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写词的艺术风格特点

如题所述

柳永写词的艺术风格特点

1、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采用“代言”的抒情模式,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

2、语言的通俗化

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诸如代词“我”、“你”、“伊”、“自家”、“伊家”、“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消得”等,柳永都反复使用。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3、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

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4、结构巧妙

同时,柳永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

扩展资料

柳永词的内容

1、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

柳永词大量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词中的女主人公,多数是沦入青楼的不幸女子。柳永的这类词,不仅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还写出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在词史上,柳永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

2、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

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些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

3、描写羁旅行役

《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在这类词中,柳永写其行踪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离别相思之情,背景远比五代以及宋初词人所写思乡念远词阔大,意境也更苍凉,特别真切感人。 

4、其他

柳永还写过不少歌颂帝王、达官贵人的词,也写过一些自叙怀抱,自叹平生遭际的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柳永词作的风格,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清劲奇丽,文采风流

  柳永的才华艳发,英俊风流,潇洒浪漫中带有一种读书人所特有的清雅气质,这样的气质展现在词中,便是‘清劲奇丽,文采风流’。所谓清劲奇丽,文采风流,便是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像他那首《望明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虽是写无限今昔的起兴情绪,但文采风流,清劲之气横溢,在清朗的月色中展现了一颗黯淡的心,而能够更引人入胜。

  二、通俗易懂,雅俗各具

  柳永的词多为白描文字、通俗文句,所以市井小民皆可喜而歌之,叶梦得《避暑录话》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指的便是柳永词的通俗,为大众所喜爱的现象。但柳永并不只有通俗化的表现,在他的词中,仍可发现不少镕铸点化古人陈句的的痕迹。例如《八声甘州》中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便是自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一句脱胎而出的,而这也是柳永的词还能得到文人雅士喜爱、雅俗共赏之因。不过,由于柳永通俗的词作不出男欢女爱的题材,这也是他为人所诟病之处。例如张炎称其‘为风月所驱使尔’、冯煦六十一家词话说他‘号为俳体,词多媟黩,有不仅如提要所云以俗为病者。’

  三、旖旎近情,尽态描绘

  为了适应市井生活和歌台舞榭的题材,柳永把他漂泊的生涯、旅中的愁绪和颓废纵欲的享乐,都大胆而赤裸裸的写进词中,这就突破了五代以来,保守而拘谨的词风,而创出旖旎抒情的作风。在四库提要中曾说道:‘盖词本是管弦冶荡之音,而柳所做旖旎近情,使人易入,虽颇以俗为病,然好之者终不绝矣!’可见其旖旎近情之风人。除此之外,他在歌妓情态上作了相当细腻的描写,使人不仅能从词中想见歌妓栩栩如生的模样,还能完全体会他们沦落的心情,这更有别于词发展早期,那含蓄委婉的描写之风。

  四、曲折委婉,中具浑沦之气

  我们检视柳永的词,会发现他的词看起来多半是曲折委婉,但仔细品吟,则会发现其中蕴含一种浑厚雄沦的气魄,这就是‘浑沦之气’,而这样曲折中带有浑沦的表现,尤其展现在羁旅行役的词作之中。宋翔凤乐府余论云:‘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有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像他的名作《雨林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金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委婉中有浑沦绵密的感受,不仅加强了委婉心情的描写,更展现了浑沦的另一种气魄。

  在柳永这几种风格之中,有些是配合生平转捩而有的转变,有些是他个人性格之展现,但无论如何,都还是他个人凝炼出来的文学展现。而词作中,也多半有数种风格并存,如果能仔细探索,会发现看似矛盾的展现,其实也是柳永独特成功的地方。在分析完柳永词作的风格后,接下来便要看看他的艺术特色。

  柳永的词作有相当独到之处,不唯是家学渊源给他的影响,还有他个人天赋的才能与后天的薰陶。在他作品的艺术特色上,我们简单分为下列六种:

