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岳阳楼与杜甫交谈,作文

如题所述

第1篇 我与杜甫对话700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我每周都会给父亲背诗词,恰恰这一首,是本周背的最后一首。虽然背完了,但思绪还停留在这悲怆的诗中,咀嚼着杜甫当时的生活状况。

如果我是南村群童的一员,我就一定会对他说:“您放心,我不会和他们一起抢茅草,我来帮您把茅草追回来。”紧接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叹了一口气,无奈又悲凉地对我说“谢谢”。当然,这一直是我想象中的情景,别人也许认为我很荒谬,但我还是努力地完善着这幅思想中的画面。

如果我是当时的富家学子,就一定会谦虚的向“诗圣”求教。我还会向他学习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胸抱负。我们一起吃饭,当我向他请教时,他一定会认真地充满愁绪地回答我的问题。“这里生活安定,不愁吃穿,您还在担心什么?还有什么烦恼?”我猜他一定会站在窗前,双眉紧皱,深邃地眼光已飞过千山万水。“当前皇帝贪恋女色,已多日不上朝,我有好的治国方法却无奈不得志,我倒没关系,恐怕整个国家、人民会遭殃啊!”面对杜甫深刻的一番话,让我不禁肃然起敬。

看着他的背影,那件随风摇曳的长衫,让我动容,心中一缕怜惜,但更多的是敬重。如果上天给我一个机会,我希望可以穿越到他的身边,哪怕只是平静地站着,瞻仰我梦中的伟大……

“又玩穿越了?”听到父亲的声音,我猛然回过神来,他手里拿着语文书,静静地看着我。我冲父亲做了个鬼脸,拿出作文本,写下了梦中的思绪《我与杜甫对话》。( 365作文http://www.lmmw365.net/zuowen/ )

