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观后感!急!!

本人需要,明天上交!!!很急!!!

谨以此文献给我可爱的侄子
这篇文章,现在给他看,一点也不晚,虽然只是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但我希望我的侄子能快乐,健康,向上的成长。
侄子今年4岁,用人们常在口中的话来说,就是标准2000后,半大小子。这样的年龄,在文革时代,可不是讨人喜欢的家伙,因为老是从那一辈人口中听着“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顺口溜。
当然,现在也不是文革时期,自改革开放以后,在上层建筑的宏观调控下,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也不用在唠叨前人的顺口溜。
不得不说,侄子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具体说,应该是过于了,相比,至少在我小时候,干不出一面看奥特曼,一面说幸福生活就是猫吃鱼,够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么富有“哲理”话来。至少不会为了看动画,装乖讨大人喜欢,不会为了逃避犯错所要受责罚的时候,到处寻找“避难所”。不会把事情弄遭了,而理所当然的说是“毛姑姑”弄的………
其实,我最早还为侄子的自闭烦劳过。侄子读书很早,2岁的时候,因为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侄子比其他小孩早早的进入幼稚园,可就在某一天下午,我去接他放学,只见他孤零零的站在一边,看其他人跳舞。后来,经老师了解才知道。侄子有点自闭。
幸好,后来,经过家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改掉了那个坏习惯。但是其他方面的毛病又凸显出来。
以至于近段时间以来,都在反思,对小孩的教育到底该怎样入手,该怎么才不算过度。
终于,某天,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细细的把<<小孩不笨>>这部电影看完。
影片里有这样一个画面:学谦因打架被校方公开鞭打后,他趴在自己的床上忍痛流泪的时候,爸爸妈妈开门来看他,他很坚强地把头别了过去,不让爸爸妈妈看到他的泪。当时,我看着他别过头去的那一刹那,心真的很痛,一个15岁的男孩受了伤在流泪。作为一个学生在公开鞭打之后,自尊心被打得无处可逃,皮肉上的痛苦暂且不说,因为皮肉伤总有痊愈的一天,可是一个15岁男孩心灵上所受的伤岂会轻易地愈合?老师,同学们鄙视、羞辱的眼光射过来的时候,就像在荆棘上走路般难受。试问:在羞辱的眼光下成长,一个学生还能活泼快乐地成长吗?在我看来,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该采取以积极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措施,由校方和父母协调共同教育学生,加强交流,引导学生走上正轨,而并非以体罚为主要手段。学校是一个和谐的地方,不应有暴力行为的出现。
片中插曲有句歌词:不要让我们一生绝望。是啊!正如杰利在演出时说:坏苹果,把坏的仍掉就是好的,要是把坏苹果仍掉,那它就完了。每个人都会说: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难道天底下就有完美无暇的苹果吗?对于学生,很多学校和家长只看到学生的缺点,甚至把一些优点也当成了缺点来批判,大人们总是不会轻易满足孩子的优点,他们对孩子们的要求多得不可胜数,而大人们自己本身又做到了多少?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父母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榜样性的作用。希望大人们在要求孩子们之前,请先严格要求自己。影片中,校长是一位华文不好的人,符老师所教的学生当中,很多学生的华文成绩不好,他们都说:校长不会说华文,照样能当校长。在这样的“榜样”作用下,同学们就觉得自己的华文成绩不好是理所当然的。成才的父亲是一个从小到大都打架、文化素质很低的人。成才的成长无疑受到了父亲“榜样”性作用的影响,成才成了一个爱打架的学生,他崇拜李小龙。而学习成绩极差,还因打架被学校开除。对于这样一个学生。学校应当加强教育,发掘他的优点,培养他,而并非“开除”就了事,把他推进社会,无疑是让他走向灭亡。影片中,校方最终接受了成才,并且精心培育他,最终他在武打方面有所建树,这一点犹为让我感到欣慰。
让我们一起来试想一下:假如每个大人也是一个苹果,难道每个大人都一定是好苹果吗?假如影片中校长的华文说得很好,或许学生们就会改变学习华文的态度。假如成才的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成才或许会是一位品学谦优的学生。
大人们经常埋怨孩子们没话和他们说,不愿和他们沟通,可是当孩子们迫切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有几次能够在孩子身边支持和鼓励孩子们?影片中,学谦的爸爸妈妈在看儿子的搏客时,才知道孩子其实一直都很听话,才知道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
