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区别

如题所述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但犯罪对象不一定会受到损害。
2、犯罪客体决定了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不一定能够决定犯罪性质。
3、犯罪客体是构成任何犯罪的必要要件,但犯罪对象则不是构成任何犯罪不可缺少的要件,犯罪对象仅可作为一些犯罪的必要要件。
4、犯罪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基础,但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基础,由于犯罪客体是构成犯罪的必要要件,范围和性质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成为犯罪分类的基础。
5、犯罪客体是财产权、生命权、公共安全等,是凭借人的思维才可以认识的观念上的东西;而犯罪对象则是具体的物或者人,可以凭借人的感官来感知。
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区别是在法律责任的界定中具有重要意义。犯罪对象指的是犯罪行为直接针对的主体,通常是人或法人实体,是犯罪行为的直接承受者。而犯罪客体则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具体对象或利益,可以是人、财物或其他利益等。区分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对于界定法律责任至关重要。犯罪对象的身份和特征决定了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刑事责任的适用范围,而犯罪客体的价值和性质则决定了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和刑罚的严重程度。因此,准确界定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区别对于确保法律责任的公正与合理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
犯罪构成要件从不同角度说明行为对法益的侵犯性和行为人的罪过性的实质内容。如果某种因素不具有这种实质内容,就不可能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是一种法律规定,而不是具体事实。最初的构成要件理论曾将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事实称为具体的构成要件,但当今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这种称谓混淆了法律规范与具体事实。以下所说的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或具体构成要件是指法律规定,而非具体事实。
犯罪构成由一系列主客观要素所组成,其中的“要素”就是构成犯罪必需具备的条件(犯罪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中又包含若干因素(犯罪构成因素)。简而言之,若干因素组成一个要素,若干要素形成一个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素的有机统一;各个要素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一致,形成为一个整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理论不发达,有的书上将犯罪构成和犯罪构成要素等同起来使用(即有时表述的是犯罪构成,实际上是指的犯罪构成要素,有时表述的是犯罪构成要素,实际上是指的犯罪构成),有的书上表述的犯罪构成实质上指的是犯罪成立条件。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对于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认定是司法机关在审查相关诉讼案件时需要明确确定的相关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相关情况应当基于实际的犯罪事实来进行认定,避免出现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如果对相关情况的认定有异议的,可以提出上诉。
综上所述:区分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对于法律责任的界定至关重要,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刑事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