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山遗址的考古发现

如题所述

田螺山遗址的发现完成了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址在姚江流域空间分布“由点到面”的历史跨越,对研究河姆渡文化的时空分布格局和社会规模具有突破性的价值。

现存海拔最高度约5米,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

地层堆积和文化内涵,解释了河姆渡文化早晚期遗存面貌较大差异而文化核心相对稳定的特征。

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专业人员对田螺山遗址开展了第一期3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的考古发掘。

扩展资料:

田螺山遗址的发现,使得习惯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说的人们有机会感受到了长江下游成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深藏于这儿的远古文明完全可以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相媲美。田螺山遗址的面世,给了当今的人们一次翔实地了解远古江南的契机。

在出土文物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的植物遗存和动物遗骸,植物遗存有橡子、芡实、菱角、酸枣、薏米、稻米、葫芦、蕨菜等,动物遗骸有狗头骨、牛头骨、鲸鱼肋骨、梅花鹿、四不像麋鹿、水鹿、龟鳖甲、金枪鱼脊椎骨、犀骨等。

田螺山人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并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能力、规模、速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自遗物中获得的文化信息,令考古人员有机会目睹数千年前田螺山人巨大的创造力,并因为极好的埋藏条件而令数千年后的今人感受到了田螺山人制作、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螺山遗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31

田螺山遗址
2001年底发现的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西南距河姆渡遗址约7公里。遗址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在已经发掘的800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
出土了多层次干栏式建筑及墓葬、食物储藏坑等遗迹,2000多件陶、石(玉)、骨(角、牙)、木等遗物,大量的动物骨骸、稻谷谷壳、炭化米粒、菱角、橡子、葫芦等遗存。田螺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地面环境最好、地下遗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遗址。目前已经建成田螺山遗址发掘现场展示馆。
1、象田螺山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该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甬余公路北侧,其西距余姚市区和东距宁波市区都为2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001年初,当地一家热处理厂在打井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该遗址。2004年2月至6月,在浙江省文物考古所主持下,由浙江省、宁波市和余姚市的专业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首先,该遗址的发掘进一步探明了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址在姚江流域分布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推进河姆渡文化的聚落研究。第二,遗址中出土了多层次的以一系列以柱坑为主要形式的干栏式建筑遗迹,真切地反映出以挖坑、垫板、立柱为特征的建筑基础营建技术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水平,并出现了多重垫板的建筑基础营建方式,对研究
木构建筑技术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第三,在距地表5米多深的田螺山西南坡基岩表面,发现了少量木炭颗粒,为在姚江流域寻找距今7000年以前的古人生活遗存、揭开河姆渡文化的起源之谜找到了宝贵的线索。第四,出土器物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展示了先民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场景。这次发掘共出土各类文物760多件,质地有陶、石、玉、骨、角、牙、木和芦苇等,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出土文物密度之大,甚至超过了河姆渡遗址。总之,田螺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在河姆渡文化考古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田螺山遗址周边环境优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条件最好、地下遗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村落遗址,是继河姆渡、鲻山遗址以后,河姆渡文化的又一重要发现。鉴于其重要的考古文化价值,省考古所将继续考古发掘工作。余姚市人民政府已制订了田螺山遗址的保护开发方案,计划在近年建成遗址现场展示馆,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