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家门而不入属于什么词?成语?谚语?

RT!
我知道 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 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词? 谚语?典故? 还是什么? 来个准确的!~ 谢谢!

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孟子·滕文公上》载,“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史记·夏本纪》载,“禹……居外十三年,过门而不入”。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这些记载都是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竭尽全力治理洪水,解除民众受水患所苦的崇高行为。据说,禹妻涂山氏生启时,禹也一直在外治水。禹的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受到了民众的赞扬,也为舜所重视。所以舜在晚年举荐禹为继承人,并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
后来,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63606.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4
你好!
一个典故,表示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说的是大禹,在他治水的时触哗鞭狙庄缴彪斜波铆候,曾有三次路过家门,但都没有回家看看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一个典故,表示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说的是大禹,在他治水的时候,曾有三次路过家门,但都没有回家看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8-12
一个典故,表示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说的是大禹,在他治水的时候,曾有三次路过家门,但都没有回家看看
第4个回答  2009-08-11
是说大禹治水时 路过家门口三次而不入 遂为美谈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