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学类包括哪些专业

如题所述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130205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舞蹈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舞蹈进行理论分析、研究 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舞蹈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中外舞蹈 史、中外民间舞蹈理论、舞蹈美学、舞蹈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 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本 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舞蹈历史和理论、舞蹈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舞蹈历史、舞蹈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能力;

3.掌握一定的舞蹈专业技能;

4.了解相关的人文科学和自然学科的知识;

5.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6.熟悉有关文艺的方针政策,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欧美芭蕾舞史、欧美现代舞史、中外传统舞蹈文化、舞蹈鉴 赏与批评、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训练学、舞蹈基础训练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教学实践:舞蹈理论实践(舞蹈作品赏析、地区文化考察与研究、舞蹈理论研究与创新)、 舞蹈教学实践、毕业实习(含毕业供需展示)和毕业论文等;

2.社会实践:艺术采风、公益汇演、志愿者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舞蹈解剖学》、《环境即兴编舞训练》、《编舞技法》、《基本功》、《成品舞与创作》、《剧目排练》、《芭蕾舞》、《东方舞》、《敦煌舞》、《汉族民间舞》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健美操、空中乘务、民族舞等、体育舞蹈、舞蹈教育、运动舞蹈、舞蹈表演与教育。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艺术类院校、教育机构:舞蹈教学、舞蹈指导; 文艺团体:舞蹈演员。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舞蹈学专业就业前景:

调研结果表明,大中小学校需要舞蹈教师不仅会跳、会教、会创编,有的地区还要兼任音乐课教学任务。为此,以舞蹈技能和师范性相整合、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双专业”办学模式,是时代发展和学校艺术教育的要求。本专业毕业生现有80%分配在大中小学从事舞蹈艺术教育工作,有18%分配在地市各级文化馆从事群艺工作,并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舞蹈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9%,36%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54,与其他大学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

舞蹈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艺术学类,其中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舞蹈学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8,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21位。据2013年的一项调查,38988位舞蹈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3743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231元,0-2年工资3814元,3-5年工资4146元,10年以上工资5146元,6-7年工资12499元,8-10年工资18600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成都、苏州、东莞、天津。

舞蹈学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文艺演出团体、少年宫、文化宫、群艺馆、艺术院校、中小学、大众事业单位宣传机构从事舞蹈教师、舞蹈指导、艺术体操教练、舞蹈演员等工作。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包括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音乐与舞蹈学类 130200 音乐表演 130201 音乐学 130202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130203 舞蹈表演 130204 舞蹈学 130205 舞蹈编导 130206 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介绍 一、音乐 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指挥或演唱(奏)的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 主要课程:表演、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重奏(唱)合奏(唱)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等,一般每学期安排1--2周。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二、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音乐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音乐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学、美学、作曲技术理论、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及教学实践等,一般每学期安排l--2周。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舞蹈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舞蹈表演的专业知识和舞蹈编导能力,掌握舞蹈表演专业技能,能进行舞蹈表演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能力: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 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基本乐理、基础训练、民间舞、舞蹈概论、舞蹈简史、技能、表演、身韵、舞蹈欣赏、音乐欣赏、编导、创作、现代舞蹈训练、考察观摩、舞蹈素材收集、毕业演出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