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如题所述

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宝贵财富,在网络文明的塑造中,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网络文化也会失去其独立存在的内在根据,文化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便有了可乘之机。那么,如何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为传统文化找一个立身之地,并将其发扬光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我们要利
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首先,要加强中文网站的建设,让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机会渗透到网络文化之中。要特别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站,从而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传统文化品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占领网上阵地。其次,要充分利“博客文化”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博客文化是网络文化中最具特色、发展最快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新文化形态,日益被大众所接受。目前大的门户网站几乎都开设了博客专栏,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无疑提供了巨大的利用与发展空间。
2.创新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自身的竞争力。没有创新便没
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就要被时代摒弃。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首先,与本土先进文化的融合、创新。在今天,越是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文化,越会得到他民族、他国家、地区的欢迎。中国本土的先进文化,包括个民族文化的先进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社会意识与行为中,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传统文化在发扬自身的优秀成果时,同时吸取其它本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部分。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这也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它有着西方

文化所没有的优点和特点。当然,因为产生基础的原因,它与西方的文化相比,也有着其落后欠缺的一面。如今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提高文化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予以维护和继承。另一方面要去其糟粕,吐故纳新,同时要敢于、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分,逐渐完善自身的文化体系。“古为今用,洋为我用”,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需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3.培养文化主体,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人作为文化主
体,其主动性、积极性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文化主体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首先要培养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只有培养文化主体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传统文化有糟粕的地方,但它是我国文化积淀的成果,其优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魂魄,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它,不能一刀切。其次,要把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学生教育中。现代的学生是在网络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认识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抵制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独占”倾向,另一方面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只有他们接受、认同了传统的优秀文化,他们才会积极地利用各种信息手段、交流技术,积极地去弘扬和维护传统文化,从而引起更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引导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