记得学谦搏客里有这三句话:1、迷路的感觉好可怕;2、这个家,表面上什么都有,实际上什么也没有;3、今天,杨学谦死了。爸爸妈妈看后发出这句感叹:原来他们对我们的失望比我们对他们的失望还要大。杰利偷钱储钱,在被人发现后,得到的是学校和父母的指责,爸爸痛打杰利,当听到杰利说出“我只想用五百块来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看我演出”这句话后,爸爸要打杰利的手停了,泪水淌了出来,深感惭愧的抱住了杰利,妈妈也惭愧地哭了。事实上,在很多家庭里,并不是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而是孩子们在孤独寂寞的同时,再也找不到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式,也正如杰利所说: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父母们鼓励的话渐渐变成了训话,于是我们就变成了哑巴。
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分数”这根棒子握在学校和家长手里,打在孩子们的身上,“分数”格外地受除学生外的人们的青睐,而那些“创造性”“表演才能”等统统显得一无是处。“分数”成了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一死的标准下,拿不到100分就是不够好,第一次考了10分,哪怕第二次考了59分,都没及格就是坏学生一个,大人们经常都给孩子们定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而看不到从10分到59分这一飞跃的过程,留给孩子们的依然是那些重复了一千次、一万次的训话,而那些鼓励性的话语则决口不提,孩子们听着那些早已可以倒背如流的训话,左耳进、右耳出,然后理所当然地想:何必再努力呢?努力了依然是烂苹果一个。于是孩子们不再进取。从而,就再也没有所谓的“进步”!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称赞和鼓励,小孩和大人都一样地需要。影片中符老师突然间称赞那位考试考了12分的女同学,对她说:“上次考了10分,这次考了12分,下次再努力点,一定可以学好华文。”学生听后,开心地笑了并且充满自信地迈步向前。符老师称赞校长的发型时髦时,校长亦是得意地笑了又笑。所以,希望每个人都不要吝啬称赞、鼓励性的话语,在称赞和鼓励之下,别人就会完善自己,朝着那个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影片里有不少滑稽搞笑的场面。如:1、符老师骑车摔倒;2、成才爸爸送礼给校长;3、学谦和杰利被训话时。左耳进、右耳出;4、杰利说:再怎么说,我是男主角,我不是一朵花;5、符老师叫没交作业的同学自动出去,然后教室只剩他一人的场面;6、杰利的爸爸妈妈同时收到“对不起,我错了”这条短信时,两人得意的样子。 除了以上这些搞笑的画面外,影片里还闹了一个大笑话。杰利和小晰被同学们作弄后以为小晰要生孩子所哦发生的一系列荒唐事件。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荒唐搞笑得很,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学校、家长没有传授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性教育知识。杰利问一个大肚腩的男人:“您的肚子也是虫虫加蛋蛋在里面而变大的吗?”这样的一个问题,真让人哭笑不得。我觉得:学校和家长都有必要传授一些基本的日常生理知识给孩子们,这样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必定大有帮助。
学谦和成才两个人生长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里,而他们两个人却成了好朋友,原因在于两个人对于家的感觉相似,他们都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学谦和成才两个人堕落之后,被两位假警察敲诈后,两人打劫一位老婆婆的项链,但他们两人很快就知错,然后鼓起极大的勇气把项链归还给老婆婆,可是,他们归还项链照样得不到任何一句称赞、鼓励性的话语,反而被人们报了警。学谦爸爸到现场后,不断地向老婆婆求情。幸好,在警察到来时,婆婆否认了事实,说她不小心把电话打到了警察局。听到这句话后,整个紧张的场面一下子轻松了,学谦和成才在人们的宽容下重新找到了自信,事后,他们决心努力学习。
所以, 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还要常用到“宽容”这个词,宽容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另一种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6
《小孩不笨》观后感

