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为什么如此重要?

如题所述

中小企业从“专精特新”瞄准“隐形冠军”

当前,我国拥有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000万家,认定为省市级“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数量仅有4万多家,“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有11.3万家。刘鹤副总理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有业内专家疾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到了。

那么,这些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怎样把握住当下难得的经济环境,实现本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呢?求是达明团队给出的答案是:从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路径中找到规律,制定自己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并将战略有效分解落地。

一、战略定位+精准聚焦

如果有谁试图同时赢得100米和马拉松比赛的金牌,那么他在这两个比赛中注定都会失败,聚焦是获取优异表现的先决条件。

隐形冠军通过精确的市场定位和聚焦才能够成为市场领导者并且持续地占有市场领导地位。资源分散无法造就世界级的公司,只有坚持不懈的专注才能成就冠军。相对于什么都做而导致的精力和资源分散而言,高度专注战略带来的风险可能更小。

求是达明团队服务的另一家大型机电设备企业B公司,自1976年成立以来,至今一直专注于压力容器、板式换热器、锅炉及各类余热换热器等设备制造,并随着公司的转型升级,从设备供应商转变为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B企业遇到过很多次行业危机与时代挑战,同时也经历了多次来自其他行业的诱惑,但该企业领导者一直以“打造百年企业,振兴民族工业”为企业发展目标,聚焦设备制造这一利基市场,时刻检视初心,使每一项经营决策都决不偏离企业的战略定位。目前,该企业已发展成为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市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并且正向隐形冠军企业大跨步迈进。

企业之所以能聚焦,是战略选择的结果。持续成功的企业,大部分都是聚焦的。因为聚焦战略会给团队展现更明晰的目标、给企业带来更优质的资源,从而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当然,聚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遇到市场饱和、市场份额增长乏力或技术突破碰到天花板时会重新聚焦或进入新市场,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

二、战略分解+有效落地

大部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与企业的战略意图并不匹配,企业战略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这源自于管理者根深蒂固的习惯,在规划新的工作时并未考虑到战略性的问题,直白地讲,这些管理者不具备将战略分解至日常的能力。所以,管理者需要打造自己的能力体系,我们把这项能力称之为“战略解码”。

简单地讲,战略解码就是对企业战略进行澄清诠释,帮助企业明晰路径、明确硬仗、分解任务,把企业的战略规划转化为一线员工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行动指南,并落实为绩效产出,最终帮助企业实现上下同欲、左右协同、力出一孔、使命必达的局面。

求是达明团队在为客户企业制定年度经营目标时,会紧紧围绕战略定位与3-5年发展规划,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澄清和分解,并将年度目标的达成作为战略目标实现的里程碑,一方面制定出展现经营成果的数字目标,另一方面制定基于发展大计的硬仗目标,并将年度目标进行分解转化,让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准确理解自己的工作与公司战略达成之间的联系,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协同。

战略制定和实施之间的连贯性是企业战略得以落地的关键,企业要打造自身战略解码的能力,用能力驱动战略。

在开放中提速,在融合中发展

       “隐形冠军”是一条艰苦漫长之路,是对广大中小企业领导者意志和定力的考验。尽管不是每一个中小企业都能够体验巅峰之感,但只要沿着隐形冠军的新路标笃定前行,持续发力,怀揣着心里有团火的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发扬利他爱人、反省自明的企业家精神,就一定能够梦想照进现实。

       这就要求中小企业既要苦练内功,也要开放合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加油站和企业智脑,各类科研院所、咨询机构正摩拳擦掌,精研产品、强化服务,助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要学会借力这些外部资源与服务平台,降低试错成本,为发展提速。

我们相信,在“专精特新”引领的新时代下,中小企业的隐形冠军征程会越走越坚定。未来的中国,大量的“隐形冠军”正在路上疾驰而来。来自求是达明咨询 刘庆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7
“专精特新”忽然成了一个热词。
先是刘鹤副总理在7月27日举行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指出,“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紧接着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为什么引起如此高规格的重视?
先来看一个故事:日本一家叫做味之素的味精厂,卡住了全球芯片企业的脖子,原因是味之素在制造味精时产生的副产物ABF,是一种用极高绝缘性的树脂类合成材料制造成的薄膜,目前全球芯片在制造过程中都使用ABF。ABF材料市场不大,技术门槛非常高,味之素公司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几乎没有替代产品。这就是“专精特新”的威力。
类似的例子很多。顾名思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这有点类似于隐形冠军——它们大都是中间制造商,瞄准“缝隙市场”,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甚至一定意义上具备了垄断话语权。
“专精特新”在很大程度上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利器。我国虽然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但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既有基础装备和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产业链上“断点”“堵点”较多,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杀手锏”技术的问题。比如,一些产业核心零部件、材料、工艺的产业基础能力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和需求侧变化,数字化基础技术体系薄弱,自动控制与感知、核心软硬件、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基础科学存在短板、底层基础能力不足;对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控制力与主导权较弱,从“科技”到“产业”的创新内循环机制不畅等等。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我们像需要隐形冠军那样需要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惟其如此,才能连接“断点”、疏通“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最大限度解决“卡脖子”难题。
我国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29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我国“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4762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培育“专精特新”的工作,需要企业家、资本和政府一起努力。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家首先要摒弃规模崇拜,拒绝多元化诱惑,专注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大国之间的竞争,需要大公司,同样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单打冠军”。很多中国企业家内心深处都有规模崇拜,进入世界500强曾是很多企业家的追求,但培育“专精特新”,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专注,不要求大、求多元化,要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在一个细分领域。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要有“与时间做朋友”的耐心。以盛产隐形冠军闻名的德国,企业最注重的是“工匠精神”,大量“小而专”的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时间短则十年,长则数十年,资本如果希望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身上挣快钱,只会毁了这些企业。只有尊重规律、注重工匠精神,才能在时间的河流中淘洗出真正有价值的“专精特新”。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府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尤其是有利于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营商环境。刘鹤副总理指出,企业家精神就像鱼一样,水温合适,鱼就会游过来。我们的政府部门必须明白,我们不仅需要大鱼,也需要小鱼,不能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大鱼身上。我们的大企业也必须明白,让小草成茵,建立多元的生态,大树才能长得更加挺拔,大公司必须为小企业留出市场缝隙,才会有健康的商业生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7-13

国家不断推动企业加入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行列

一是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夯实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基础。


二是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制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评价标准,聚焦中小企业需求编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指南,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三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等方面实现更高效、更便利的对接,部省联动建立常态化的对接机制和对接平台,推动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开放技术、市场、标准、人才等创新资源,总结推广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典型模式和典型经验,通过融通发展,带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中小企业。

详情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免费查企业查老板电话查企业风险招投标查询查政府补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