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要有苦行僧?

为什么有的人认为需要让自己受苦才能修得正果?

苦行僧,是指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苦行”一词,梵文原意为“热”,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宗教徒便把受热作为苦行的主要手段。只要是为了实现精神理想或目标而克制肉体或心理欲望吃苦修行的印度教修炼行为。有的苦行是为了获取法力或赎罪。苦行包括禁食、保持困难的姿势以自苦,在烈火前或严寒中长久不眠以及屏息等。苦行者心中的圣地是神圣高尚的神界 。他们认为苦行是代民受苦;人间充满苦难,要有少数人受苦去解脱众人疾苦。苦行者认为苦行是高尚的,吃苦受难后可以洗礼灵魂,求得灵魂的安静,以求更快出尘脱俗,进入光明圣洁的神界。
苦行修行者主要是印度婆罗门教,其方式为:
恒河沐浴:婆罗门教认为恒河是圣河,在这里每天沐浴三次,可以得道。
焚身生天:婆罗门教的火神是沟通诸天与凡人的祈祷之神,凡是供养诸天的东西需要通过火的媒介来传达.一些婆罗门相信火神,崇拜火神,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大迦叶原本就是拜火婆罗门.极端一些的,甚至认为自焚可以转生天界。
狗戒外道与鸡行:这是婆罗门教苦行的极端,前者是模仿狗的行为,爬行,穴居,食秽.这些外道曾经冒充僧人来到中国,以至中国比丘把粪便当成治病的黄龙汤.鸡行是模仿鸡的行为,每天站在木桩上,睡觉也站在木桩上.
倒立行走:这也是苦行的又一种花样,能否得道我不知道,但是起码是很痛苦的
自残身体:用伤害肢体进行苦行也是很独特的,具体如何进行,没看过详细说明,待考
其他的诸如瀑布下冥想和绝食等,都是常见的.释迦牟尼佛早期也进行过绝食冥想,但是发现这些不是正道,就结束了这样的苦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释迦牟尼佛也曾经经历苦行~但是’后来他发现是错误的...
苦行..应该是属於”有求”...所以是"有漏"...
正确的是=>”要随缘的吃苦”(不可 "人为的找苦吃")~上师(神佛)安排给你的考验磨鍊’要”欣然”接受~因为这样才能提升进步~反之’一帆风顺的话’一定修不成...
so 吃苦是好事~吃亏是好事...
互勉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8-30
吃苦可以消业啊,是惜福修福啊,也可以增长智慧。

俗话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何况要成圣。但只吃苦,还是不能修成正果的,要行中道。

南无阿弥陀佛
第3个回答  2009-08-30
苦修有时候可以消除一些业障,但是,如果不明白世间真谛,他还会堕落轮回,即使修法修福,进入各种天道,也会轮回六道,堕落地狱受到极苦。
第4个回答  2009-08-30
是修阿罗汉道的一种法门。
相似回答