想必大家都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古话吧。起初,我对这句话似懂非懂,但自从看了《小孩不笨》后,这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满满一箩筐的收获。

剧中的3个小孩,是“铁哥们”。虽然在学习上,不是精英,不是骨干,只是读EM3,是学校最最差的学生。但是,他们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

Terry,喜欢幻想,是个大少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事就哭,没有主见,但我最欣赏他的就是幽默和知恩图报,每当文福救了他,国斌帮了他,他就会报答他们。他的老爸,开了一家肉干公司,但不喜欢帮助别人,还喜欢把自己叫成“你老爸”在Terry老爸老妈的影响下,他也不愿意帮助别人了。他们家还有Terry的姐姐,它总希望妈妈能给她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她的老妈却以“爱”的名义,管这管那。总之,Terry的一家是有个性的一家。

再说国斌,虽然看上去好像挺会读书,但他的分数却还不如Terry和文福。他喜欢画画,还因为画画救过Terry和文福,但却得不到妈妈的认同,他曾想过跳楼自杀,但是没有成功。之后,他的妈妈就换上了血癌就是我们称的白血病,不过故事的结局还是圆满的,他妈妈找到了配的骨髓,Terry就是这位骨髓的捐献者。而最后,国斌的爸爸以广告的形式宣传“好朋友肉干”,报答Terry一家。

在这3个小孩中,最讲义气的要数文福了,从来不计别人怎么对待他,只是不管谁欺负了自己的朋友,他总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也是这3个小孩中,家里最不富裕的一个,妈妈是卖云油面的,他要帮妈妈开档,又要照顾弟弟,他喜欢做好事,但每次都被人误会,在这3个小孩中,我最喜欢他。

看了这本电视剧,我深受感触,是朋友之间的友谊,是一双心灵的耳朵,是一对发现的眼睛,每个人身上总有闪光的一面,面对不好的学习成绩,我们不能自怜自哀,要鼓起勇气,把这些知识都弄懂,不然则会越陷越深。家长们的任务呢,不是一味的督促孩子的学习,还要鼓励孩子做好事,培养孩子的兴趣。我们都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学习别人的闪光点,因为我们都是有用的人!

