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担心孩子因社会经历不足而走弯路,所以总想用自己是“过来人”的身份去教育孩子。
我朋友就特别爱给孩子讲道理,还一度很欣慰,因为孩子每次都能好好听着。后来发现孩子越大越是“然并卵”,前些日子还被她女儿“批斗”了一番:
“妈妈你每次讲道理的时候,我都觉得好烦。你说得都对,我也没有理由反驳你,但我很反感。
你就像一个律师对着罪犯在讲话,絮絮叨叨像唐僧在念经!有时候我就只是吐吐槽,抱怨下就完事儿了,你总是摆出过来人的架子给我讲各种道理。真是醉了!
朋友以为孩子叛逆、不听劝,不愿与人沟通是孩子出了“问题”,从没想过或许是因为她越来越有道理,母女俩之间的隔阂才越来越深。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别说孩子了,即使是成人的我们,也一样不喜欢听别人给自己灌输一大通道理。
有些人为什么习惯讲道理?
这跟人的思维惯性有关。我们这代人大部分从小也接受了太多的“大道理”,如今也不自觉地变成了讲道理爱好者。
很多父母可能跟我朋友一样,之所以一遍遍讲道理给孩子听,无非是为了让她长记性,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都是为了她好。
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自认为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需要更有经验和见解的我们给予指点。然而,这一点恰恰是孩子最反感的。
在心理学中,这种心理现象叫做“投射心理”,即把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然后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这种心理作用于他人的自由意志之上,本身就是一种捆绑和束缚,容易引发孩子的叛逆。
再者就是有些父母的教育引导能力还不够,把教育和道理混为一谈。作为一名家长,总是隔岸观火讲道理,怎么会受孩子欢迎?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只动动嘴皮子,说些大道理,就指望孩子一下变好,怎么可能呢?
道理不重要,走心才重要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像有人说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但“懂得”和“行动”之间是隔着一条鸿沟的。
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们呢。
我女儿跟我说过:“总爱讲道理的人,一定不温暖。”是啊,家是温暖的,是用来讲爱的地方,不是用来讲理的,讲理的地方是法庭。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情感,是内心的沟通,而非冷冰冰的道理。一个拥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说的了。
如果非得讲道理,那你好歹走点心!
怎么走心呢?
纯粹地倾听,不加任何评论
这就要求父母放弃自己的立场,完全进入孩子的世界。不论他们说什么,只关注他们当时的语言、感受、需要、请求,真正做到坦诚沟通。
倾听是为了去理解,而不是为了回应。
学会真正地共情
对很多父母来说这个早已不是新鲜词,但能正确认识它的人只有少数。
前天,有个妈妈跟我说,孩子当天生病了没有去上学,要看动画片,约好看2集,结果看完了还要看,被她强行关机后开始大哭大闹。
妈妈就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也承认了错误,可是紧接着晚上又开始闹腾。一会儿说要吃饺子,一会儿说要鸡蛋,给了又不要,总之对着干,气得把孩子打了一顿。这个妈妈很困惑:难道我共情还不够吗?
其实,共情≠讲道理、说教。当孩子有情绪时,虽然你已经感知到他的情绪变化,可心中还是记挂着要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不自觉地就会开始说教、讲道理,孩子不听接着就会上脾气。
羽毛分割线
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时,大脑是非整合状态,负责思考的部分已经无法有效工作了。这时,说再多的道理,孩子都很难听进去,更别说心甘情愿去执行了。
学会共情,首先要觉察出孩子产生情绪的导火索,了解他的心理诉求,接纳他正面和负面的情绪。
你得让自己成为一个稳定的容器,容纳孩子情绪的涌动,让他们有安全感。
共情有时就会像点穴一样,一旦说中了孩子的感受、原因和愿望,原先一直纠缠的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做“不讲道理”的家长
这里并非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口头上讲透道理,不如在行为中让孩子明白道理。家长的行动比任何道理都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