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耳聋可以预防吗?

如题所述

每10个耳聋患者中,有6个因遗传引起。如今,遗传性耳聋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提前干预,只需采几滴血放入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生物芯片中,5小时就能“侦察”出是否携带致聋基因,在妊娠早期4个月左右还能通过羊水检测出胎儿是否有致聋基因。
听力障碍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者高达2780万,其中300万重度耳聋患者中,约80万为7岁以下儿童,每年新增耳聋患儿高达6万名左右。无疑,一个聋儿对于一个家庭是巨大的摧残。
遗传性耳聋是指由来自亲代的致聋基因或新发生的突变致聋基因所导致的听力障碍。在遗传性耳聋中,常染色体隐性耳聋占绝大部分,只有在纯合子基因型才会表现出来。海之声听力专家表示,预防才是关键,找到耳聋的病因,研究基因功能和致病机制,研发新型检测技术。据研究发现,遗传性耳聋基因“家族”中,有“隐形杀手”基因,即孩子生下来就听力丧失,只要携带该基因就高度预警耳聋;有“一巴掌打聋”基因,也叫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基因,一旦头部受到撞击,或感冒发烧都可能诱发耳聋;有“一针致聋性”基因,即药物敏感性耳聋,对某些耳毒性药物极度敏感,可直接致聋;还有表现后天性逐渐加重的耳聋基因,等等。
“正常人约有5%携带先天性耳聋基因,不仅聋人会生出患有耳聋的孩子,即使听力正常的夫妇,由于携带耳聋基因,也面临生育聋儿的风险。”冯永介绍,即使夫妻双方听力正常,但如果都携带有相同耳聋基因的话,那么他们的后代将会有25%的可能性出现耳聋。
“通过耳聋基因筛查,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和预警携带药物聋敏感基因的个体,通过为携带者及其家人提供用药指导,如终生严格地禁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耳毒性药物,‘一针致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专家表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
找到了致病的“罪魁祸首”,我们就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孩子出生前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在孕中对胎儿进行检测,从根本上预防和阻断遗传性耳聋。
孩子出生后应进行听力筛查。听力正常的新生儿可尽早筛查出是否为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者或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等,及早预防,防止接触诱因,避免或延缓听力下降。若出生就重度耳聋或全聋的新生儿,可以明确病因,或尽早配助听器或电子耳蜗,使患儿聋而不哑,与人正常交流沟通。
专家建议,家族中有亲人患有耳聋的年轻夫妇,在婚检或生育前可进行耳聋基因检查,有可能及早发现夫妻双方是否为同一耳聋突变基因携带者,通过遗传优生指导避免聋儿的出生。通过耳聋基因检测结果的分析,不仅能确定遗传方式,计算耳聋再发风险,还能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携带者风险、后代的再发风险作出准确评估与解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9
遗传性耳聋是可以预防的。

首先,婚前夫妻双方都需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如果发现有相关的耳聋基因携带,可以做早期干预预防。

其次,就是在怀孕期间的预防,一旦发现胎儿携带耳聋相关基因,应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5-08
遗传性耳聋的预防主要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婚前做基因筛查,如果发现有相关的基因携带,就可以早期干预来进行预防,以防遗传给下一代;
二级预防:怀孕期间要对胎儿做产前诊断,如果发现孩子携带了耳聋的相关基因,父母需要做出相应的抉择;
三级预防:新生儿在出生后要做耳聋基因的筛查和诊断,如果发现新生儿有耳聋的情况发生时,需要早期干预,积极治疗,做到聋而不哑。
第3个回答  2021-10-09
1、严格执行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2、耳聋患者之间婚育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排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如夫妇双方均为相同致病基因突变,其后代100%为耳聋患者;
3、曾生育过耳聋患者的夫妇,再次妊娠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并根据结果抽取绒毛或羊水标本进行基因检测。我们研究所已发现13例患儿。同时孕期不接触耳聋性药物及致聋微生物的感染。
4、未生育过耳聋患者也无家族史的夫妇,最好孕前或产前能进行耳聋基因携带者筛查,避免双方均为耳聋携带者,生育耳聋患儿。这一部分工作为听力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然而大多数夫妇对此不能理解,那么为什么没有21三体家族史或生育过21三体患儿的孕妇要进行产前筛查呢?两者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呀!
第4个回答  2021-10-09
你好!夫妻双方在备孕前要去做耳聋遗传基因筛查,明确育儿患有耳聋的概率。如果携带致聋基因,则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备孕,而且夫妻双方都有先天性耳聋,最好不要生小孩,小孩患有耳聋的概率极大。同时也要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孕育的孩子患有听力残疾的可能性也极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