天津市西青区初二:吴丹
第2篇 与杜甫对话1200字
我倚在床头,手里捧着语文课本。虽是假期,但书本还是要温习的。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看到这里,我不禁望向窗外,此刻也在下雨,不过这是夏季的雨,雨点很大,不停地敲打着玻璃,虽然没有强风的助威,但窗外的树影依然摇曳不止,它让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杜甫的茅屋在风雨中摇摆的样子。看着看着,我的眼皮渐渐发涩,于是我放下了手中的书本,蜷进被窝里,沉沉睡去了。
当我一觉醒来,睁开眼睛时,我的嘴巴张大成了“O”型,我这是在哪?眼前竟是一所破旧的茅屋,屋顶的茅草稀少而杂乱。我正诧异,只见屋内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他一身土布衣衫,胡须凌乱,眉宇间似有无限愁意,口内正高声念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我心中一亮,这不是“诗圣”杜甫吗?我急忙走向前去,高声喊道:“杜甫先生,请您留步!”杜甫望我一眼,惊奇道:“你是何人,缘何唤我?”
“我非常喜欢您的诗,也很崇敬您。能见到您真令我兴奋。能和您聊聊吗?如果您不忙的话。”
“战乱频频,民不聊生,我无田可种,无事可做,能有什么忙的呢?”然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明白,‘安史之乱’带给人民和国家太多的灾难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凝重的诗句足以见您深刻的情感。不过,话说回来,有句古话叫做‘国家不幸诗家兴’吗。这也更增加了您写诗的题材啊!”
“这是什么歪理,国家兴旺发达,我们一们有诗可写,就如太白兄,赞美国家的美丽河山。再说,诗家兴衰怎能比国家兴衰,我身为大唐子民,只愿大唐国强民富,个人得失有什么重要的?”
听了这些话,我心里感动极了,杜甫的一腔爱国赤诚比满腹才情更令人敬佩。
“不过,既然你的心中这么凄苦,干嘛还要写这么凄苦的诗句?这样不是只会让你活得更痛苦吗?”
“我是平民百姓的一员,写诗当然也要写我的兄弟姐妹,为他们代言。国破如此,还一味高唱快乐或缠绵,又有什么意义。那些为了附和权贵,说违心话的诗我写不来,也不屑写!”
“嗯,您说得对,其实,畅所欲言,写己所思才是最快乐的。”
“是啊,是啊!”杜甫捋着零乱的胡须,不住点头,看来这是他的心声。
“杜甫先生,您不要这么愁苦,风雨过后才会有美好的天空,待‘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会再度繁盛的。”我望着他那始终拧着的眉头,于心不忍地安慰道。
“但愿真如你所说。”听了我这句话,他的眼中闪出一丝期待的光芒,嘴角也禁不住微微上扬了。
我也跟着他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第3篇 杜甫,我想对你说750字
无论是充满凌云壮志的吟诵,是国破家亡的伤痛,还是同情人民的情思,无一不弥漫着你沉重的气息,一言难尽的愁滋味……杜甫,我想对你说,总有一抹灿烂,在时光与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沉重的心情,给城中的草木染上了深沉的颜色,国破的伤痛让你的眼睛不再明亮,你也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支离破碎的江山,更添一份忧愁……只是,历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去吟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的诗中常常揭露着社会黑暗的现实,官府豪门内歌舞升平,奢侈萎靡的生活更刺痛了甚至百姓疾苦的你,隐居草庐的日子里,你依然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因为你是苦百姓之苦的诗圣啊,所以你无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少年的你也曾吟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曾有过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抱负……只是,战乱的纷扰,颠沛流离的生活,百姓饥寒痛苦在水深火热之中,就这样,你那凌云壮志深深的掩埋,晚年登高的你,也只能听到风声呼啸,猿猴哀鸣,也只能发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叹息……
杜甫,那沉郁顿挫的诗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愁苦的诗圣,你经历了唐朝的由盛而衰,性情使然,你始终无法在乱世中燃起希望。杜甫,我想对你说:
总有一抹灿烂,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
无论是黑夜的深处,还是在白昼的边缘;无论是在繁花之中,还是在荒野之上,抬头直面人生,总会有一个出口,没有深沉的愁苦,没有支离破碎的生活,只有一抹灿烂的希望,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之间……
高三:藤宸
第4篇 杜甫,我想对你说900字
你就像是那冰冷的北极星,以你那孤独而深刻的情怀给了中国诗坛三千繁华一个梦,给了中国历史一个记号。
你注定是要孤独的。在那万方多难的时代,你注定要以你坚韧的灵魂,苦苦寻觅那与你同承一息的微小天地,一如北极星那延伸到缥缈星际的固执。你纵使无法改变冰冷,但却毫不吝惜的向世人洒下温暖光明,就这样一路润及,救赎着万千悲苦却炽热的心灵,给我的心深深刻下两个字——真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清两行文字,是你情真意切的呼唤。妻儿殷殷的守候,那是你悲惨境遇中唯一能聊以慰藉的梦境。“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颠沛流离中,面对儿女的期盼,你更是一心惭愧。你悲这世道的不公,你被自己的怀才不遇,你更悲的是不能给儿女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份完整的父爱。作为一个父亲,你让我看到了真挚的你,一个温暖博爱的杜甫。
贞观的繁华已消然褪去,那赤裸的凋敝与凄惨怎能逃过那济世为怀的笔锋。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由那羌村行,我读出了你沧桑的悲愤,读出了你悲天悯人的无奈,我似是感到你沉郁的血液,纵然在铮铮呐喊,却苦于人微言轻,力不从心而痛苦挣扎着,唯有寄托于诗,让后人来分担你的遗憾。更有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让我们知道,你的孤独不在于自己,而是孤独天下有志之士,孤独那份与你相生的济世为怀,矢志不渝。在你那忠诚而深沉的文字中,我只有默默钦叹,用我这微薄的文字来读你的冰山一角。
盛唐错过了你的年华,那国破家亡的时代自然是承载不了你才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以决绝的悲愤携卷着国仇家恨,将苦难的笙歌奏响在破碎的山河大地,响彻你的执着,你的执着的爱国之情,我原是不懂,只笑你固执,却不知那是你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羁绊,早将这情感深入血液,纵使这个国家抛弃了你,悲苦了你,你仍无悔地爱着他,那其实我这狭促的眼光所能看到的,你的无私,热诚。
看你那裹满沧桑的宽厚布衣,看你那清清冷冷的身影,看你那沉郁顿挫诗篇,看你那真诚高尚的情操,杜甫,我只想对你说,你的时代留在我心中。
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张艺凡
第5篇 杜甫《对雪》1000字

杜甫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756ˉ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刘逸生)

第6篇 杜甫《对雪》1000字

杜甫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756ˉ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刘逸生)

第7篇 杜甫《曲江对酒》500字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 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 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 老大徒伤未拂衣。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

一年以前,杜甫只身投奔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因上疏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激怒肃宗,遭到审讯。以后,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杜甫无所作为,空抱报国之心,不免满腹牢骚。这首《曲江对酒》便是诗人此种心境的反映。

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当时京都的第一胜地。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以下三句,接写坐时所见。“水精宫殿转霏微”,水精宫殿,即苑中宫殿。霏微,迷蒙的样子。在“宫殿”、“霏微”间,又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这似乎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已向晚,故而宫殿霏微。但是,我们从下面的描写中,却看不到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所写的《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与此适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何以有此改?就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本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之“细逐”和鸟之“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判,读潘,“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这显然是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甚时,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最后抒发愁绪:“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拂衣,指辞官。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杜甫虽然仕途失意,毕生坎坷,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始终如一,直至逝世的前一年(769),他还勉励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希望以国事为己任。可见诗人之所以纵饮懒朝,是因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忧愤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

