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拒不出庭的,应当承担什么后果?

如题所述

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拒不出庭的,后果是原告不出庭,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不出庭可以缺席判决。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已经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如果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上级行政机关复议后仍然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如果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6
行政诉讼的原告不出庭,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不出席可以缺席判决。被告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根据现有证据进行审查,被告拒不出庭也不依法提供证据的,视为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可以依据查明的事实作出判决。
法律分析
在行政诉讼实践中,有些诉讼当事人不顾法律的规定,随意不参加法院通知其参加的诉讼活动,对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带来一些障碍。行政诉讼法规定,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因此,原告经两次合法传唤或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视为其对自己权利的放弃,按撤诉处理。被告人不出庭后果是:司法机关可以拘传到庭,或者缺席判决处理。并非必须到庭的被告,可作缺席判决处理,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被告人不出庭后果是需要承担有关法律规定,因为被告人不出庭并不能对抗司法判决的执行,在有关事项的处理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处理的,如果认定犯罪事实成立的,即使不出庭也是需要判决处理的。被告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根据现有证据进行审查,被告拒不出庭也不依法提供证据的,视为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可以依据查明的事实作出判决。另外,对于被告不依法履行诉讼义务的行为,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发送司法建议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2个回答  2019-02-11

《行政诉讼法》第58 条规定,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20-06-17

原告不出庭,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不出庭可以缺席判决,被告不出庭的,其提交的证据不能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