,它的实施更是要在改革开放以后了。
三、 乡土社会的巨大惯性
第三部分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的概念,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况深刻、简约的提炼。乡土社会是稳定的、熟人化的,但并非是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差别,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等级制度,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乡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还带有远近亲疏的人情关系,打个比方,在乡村社会中的人,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在圈子的最内层,与自己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在稍微远一些,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关系就更远了。乡土社会中是没有西方式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社会公德被维系私人的道德所替代,强调“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自身修养的加强来保持这个差序格局,法治被礼治所取代,在稳定的乡村体系中,人们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实践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的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乡村的每个人一出生就在相应的位置上,履行相应的职责。这是一种自动的秩序,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
面临着现代化不可阻挡的潮流,乡村那一套社会模式被逐渐取代,等级森严的差序格局被平等的呼声所取代,男女的尊卑早被打破,父子也要坦诚沟通,消除代沟,老师打学生成了件可以去投诉的事情,连政府官员也要转变成人民的公仆。私人道德依然提倡,但讲社会公德更是成了官方大力宣传的口号,要“八荣八耻”。礼治早已随着传统文化权威和生存环境的丧失而土崩瓦解,转向新的法治秩序,一切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争议都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
乡土社会形式上不复存在了,但那套思维模式却依然保存在人们的头脑中,成为一种巨大的惯性,影响着新的社会体系建立。等级制度的观念依然残存在大大小小官员的头脑之中,官大一级压死人,老百姓就是要服从命令的官本位思想导致了当下许许多多的社会矛盾。差序格局中的人情亲疏关系更是成为一种潜规则被保留下来,上面那个水波的例子中,离自己近的亲戚和朋友自然会得到很多的好处,他们可以不通过正规程序,通过走后门的方式更快地得到利益,离自己远的人也可以通过金钱交易等等方式拉近距离。这不仅仅是对公平正义的损害,更是一种腐败滋生的源头,危害性不言而喻。法治秩序的确立也会受到传统惯性的挑战,且不说法制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期间许多地方会被钻了空子。而且已确立的普遍性的法律制度会与本土人情、伦理、习俗和习惯之间发生种种冲突和对抗,许多人们认为仅仅是道德上的错误会被法律严判,如下载盗版软件,许多传统意义上十恶不赦、要凌迟处死的大罪,如不赡养父母,现代法律只会强制性地让子女尽抚养义务。人们对于法律的认识和接受,并把它转化为新的思维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传统的惯性将会时时阻碍这个过程。
四、 流动与稳定
第四部分内容涉及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以及社会变化所产生的权力结构,乡土社会是个缺乏变动的社会,但并不代表着这是个绝对理想化的封闭体系,只是变化速率相对比较慢而已。在乡土社会 ……(未完,全文共4444字,当前仅显示260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乡土中国》的社会价值与其现实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2
乡土中国》的社会价值与其现实意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出版于1947年,收录的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提炼而成的十四篇文章。《乡土中国》深刻地剖析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提出了差序格局,礼俗秩序等等概念,是中国国情、乡情、民情的学术性报告。6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计划性的领导管理向市场化的法制管理的转型期,已然与封建时代的乡土社会相去甚远,但是今天出现的很多问题,权利腐败、人情关系、固步自封的心态,都带有乡土社会的残留。同时,在急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丢失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乡土中国》,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
《乡土中国》诞生的年代正值古老的中国逐渐卷入世界体系,无论是在高层的政权更迭还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源于西方的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世世代代的传统习俗被轻易打破,固守了千年之久的观念逐渐瓦解。各种新的思潮互相融合、碰撞,争论空前激烈,从五四到抗战前后,关于中国往何处去的社会文化论战主题层出不穷,诸如东西文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古史辩的论战,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等等[1]。在这场学术论战中,一方强调普遍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一方强调特殊性,从捍卫中国传统文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92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丝毫没有可取之处,甚至他们自己都会为之自卑。这不单单是人和人之间的傲慢与偏见,而是两种不同社会交替过渡时产生的必然现象。
二、 改造的方式
文字下乡这部分看似是在探讨乡村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如何改造乡土社会,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学术争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实业家和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造实验。组织扫盲,新建剧场与广播电台,创办报刊等等。这是以“革心”为主轴,试图通过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实现消灭贫困的目的,而费孝通在对江村、渌村考察后提出,发展乡村工业才是摆脱落后面貌的捷径。“平民教育派”和“乡村工业派”在改革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温和渐进,反对暴力革命的改良手法。[2]
文字下乡即是对“平民教育派”在乡村开展扫盲运动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都很熟悉,有事情可以当面说明,不必借助于文字。文字是陌生人社会才需要的工具,是一种间接的,辅助记忆的工具。这样说的确有道理,联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甚至可以不用见面,不用语言。一个短信,邮件,或者文件通知的形式就可以搞定。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不靠文字记录,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加工编码进入长时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笔记本、记事簿的原因。但在乡土社会,一切都是稳定的,长期不变的,经验积累就可以处理大多数事情,文字的记忆功能也就失去了效用。作者在文末写到,“我绝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语言和文字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费孝通希望选择另外一个突破口——农村企业,这一点在他另外一部著作《江村经济》中有提出,只不过这个设想太超越时代,它的实施更是要在改革开放以后了。
第2个回答  2020-10-12
这个现实的中国,这个我们可以真正去把握的中国,便是费孝通所说的“乡土中国”,是在基层的基本的社会结构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乡土本色”的乡土中国。这种“乡土本色”并非单单是指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土地这一方面而言的,而是指人和土地之间的一种最为紧密的连接。由此,人的生老病死似乎都跟某一块土地的存在极为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彼此之间不能够有哪怕是些许的分离,人生于斯、长于斯,最后又终老于斯,这就是乡土中国的一种生命循环,而由此种循环所构建起来的便是可以持续运转的循环社会。很显然这种循环的基础就在于由人和土地之间关系而生长出来的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根本上是一种差序性的关系,即被费孝通称之为“差序格局”的一种差序性的关系,做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块石头打进水中向外所激荡出来的一圈圈的涟漪一样,越是靠近水波纹中心的地方,越是会表现得力量强劲或关系紧密,而越是远离中心的,便越是表现得力量薄弱或关系疏远。

换言之,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之中,人和人之间往往是通过某个个人的自我,并以此自我为中心而不断地向外延伸出去的。这是以一种自我主义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并与西方的那种由一群人所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团体的有似一捆柴或者有似俱乐部一般的“团体格局”的形式是大为不同的。在此种差异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会更为强调彼此关系的距离形态构成,跟团体格局的彼此均等性的等距离关系形态大为不同,因此在差序关系的社会之中,凡事都要去攀一个交情,去拉一下关系,以此明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总之,这种关系距离的明晰背后实际上都离不开一个“私”字,彼此的关系也便是一种私人的关系。因此在行为上、道德上以及情感上都会以这种关系的亲疏远近来作为一种评判的标准。关系如果近,那凡事都好商量,一路便是开绿灯;而如果关系远,则会表现得彼此冷漠,所有的事都想尽办法设卡阻止,相互也没什么真正利益上的往来可言,更无所谓可能有的彼此之间的一种深度的交往、信任和共事。
第3个回答  2020-10-12
乡土中国的社会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与现实意义汇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