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釆莲曲全首诗意思

如题所述

释义: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原诗:

《采莲曲》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简介: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扩展资料:

在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 ,遂作采莲曲。

“ 乱入池中看不见” 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

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 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

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

其中“ 乱” 字用得十分微妙。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

末句“ 闻歌始觉有人来” 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

“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莲曲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31
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
祝读书快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31
全诗生动活泼,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增美,歌声由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她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荷花与脸庞一样红,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一群采莲的少女!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富于诗情画意
第3个回答  2019-12-22
释义: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第4个回答  2019-12-04
你群采莲的姑娘身穿和荷叶颜色一样的罗裙粉红色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红润的脸旁,他们与绿和红连浑然一体忽然不见了,踪影听的歌声四起,才知道采莲少女在池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