  一、善于铺叙

  作慢词铺叙,是柳永最擅长的手法。我们知道慢词长调就是要以铺排的方式,将感情浓密的喷发,慢慢的开展出来,所以,善于铺叙,便成为柳永词作很大的特色。而我们看柳永的作品,以此抒情,情致缠绵,以此写景,景自如画。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曾说:‘耆卿为世訾謷久矣,然其铺叙委婉,言近意远,森秀悠淡之趣在骨。’如刚刚提过的那首《八声甘州》,在层层铺叙中,由写景至抒情,由细微至恢弘,,正是善于铺叙的表现。

  二、尚白描

  尚白描包括两个部份,一个是直言无隐,一个是民间俚语。所谓直言无隐,就是说词中没有含蓄隐晦的语句,而能明白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刘熙载艺概中曾说:‘耆卿词系密而妥贴,明白而家常,善于蓄势,有过前人。’这‘明白而家常’,正是直言无隐的表现。另外所谓民间俚语,是说他不避俗字、白字,能以俚语入词,正因为他的词能让人听了就明白,可琅琅上口,并且反映出市井百姓的生活全貌,所以他的作品大为风行。

  三、领字的独创

  领字是柳永最独特的创见!所谓‘领字’,就是位于句子的最前头,用来带领句子的。这个领字与‘之乎者也’的虚字不同,他包括多种词类,而且多为仄声,尤以去声为多,在字数上,他可以是单字、双字、三字;在效果上,除了可以提掇全词,使全词在铺扬上更具耸动的效果,而且他还可以在同列式词句之中反覆增强,使词情达到高潮,更重要的,他可以冒起直叙,使词采音韵上均有生动的表现。周济宋四家词选云:‘柳词总以平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韵,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这‘一二语勾勒提掇’一语,说的便是‘领字’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这首《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绿减,冉冉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首句用‘潇潇暮雨洒江天’,其实就已经点出一个意象或情境了!而这个‘对’字,便令人觉得来的突兀。但其实他正是以这个‘对’字,提掇出面对潇潇秋景的效果,仿佛身为主角面对景色,作一个强烈的衬托;如果只是描写景致,那只是平叙,正因为有个人栩栩如生的在其中,才会令人以‘主角的身份’,充分领会其中的凄清,而这便是领字的效果。在这首词中,除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对’字外,还有多处也是领字效果的用法,如:‘渐霜风凄紧’的‘渐’、‘不忍登高临远’的‘不忍’、‘望故乡渺渺’的‘渺渺’、‘想佳人’的‘想’等等。

  四、序列结构

  所谓序列结构,就是有首有尾,层层叙述,将一个一个所表现分立的意象,运用蒙太奇‘慢动作摄影’的手法,将所有的意象串连,而勾勒出一个情境,所以我们看柳永的词,会觉得在层层意象中,把整个情境完整的表现出来。在王灼碧鸡漫志:‘叙事闲暇,有首有尾。’就是提到他这个特点。例如这首《雨林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金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前三句只是分属不同的意象,一写蝉,一写长亭,一写骤雨。但在首尾相衔的叙述中,加上点一点的扩大,便勾勒出秋天的凄沧情境。这便是柳永的特色!

  五、音律之协婉

  柳永有音乐天才,精通音乐,所以他在词作上音律之协婉,尤为其他词人所不能及。柳词不仅创作了许多词牌,句法和平仄都和旁人大不相同,非柳永音乐之才华,何能及此?而这样的展现,也表示了与其他词人所不同,敢于采择俗曲的开放精神。现今我们虽无从领会柳永词作的音律之美,但是历代评家多有赞誉,像王灼碧鸡漫志:‘柳耆卿乐章集,世多爱赏。....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协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

  六、秋士易感

  中国早期词的发展,还停留在‘春女善怀’的阶段,到了柳永,才把才子志士的失意悲伤和相思离愁的感情揉合起来,和秋天那种凄凉凋零的情境结合起来,提炼出‘秋士易感’的词境,而这种‘秋士易感’的情景交融,正是前人所谓‘不减唐人高处’的地方,唐人高处正是情景交融。彭孙遹金粟词话云:‘柳七亦自有唐人妙境。’这‘唐人妙境’就是‘唐人高处’,也就是情景交融。在柳永词中,表现情景交融的特色的,多在羁旅行役之作中。在羁旅行役的旅程中,多的是会登山临水、登高望远的机会,他把这种恢弘开阔的气象融入在词中,使我们看到了特殊景致与心情的情境表现,而这正是柳永成功的地方。

