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先撞的一个人 人没事 又来一个车把他撞死了 她也受伤了 谁的责任。求解答

我朋友先撞的一个人 人没事 又来一个车把他撞死了 她也受伤了 谁的责任。求解答

应该是两个人的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对交通事故责任作了科学的划分
1、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
2、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责;违章行为在事故中作用相当两方负同等责任;
3、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可以参考一下以下案例:
在交通事故中,发生前后两次碰撞,造成同一损害后果。二次碰撞的责任如何划分?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一则案例。
案情简介:交通事故二次碰撞
张某驾驶货车在高速公路上,从后方撞上卢某驾驶的货车。5分钟后,赵某驾驶货车从后方驶来,先后与公路中央护栏以及因事故停于道路中间的上述两车发生碰撞,张某再次受伤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后张某的近亲属周玉秀等将另外两车车主诉诸法院,要求其承担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
法院审理:两次碰撞作为一次事故处理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在此次交通事故的前后两次碰撞中,交警部门只出具了[2015]第00023-1号、00023-2号交通事故证明,并未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张某死亡系两次碰撞共同作用所致,两次碰撞相隔近5分钟,且张某死于现场到医院的途中,故应作为一次事故处理,但应分为两个阶段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因无法区分两次碰撞对张某死亡的参与度,故认定两个阶段即两次碰撞各承担50%的责任。第一阶段,结合两次对卢某的询问以及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结果等证据,卢某应承担70%的责任,张某承担30%的责任。第二阶段,根据对卢某、赵某等人的询问以及现场照片等证据,赵某应承担80%的责任,卢某、张某各承担10%的责任。遂判决被告给付原告相应赔偿费。
律师说法:交通事故二次碰撞的责任如何划分
(一)前后两次碰撞纳入一次事故处理
首先,从特定时空上看,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但间隔时间并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判断事故次数的主要标准。本案中,前后两次碰撞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不明确、延续的状态,直至第二次碰撞,事故状态才明确和终止。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5分钟抑或更短的1分钟、30秒,都应视作整个事故的延续期间。
其次,从损害后果而言,无法准确判断前后两次碰撞各自造成的损害后果比例。在原因力竞合且无法具体划分的情况下,人为将其原因力归结于不同事件并进行细化明晰,有悖于法律事实,也难以实务操作。相反,视作一次事故处理,更接近于还原事实的真实性,有利于公正裁决、定分止争。
(二)交通事故二次碰撞的责任划分方式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分析,交通事故二次碰撞属于典型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进而言之,根据数人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形式,属于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所指代的竞合(累积)因果关系范畴。
首先,竞合侵权行为致人损害难以确定责任大小应平均承担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是指虽然损害原因、损害后果明确,但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原因力比例无法查证。故法律推定各侵权行为人负同等过错及原因力,平均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交通事故证明“无法确切区分两次碰撞的致死参与度,即其死亡是由两次碰撞共同作用所致”,无交通事故认定书。因此,在难以确认两次碰撞中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与原因力比例的情况下,判定两次碰撞各自承担50%的责任。
其次,依据两次碰撞阶段中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承担按份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第一次碰撞中,卢某在变道过程中“车身还没摆正”“即将转正到行车道”,即未按照规定、在安全距离内进行超车。
第二次碰撞中,赵某在距事发现场两三百米的地点即发现了事故车辆,本应提前减速、及时刹车,但误以为能够侥幸避让,仍然以近60公里时速尝试通过,最终避让不及并导致受害人死亡,属于基于自信的主观过失,应负主要责任。而卢某和张某在第一次碰撞后,均未能及时开启应急灯或设置警示标志。据此,判定赵某承担80%的责任,卢某、张某各承担10%的责任。
以上就是交通事故二次碰撞,二次碰撞的责任如何划分的案例介绍,希望能帮您解决您的问题。对司法实践中引发的纠纷,如果需要走诉讼程序,建议最好事先咨询交通方面的专家律师,以少走弯路,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