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所归,死予以为坟,诗句出自哪首诗

生死所归,死予以为坟,诗句出自哪首诗

苏轼《屈原庙赋》
原句: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意思:离开家园数千里,生的时候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处,死的时候没有可以做坟墓的地方。
鉴赏:这句话是苏轼对屈原多次被流浪,不得还乡,最后自投汨罗,虽精神富足却政治失意一生的总结。既有苏轼对屈原悲惨遭遇的同情,也隐含对将屈原流放朝廷的不满和控诉,同时也有苏轼感慨自身命运多舛之意。
此时的苏轼因受乌台诗案牵连再加上作为旧党代表,被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派排斥,流放黄州,不得还京(皇帝也护不住他)。这与当年屈原遭驱逐的境遇何其相像。所以苏轼才能在看到屈原庙后,写出悲壮慷慨的《屈原庙赋》,既是说屈原,也是写自己。
我认为,这句话是两个伟大诗人隔着时空灵魂的共鸣对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2
《屈原庙赋》苏轼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②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③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④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⑤乎中浦.”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zhuó)方以为圆.黾勉⑥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第2个回答  2016-06-11
出自 苏轼的《屈原庙赋》。
原句: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第3个回答  2016-05-26
“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出自《屈原庙赋》,作者苏轼。
第4个回答  2016-06-12
  出自 苏轼的《屈原庙赋》。
原句: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