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恒星诞生的原因,人们按照常理猜测,以为是来自老恒星的分裂,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产生恒星的基本条件是氢气、万有引力和漫长的时间。宇宙中有一些浓密的星际气体尘埃云,或者星系的旋臂物质盘,那里聚集了大量的物质,物质之间相互摩擦和碰撞,随时可能诞生新的恒星。
起初,星云中的一小块区域的氢气吸收了热量,温度开始升高,引起星云中的其他物质开始发热、发光。尘埃和气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开始聚集,形成巨大的漩涡。在物质聚集、体积压缩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对其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被压缩的气体的温度会进一步升高。
经过数十万年,星云的密度不断增大,形成盘状漩涡,这种漩涡的直径比太阳系还大。而位于漩涡中心的气体,在万有引力的不断挤压下,形成具有超高密度和温度的球体。随着压力进一步增大,在漩涡的角动量的作用下,巨大的气流从漩涡中心喷射而出,喷射气流的直径可以达到几光年,气流中的物质飞行的速度非常快,可以穿越难以想象的距离。而留在原处的核心的部分,就成为了新生的恒星。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新的恒星诞生,并不是一颗一颗的,而是一批一批的,同一批恒星诞生的时间都差不多。因为诞生之地的物质的组成和浓度不同,每一颗恒星的质量有大有小。恒星诞生之初的属性决定了它的寿命,所以同一批诞生的恒星,寿命长短不一,最终消亡的时间也不一样。这一点倒是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人类,每个宝宝在孕育和出生的时候,就有若干与生俱来的天赋。同时出生的宝宝,他们的人生轨迹,离世的方式和时间,又各自不同。
宇宙中恒星总的数量在增加还是在减少呢?就目前而言,宇宙中恒星总的数量并没有在减少,而是一直在增加。宇宙演化的过程中,第一批恒星出现在大爆炸开始后的1.55亿年,第二批恒星是在大爆炸过后2亿年出现。大多数恒星的寿命像太阳一样,大约有100亿年,而宇宙诞生至今的历史也不过137亿年,所以早期形成的恒星很多都还健在,再加上现在还有大量的恒星在不断地孕育、生长,所以恒星的总数量还在增加。
那么未来,恒星的数量会减少吗?根据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荷兰莱顿大学的大卫·索贝尔(David Sobral)的研究团队认为,宇宙中现存的恒星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在宇宙生产恒星的高峰期诞生的,这个最高峰时期出现在距今100亿年之前,也就是大爆炸之后27亿年左右。高峰期过去以后,恒星诞生的数量越来越少,宇宙中的恒星集体步入“老龄化社会”,现在虽然还有新恒星诞生,但速度只有最高峰时期的3%,并且这种下降的趋势仍将继续持续下去。未来有一天,如果恒星死去的数量多于产生的数量,那么整个宇宙中恒星的总数量是有可能会逐渐减少,宇宙会逐渐陷入黑暗与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