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所有字的古文意思,

文言文中的,,
就是古汉语词典上的意思。

也,乎,所,所以,其,说,相,传,贻,用,下,

  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例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愿闻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 黄河 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庄子•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记•卫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庄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宋 苏洵 《几策•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问,而问 舜 冠,所以不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赵树理 《三里湾•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记•魏公子列传》:“ 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异日, 种 谏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作者,但为 吴 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是因为他联络 罗汝才 到 潼关 接应。”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只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老残游记》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庄子•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文子•上仁》:“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为 注:“以,为也。”
  “所”和“以”结合,构成“所以”这样一个粘连较紧的名词性短语,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和对象。后来成为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它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要看“以”应该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以”当“因”讲,“所以”就表示“……的缘故”或“……的原因”;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用……的方法”;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的人”、“……的根据”,等等。在文言文中应视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译出。此外,“所以”用作连词,跟“是以”、“以是”、“以此”相同,可作“因此”解,这和现代汉语中连词“所以”的用法相同。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3、用作连词。做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说
  〈动〉
  (1) 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说,释也,一曰谈说也。——《说文》
  说所以明也。——《墨子·经上》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勾践说于国人。——《国语·越语》。注:“解也。”
  佐下军以说焉。——《左传·昭公九年》。注:“自解说。”
  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汉书·王莽传》

  (2) 谈说,讲说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3) 告知;告诉
  夫差将死,使人说于 子胥。——《国语·吴语》

  (4) 评议;谈论
  说,论也。——《广雅·释诂二》
  游于说。——《礼记·少仪》。疏:“谓论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 劝告;责备
  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序》

  说 shuō
  〈名〉
  (1) 学说;观点;言论
  然是说,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

  (2) 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墨子·小取》

  (3) 指说书
  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相
  “相”充当文言虚词时读作“xiāng”,有两个义项:
  ①〔副词〕,表示双方彼此对待关系时,译成“互相”。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表示彼此间相交替关系时,译成“递相”。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父子相传。”
  ②〔代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或从单方面发出,而非互相的关系。如:《孔雀东南飞》:“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其中第二个义项就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正如上例,由于“相”所处的位置是在动词的前面,很多学生会把它翻译成副词“互相”,而实际上,它是代词,是一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依然有这种用法。如:“实不相瞒”、“好言相劝”等。如果在翻译时不知道此用法就往往会出错,比如唐代诗人贺之章的名篇《回乡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处的“相”字如果翻译成“互相”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而你如果知道“相”的第二种用法,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同样,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相”字也应该这样理解才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