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有多少年历史

如题所述

我国的核工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1954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综合找矿中,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毛泽东在听取地质部门汇报后指出,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1955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国家建设委员会设立建筑技术局,负责原苏联援助的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筹建工作。1956年11月16日,国家建立了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年改为核工业部) ,在苏联援助下建设核工业。1958年,我国第一座重水型实验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1960年,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翌年撤走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专家,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然而,我国核科技研究和核工业建设并未就此止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继续发展。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直接领导研制生产原子弹的工作。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表明中国的核工业已有较快的发展,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70年代末,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核工业由主要为军用服务,转向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主要从事核能、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民用产品的开发。1983年6月,在浙江海盐县秦山,开始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功率为30万千瓦的秦山核电站的建设;1984年4月,引进技术设备,在广东深圳开始建设大亚湾核电站。1988年4月,核工业部撤销,其政府职能划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时组建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负责对核工业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90年代以来,核工业继续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0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记载了中国核电之路艰辛的历程、辉煌的业绩、发展的前景,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国家的光荣,是中国核工业从“以军为主”到“军民结合”二次创业的光辉典范。

可是,秦山这个令中华民族骄傲的名字,最初的代号叫什么?从命名到首次发电又经历了漫漫多少年?这期间又有多少核电创业者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演绎了多少依靠科学,锐意创新的感人故事呢?

“二机部不能光是爆炸部,要搞原子能发电。”1970年2月8日,这是周总理在听取了上海市请求建设核电站的汇报后说的,中国的第一座核电站因此被命名为“七二八”工程。

1974年3月31日,周总理在北京召开的中央专委会上亲自审查批准了《上海“七二八”核电工程建设方案》及《“七二八”核电站设计任务书》,指出:“一定要以不污染国土、不危害人民为原则。”周总理进一步指出:“对这项工程来说,掌握核电技术的目的大于发电。”

1981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等五委一部《关于请示批准建设30万千瓦核电站的报告》,1982年6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核工业部正式上报《关于请示批准30万千瓦核电站厂址定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的报告》。同年11月,国家经委批复同意核电厂址定在浙江海盐县秦山。

1982年12月30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建设秦山核电站的决定。

秦山核电站于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1991年12月15日首次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核电站,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秦山核电公司依靠自己的力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吸取国外核电站的先进经验,加强电站日常管理和核安全文化建设,花大力气培养核电站运行和检修人员,顺利地完成了电站换料大修任务,电站一个燃料循环周期内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逐年提高,电站安全运行不断刷新纪录。

随着秦山二期、三期、广东大亚湾、广东岭澳等一座又一座核电站工程的顺利建成,经过近二十年核电建设实践的磨练和考验,如今我国已系统地掌握了核电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先进的工程管理规范和方法,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科学、有效的核工程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从而使我国核设施的建造和运行保证了核安全,为国际所公认。核工业建设战线以核电站建造为主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整体优势已基本形成。核工程、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不仅带动了整个核工业保持一支核科技队伍,实现寓军于民,以民养军,保持核威慑技术能力的战略目标,而且为国家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个回答  2011-04-12
我国的核工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1954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综合找矿中,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毛泽东在听取地质部门汇报后指出,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1955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国家建设委员会设立建筑技术局,负责原苏联援助的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筹建工作。1956年11月16日,国家建立了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年改为核工业部) ,在苏联援助下建设核工业。1958年,我国第一座重水型实验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1960年,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翌年撤走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专家,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然而,我国核科技研究和核工业建设并未就此止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继续发展。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直接领导研制生产原子弹的工作。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表明中国的核工业已有较快的发展,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70年代末,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核工业由主要为军用服务,转向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主要从事核能、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民用产品的开发。1983年6月,在浙江海盐县秦山,开始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功率为30万千瓦的秦山核电站的建设;1984年4月,引进技术设备,在广东深圳开始建设大亚湾核电站。1988年4月,核工业部撤销,其政府职能划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时组建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负责对核工业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90年代以来,核工业继续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第3个回答  2009-09-20
1950开始研究.到了1958第一座重水型实验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
第4个回答  2009-09-20
一百多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