  七、善用重叠字

  所谓叠字,是利用字型相同,组合而成的衍声复词,恩为他是单音节的延续,所以他的声音长度,比起两个异字所构成的复词要来的短暂,他的节奏感会使人觉得快速,因而增加文辞声律的美听,使读者或听者从中体会作者的感受,达到打动读者或听者心灵的目的。在柳永词作中有许多重叠字的运用,他的缺点是一在以构造相同的句法表达雷同的意思,使人觉得词藻缺乏变化,大减其色,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在这里,遥光对过对柳永词作内容类别的解析,把古往今来对于柳永词作风格与艺术特色的评语,透过分析归纳,把他做了一个结构严整的介绍,虽不能说别具创见,但对于历来文人对于柳永只字片语评价的整理,应该能对后人有所启发。

  最后,要说说柳永在历史上的成就。柳永是一个专业的词人,倚声填词是他毕生精力之所注,虽然柳永在官场上的地位低微,但在词史的发展上却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他不经意的一推,就把词的发展向前推了一大步,下面就他的成就分为数点:

  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的词通俗易懂,易于风行,那就造成了词的流行,平民百姓的喜爱,带动了文人雅士的注意,既有文人雅士的注意,词就由俚俗缓缓变为高雅,词的推广与流行便势在必行,而柳永在推动词的流行上,自是功不可没!

  二、大量创作一个新的词体的长调慢词

  在柳永之前,没有人专力于长调的创作,直到柳永,才以全心全力、全副的心神,去创作慢词,不仅引起许多词家的注意,而且慢词的创作也蔚为风气。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力,能把小令难以表达的复杂内容,曲折尽致的表达出来,而这也是为大家所能普遍接受,很快成为词的主流的原因。

  三、创作许多慢词的新调

  在许多慢词中,柳永并不以旧有的词牌而满足。柳永看待俗曲,并不一味的接受而已,他知道这类曲词藏着丰富的灵感和泉源,并不只是遵循的一套规律而已!在他的《乐章集》中,共收了一百二十多种曲调,其中与现存敦煌词曲相同者只有十六首,而即使是相同的十六首中,也只有三种用到了敦煌词曲的韵式,可见柳永不遵循旧有,敢于采择俗曲,推陈出新的开放精神。而他运用自己的音乐才华,为这些慢词作新声,也使词这种本就为唱而作的调子,更进一步得到扩展!

  四、扩大词的境界

  柳词中的男欢女爱之作占大部份,但他毕竟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内容和题材,像是表现都市的繁华、山川的壮丽、羁旅的愁思、怀古的叹喟、对劳动生活的描述以及对官场争逐的厌弃,使词都呈现出较为宽阔的画面和较为深刻的情感。这些题材并非没有出现在前人的文学作品中,但是在词中,柳永却是大量融入了各种体裁。我们可以如是说,柳永在词的内容上,并不依循着旧有的风气,而进行多样性多元化的展现,这就让他在词境上有所突破,更令人倍感词境的扩大。

  在宋词发展上,柳永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除了开扩慢词这个领域之外,还是把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把专家和民众沟通起来的代表作家。因此,我们应肯定柳永在词作的贡献,没有柳永,则词的生命不仅会缩减,继起的曲也必然不能蔚为流风!

(来自新浪资料,有疑问请追问O(∩_∩)O~)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柳永乃北宋一大词家 属“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他的词凄婉绵长,儿女情长,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
第3个回答  2019-12-21
他可是一个名人,他写实的艺术和风格真是非常独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非常有名望的人
第4个回答  2020-04-22
一.柳永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明显特点
1. 赋的手法,层层铺叙,恣意点染
2. 语言平易浅近,俗词俚语入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