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江湖上,真的有行侠仗义的侠客吗?

如题所述

历史上的“侠”,大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从 “士”阶层中分化出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不稳定,士人地位逐渐动摇,内部自然发生了分化。士原本文武兼具, 分化之后,“文者为儒,武者为侠”,“文者益文,武者益武” 。“侠”就起源于武士,但是并非所有的武士都是侠。“武侠”中包括“武”和“侠”两个要素,显然是“侠”重于“武”。但是最开始“武”的暴力特征却使得“侠”游离在社会秩序之外,并不为正统文化所承认。韩非子最早将“侠”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加以论断,在他看来: “侠以武犯禁”,扰乱社会秩序。正因此,他反对人臣将侠当作刺客豢养起来,否则就长了人臣的威风,威胁君主统治。

到了西汉,司马迁最先为游侠作传。不同于韩非子,司马迁更为关注 “侠”的品行。在他看来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显然司马迁十分赞扬侠信守诺言、舍身为人的精神。不过他同样认为侠的行为“是不轨于正义”的(意即不符合法律准则)。司马迁之后,东汉班固在《汉书》中也作了一篇《游侠传》,班固肯定了少数游侠“不矜其能”,舍身助人,但认为更多游侠是不遵守礼仪纲常和等级制度之徒。自《汉书》后,正史中就再难见到游侠的身影了。但侠并没有因此销声匿迹,反而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这便与后世的文学创作关系密切。

好打抱不平的侠客自中晚唐起成为唐传奇作品中的常客。但一开始他们并不是主角,只能算是推动故事发展的辅助性配角。比如《霍小玉传》中的黄衫客。故事开始时男主角李益背信弃义抛弃了女主角霍小玉,霍小玉抑郁成疾想见李益一面,身着黄衫的侠客愤然带负心汉来见了霍小玉。这个侠客同样没有姓名,但比有名有姓的李益可要强多了。到了晚唐,侠客转而成为了故事的主角,他们武功出神入化,惩恶扬善,为人主持公道,保卫正义。许多侠客都自带神仙感,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比如说裴铡所作的《昆仑奴》中的侠客昆仑奴摩勒,背着两个人还能轻松地在空中飞行,十年过去还容颜不老。又如裴铡《聂隐娘》中的聂隐娘不仅剑术高超还会使法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4
有的。侠客的存在肯定是有依据的,不可能说没有就没有,只是说可能没有现在所传的那么的神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