名师点评:
读后感或观后感这类文章,既要写“读”或“观”的内容,如读某篇文章、某本书、某部片子等,又要写读后或观后的“感想”,重点不是读或观,应该是“感”。小作者在看了《小孩不笨》这部电视剧后明白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并且能够联系实际,从孩子和家长的角度去谈如何去实现每个人的能力,颇有现实意义。从结构上看完整自然,层次清楚,井然有序。
第2个回答  2009-09-26
爸爸妈妈,请多看看我们身上的闪光点
——《小孩不笨1》观后感
中心小学六(1)班 张铭津
现实中的新加坡,华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数学,而中文学不好没关系。但如果中文没学好,还是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到中国的发展。而《小孩不笨1》中的文福、国彬和Terry三个好朋友都是EM3 (差生班)里的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也因为不同的成长环境影响了他们的性格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才看了一会儿,便被影片中诙谐、幽默、搞笑地剧情以及三个主人公的表情、语言、动作深深地吸引和感动。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Terry,喜欢幻想,是个大少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事就哭,没有主见,但我最欣赏他的就是幽默和知恩图报;国彬不太会念书,可是很会也很爱画画,然而他的妈妈却只希望他能能把书读好,拿到好成绩,因此国彬深受妈妈压力的影响,同时常常遭到体罚;文福一心想替辛苦卖面的母亲及自己都争一口气,在别人面前能抬得起头来,他说过一句话,令我很感动:“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他们的新班主任——李老师,教育孩子们,不要逃避困难,要去了解、认识困难,把困难的底摸清楚,她给了孩子们很多的鼓励和信心。
喜欢幻想的Terry是个大少爷,他的爸爸,开了一家肉干公司,但不喜欢帮助别人,在Terry老爸老妈的影响下,他也不愿意帮助别人了。他们家还有Terry的姐姐,它总希望妈妈能给她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她的老妈却以“爱”的名义,管这管那。总之,Terry的一家是有个性的一家。
再说国彬,他喜欢画画,还因为画画救过Terry和文福,但却得不到妈妈的认同,他曾想过跳楼自杀,但是没有成功。之后,他的妈妈就患上了血癌,爸爸也下了岗,一家人的支柱都没有了,虽然Terry很胆小,但他逐渐长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国彬的妈妈,两家人逐渐淡化了以前的误会,互助互爱,共享欢乐。
在这三个主角中,最讲义气的要数文福了,从来不计较别人怎么对待他,只是不管谁欺负了自己的朋友,他总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也是这3个小孩中最不富裕的一个。他要帮妈妈管理大排档,又要照顾弟弟,但他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他曾经说过:“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令我非常感动。其实,即使生活不富裕,但只要你有一个理想,那你便会成功。
爸爸妈妈,请你们多看看我们身上的闪光点吧!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往往,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影片中的国彬,他虽然成绩总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强的绘画能力。他能将一个人的头像,画得惟妙惟肖,可谓是天赋异懔。然而,因为学习差,他常被高级班的同学嘲笑、欺负,间接导致他有自卑感。我们要抛开自卑的情绪,在被他人看不起时,我们应当将其看作动力,赶超他人,再来,从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在被鄙视时,我们得自己看得起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到特别之处,来发展自己。
想起影片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让我非常深刻,难忘。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特长、天赋。但很多时候却因为父母过 于重视学习而被忽略、埋没。影片中的李老师正是一位善于挖掘孩子优点的好老师,她对EM3的同学怀着的不是无药可救的心态,而是充满希望的!爸爸妈妈们,老师们,请多点看看我们身上的闪光点吧!

指导老师:陈桂玲
第3个回答  2020-07-03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教育电影《小孩不笨》。电影讲述了两个新加坡家庭,因为缺少沟通,让孩子的心灵走向了堕落,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以忙为借口不跟孩子交流。甚至认为拳打脚踢是管教的最好方法,却不知道心和心的交流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是传递爱的桥梁。
  在这个家庭,杰瑞的成绩都拿甲等却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扬,汤姆作文不错,但总是受到妈妈的谴责……,自己把爸爸的电脑修好了,却被误认为是捣蛋鬼。回顾自己成长历程,虽然也曾遇见过很严厉的老师,但是起码家庭的氛围是和谐宽松的,爸爸妈妈很少因为学习批评我,即使犯了错误,也会询问原因,因势利导,以宽容的心态接纳我的错误,给我改正的机会。现在的领导从业务和生活上都很关心我们青年教师,我们的工作但凡有一点点的进步,领导都会看在眼里,提出表扬,我们的工作有时也会有缺陷,但是她总是肯定优点,提出改进的方案。在骨干教师培训班,我也有同样的体会,邹老师,尚老师,徐老师,卢老师,所有的指导教师都是那么的亲和,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我们的每一次活动几乎都得到指导老师的赞赏和鼓励。我想不论是做一名幼儿教师,还是做一位母亲,不论年龄大小,人总是想得到别人认可、欣赏和赞扬的,孩子更是如此。老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语言,一个鼓励的拥抱都是对孩子最好的奖赏。很多人认为中国人不善于表达爱,更多的时候即使表达也很含蓄,但是我觉得在我的身边,这种现象在一点一点的改变,我身边的同事,朋友,包括我自己对待孩子不像从前的家长那样“吝啬”。我们会拥抱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吝惜溢美之词。我觉得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者,是孩子心灵的培养者,是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们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的每一颗种子都会生根发芽,所以,要好好的呵护她们,千万不能主观随意的否定她们,批评指责更会伤害这些幼苗。用包容的心态,赏识的语言,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幼苗,未来,如果有一天他们长大成材,她们会感恩,以同样的心态对待别人。
第4个回答  2009-09-26
大兄弟,网上找,好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