(周锡炎)
第8篇 我与杜甫在诗海中相遇1200字
浩瀚的诗海波澜壮阔,撑一叶轻舟,随著起伏的浪花荡漾。
我与你初次相遇是在包罗万象,气韵超然,宏伟壮观的五岳之首——泰山,我眺望著《望岳》中所描绘的天地万物间变化的情景,脚踏著挺拔在齐鲁两地间,连绵不断的东岳泰山之上,和你一起享受这“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虽然你科举不第而游历齐赵,但你仍欲将自己远大浩茫之思想与高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你正是抱著登最高处的理想,创最辉煌业绩的心情来望岳的。“荡胸生层云”通过山中层出不穷,飘浮不定的云雾,表现出泰山的深邃;从而随山云层出而使你心胸高远,思绪万千。“决眥入归鸟”,把你开阔博大的胸襟进一步展现开来!
与你再次相遇是在一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世界,一个情谊淳厚,绵绵不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诉说著边塞的苦寒,苍凉与悲壮。在那空旷寂寥的边塞,明月高悬的深夜,本应是人马安歇,进入甜美梦乡之时。事实却否,在胡笳的悲鸣声中,在寂寥高挂的明月之下,在军令严肃的氛围裹,士卒不敢放松,不能懈怠,只能默然惨然,听凭战争的摆布,没有丝毫的自由可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让我和你一起体味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警世之句的深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你始终关心著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安危,你深深体会到人民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你亲眼目睹了百姓妻离子散,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万民无辜牺牲的惨状,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你深夜经过嘶杀拼搏的战场,在一弯凄清的寒月映照下,那累累白骨,正在诉说著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悲剧,控诉著安史之乱带给人民不尽的灾难。这裏充满著你忧民的情思,怀抱著你对国家复兴的愿望!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连年战乱,风尘连绵,家书已绝,关塞萧条,前途渺茫,这样的伶俜生活你已忍受十年之久,现在又别无他途。蜡烛已残,秋月凄冷。你拙於生计,命途多舛,依靠朋友接济,且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正是这身世之叹和思念之情萦绕在你心头脑际,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忧心重重呢
“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你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孤独的,凄凉的。惟有那苍穹的月亮陪伴著你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月是你的精神伴侣,你的理想寄托。在幽静朦胧的月色中,你敞开心扉,倾诉你的孤寂和苦闷,寄托你的思念和希望。月是你坎坷岁月,匆匆行旅,悲情一生的见证!
第9篇 我与杜甫在诗海中相遇1200字
高一作文:我与杜甫在诗海中相遇
高一吴钰微
浩瀚的诗海波澜壮阔,撑一叶轻舟,随著起伏的浪花荡漾.
我与你初次相遇是在包罗万象,气韵超然,宏伟壮观的五岳之首——泰山,我眺望著《望岳》中所描绘的天地万物间变化的情景,脚踏著挺拔在齐鲁两地间,连绵不断的东岳泰山之上,和你一起享受这"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虽然你科举不第而游历齐赵,但你仍欲将自己远大浩茫之思想与高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你正是抱著登最高处的理想,创最辉煌业绩的心情来望岳的."荡胸生层云"通过山中层出不穷,飘浮不定的云雾,表现出泰山的深邃;从而随山云层出而使你心胸高远,思绪万千."决眥入归鸟",把你开阔博大的胸襟进一步展现开来!
与你再次相遇是在一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世界,一个情谊淳厚,绵绵不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诉说著边塞的苦寒,苍凉与悲壮.在那空旷寂寥的边塞,明月高悬的深夜,本应是人马安歇,进入甜美梦乡之时.事实却否,在胡笳的悲鸣声中,在寂寥高挂的明月之下,在军令严肃的氛围裹,士卒不敢放松,不能懈怠,只能默然惨然,听凭战争的摆布,没有丝毫的自由可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让我和你一起体味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警世之句的深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你始终关心著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安危,你深深体会到人民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你亲眼目睹了百姓妻离子散,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万民无辜牺牲的惨状,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你深夜经过嘶杀拼搏的战场,在一弯凄清的寒月映照下,那累累白骨,正在诉说著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悲剧,控诉著安史之乱带给人民不尽的灾难.这裏充满著你忧民的情思,怀抱著你对国家复兴的愿望!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连年战乱,风尘连绵,家书已绝,关塞萧条,前途渺茫,这样的伶俜生活你已忍受十年之久,现在又别无他途.蜡烛已残,秋月凄冷.你拙於生计,命途多舛,依靠朋友接济,且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正是这身世之叹和思念之情萦绕在你心头脑际,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忧心重重呢
"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你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孤独的,凄凉的.惟有那苍穹的月亮陪伴著你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月是你的精神伴侣,你的理想寄托.在幽静朦胧的月色中,你敞开心扉,倾诉你的孤寂和苦闷,寄托你的思念和希望.月是你坎坷岁月,匆匆行旅,悲情一生的见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