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鲁迅出殡,当时大多文人都去了,而郭沫若为何没有去呢?

如题所述

1936年的一天,一代文豪陨落,十里长街两旁,上海两万市民,自发组织,为一位伟人送行,他不是一个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将军,也不是一个各地演讲、振奋精神的政治家,他曾经是一个医生,也曾经是一个教师。不过,大家记住的,还是他的文章,那像刀子、像是匕首一样锋利的文章,刺得那么一个黑暗腐朽的世界瑟瑟发抖,他的确配得上“民族魂”这三个字。

很多人悲哀于鲁迅的逝世,在他活着的时候,曾和他促膝长谈的人很伤心,曾和他在各式各样书刊杂志报纸上唇枪舌战的对手也很伤心。这个世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一些纯粹,一些骨气,也少了一种精神。

从古到今,都流传着这么一种观点,对于很多知识分子而言,他们都很骄傲,都很自负,而且他们也都有骄傲自负的资本,他们的观点犀利,新颖而超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需要通过自己的笔杆子,当成是自己的枪杆子,辩出一个清明乾坤。

鲁迅就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他骂过很多人,或者说,这不能说是骂,只是文人之间的观点不同,政治理念不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同,对中国将要走向何方的观点也不同。思想上的碰撞,往往激起的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十分强悍的火花。

鲁迅骂过的那些人里面,就有郭沫若。他对于郭沫若的评价,非常简单,只有五个字“才子加流氓”。

其实,这两个人,有着很多相似的经历,同样都是文坛大家,同样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样都在努力寻找中国前进的道路,想要寻求民族复兴的良药。

而且,鲁迅要比郭沫若大十一岁,也就是说,郭沫若初出茅庐的时候,鲁迅已经名满天下。他们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过节?这要从他们的思想说起。

鲁迅先生固然是伟大的,但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是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因为时代的限制,纵然他们的思想很先进,但终究也是有局限性的,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影响着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

鲁迅是一个敢于批判的人,像是一个冲锋在前的战士,面临的枪林弹雨而无所畏惧,但同样,鲁迅也曾经茫然,渐渐的变成了一个无党派人士。

鲁迅先生对于国民党失望透顶,对其他党派也心存怀疑,并不相信党派真的可以改变中国,而只好寄希望于人民的觉醒,他希望让老百姓醒过来,然后创造出新的世界,所以,他同情于普通民众的悲惨生活,同时也对民众的麻木深恶痛绝。

而郭沫若却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比较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相信我党可以影响中国的局势,也努力为无产主义摇旗呐喊,尽自己的一分力气,他甚至通过行动证明自己的态度,参加北伐,参加南昌起义。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很著名的文人墨客,更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可见,在思想方面,郭沫若比鲁迅更加坚定,也愿意为之奋斗,这是两个人的不同。年轻气盛的郭沫若并不能理解在茫然中挣扎,心中无限痛苦的鲁迅,甚至认为,鲁迅讽刺广大民众,这是对无产阶级的挑衅,他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郭沫若甚至用反革命人物,封建余孽等充满攻击性的言语,对鲁迅进行批判。

猝不及防的鲁迅又有些恼火,开始对郭沫若进行反击,于是两个人就结下了梁子,这场骂战一直在持续,虽然这只是鲁迅和郭沫若人生的一个小插曲,却变成了两个派别的大论战,只是鲁迅很无辜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立了一个标杆。

有人说,在鲁迅去世的时候,很多名人都来为鲁迅先生送行,连普通老百姓都来送行,却没有看到郭沫若的身影,有些人借此发挥,认为郭沫若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事实上,郭沫若身在日本,当得知鲁迅先生去世,他第一时间写下了纪念鲁迅先生的悼文。对于一个真正的文人而言,他们一定会有思想上的冲突,但永远不会产生真正的矛盾,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文人,争论但相互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钦赐鲁迅为"大文豪"的肯定比真正的大文象更文豪,请豪出你的盖世大作!
第2个回答  2020-11-28
因为郭沫若和鲁迅并不认识。而且郭沫若还有点儿抵触鲁迅的文章。所以没有去。
第3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郭若沫非常看不起鲁迅的文笔,再加上两个人对待文学的观念不同,所以郭若沫没有去。
第4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鲁迅先生和郭沫若关系不好,他们两个人有矛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